药价上涨引关注 背后推手是谁


药价上涨引关注 背后推手是谁


近日,药品涨价再次引发关注。 6月6日,江苏省南通市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调整部分药品入围价格的公告》,上调了硝酸甘油片和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挂网价格。硝酸甘油片的价格由0.081元/片,上涨至0.313元/片,涨幅为286.4%;盐酸克林霉素胶囊的价格由0.3元/粒,上涨至3.5元/粒,涨幅为1066.6%。

在部分地区的药店,硝酸甘油片的价格涨价更高,涨幅远超286%。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部分药店原价4元的硝酸甘油片已经涨价到近60元。价格暴涨的药品不只是硝酸甘油片,一些低价常用药与两三年前相比,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从去年的8元涨到40元,维生素K1注射液从去年上半年的25元涨到160元。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等多种药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药企回应:成本提高

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急救药品,因价格低、见效快而备受青睐。近日,北京益民药业公司生产的硝酸甘油片更换了包装,价格也随之上涨。原来100片装出厂价为每瓶9.5元,零售价定为16元。如今换了15片独立新包装,每瓶出厂价是23.1元,零售价是25.7元。

对于药品的涨价,药企归因于成本的提高。针对涨价行为,北京益民药业公司解释称,过去定价过低,如今涨价是因为换了新包装而造成的成本上升。过去100片生产是单独定制的机器自动生产线,现在换新包装后,过去的生产线无法使用,改成了手工包装,所以生产效率也受到影响。

但也有人怀疑,药价上涨也与药品短缺有关。中国商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山东的几家药店,这几家药店里的硝酸甘油片都呈现缺货状态。

实际上,硝酸甘油片短缺的情况不时发生。2018年11月,辽宁省就曾发布易短缺药品预警,该药品因产能不足位列其中;201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将临床必需、供应不稳定及价格上涨断供的全区性短缺药品共58个列入短缺药品清单,其中就包括硝酸甘油片。

一位药企工作人员表示,部分价格几元钱的药品涨价属于合理情况。近年来由于原料、辅料、包装、人工等因素涨价,加之制药企业环保压力大,需要进行生产线改造,成本上升导致利润被一再压缩,药企需要通过涨价维持利润。如果某种药品的价格低,需求量又不大,产品批量小、成本高,导致很多药企不愿意继续生产此药品。

也有药企将终端药品涨价归因于上游原料药的垄断和涨价。近年来,出于环境保护等因素,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需要关停或搬迁,短期无法生产,原料药生产就被少数企业垄断。这些企业大幅提升原料药价格,使得下游制剂企业成本大增,要么涨价,要么停产。

原料药垄断现象的确存在。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马来酸氯苯那敏一个月价格从每千克400元涨到每千克23300元。2018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曾开出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案件的罚单,对三家冰醋酸原料药企业的共同提价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283.38万元。同时,今年1月,湖南尔康、河南九势两家企业因扑尔敏原料药垄断行为,罚没款共计1243.14万元。

专家回应:低价药或面临大幅涨价

尽管有种种理由,大量常见药价格翻倍,药品涨价是不是合理?哪些药品可能会面临涨价?

“药品涨价因素很多。原材料、生产成本、供需等因素都会影响药价。”某制剂企业市场总监张凯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注意到,许多涨价幅度特别高的药品属于低价药,即便涨价几倍,也只是从几元的价格涨到十几元或者几十元。”

张凯认为,硝酸甘油片等低价药的药品价格长期被压低,随着多种成本的提高,药品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对于这部分低价药的涨价,要理性看待。“之所以出现涨价几十倍的现象,是因为原价太低。如果生产成本上涨但价格不变,利润空间下降,药企的生产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但张凯同时表示,在涨价的药品中,不乏有多家药企或经销商联合抬高药价的嫌疑。“部分药企会通过减少产量,造成市场上小范围的药品紧缺,再借机抬高价格。”张凯说道。

此外,由于制药工业属于重污染行业,药企的环保压力也在加大,不少中小原料药企业因环保等原因关停,也对药品价格造成影响。并且,随着2015年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实施后,对药企生产、检测硬件要求提高,部分药企需要进行生产线改造,也造成了药企生产成本的上升。

张凯告诉记者,近几年进行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可能是药企涨价的契机。由于一致性评价成本较高,药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和在提高,药企可能会通过涨价来填补这一成本。

“未来,低价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可能会面临涨价。”张凯预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