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丁憂”?什麼是“奪情”?

什麼是“丁憂”?什麼是“奪情”?


按《爾雅--釋詁》的解釋:“丁,當也”,當:值也,逢也,即遭到、遭遇、遭逢的意思。按《尚書--說命上》說法:“憂,居喪也”,所以,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

自漢代起,官員因父母亡故必須回鄉守制,即“丁憂”,也就是居喪。“丁憂”期間,沒有官事,沒有俸祿。唐代居喪正式入律法,處罰很重。《唐律疏儀》有:“居父母之喪,喪制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徙三年。”“父母之喪,若釋服求仕,即當不孝,合徙三年。”“居父母喪,生子,徙一年。”“居父母及夫喪而嫁娶者,徙三年。”“父母之喪,解官居服,而有心貪榮任,詐言餘喪不解者,徙二年半。”在刑律上,徙是流放、發配的意思。後唐明宗時期,孟異因瞞報母親喪事,最後被賜自盡。林語堂撰寫《蘇東坡傳》,記載了東坡先生在人生中兩次因為雙親的故去,辭去朝廷的委任在家服孝三年的事件。第一次是公元1057年東坡中進士,考取第二名。因母親去世,東坡在家服孝三年。三年之後舉家遷往京都,後出任朝廷地方官。第二次是公元1066年,東坡參加科舉考試人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因其父蘇轍病故,東坡“丁憂”扶喪歸故里,服孝三年之後,仍就職原來授予的文官。東坡先生回到京城以後,發現因王安石變法形勢大變,朝野因變法的分歧連他的恩師也在被排擠之列,之後東坡請命赴杭州。電視劇《康熙大帝》中有“丁憂”的情節,姚啟聖受命平臺,但工作上受到阻力不服,就跟康熙耍性子,藉口乳母去世,要回家丁憂,其實就是一個要挾罷了。

“丁憂”期間,如朝廷遇有軍政大事需要官員上班處理,會責令或強令召回“丁憂”官員,謂之“奪情”,也稱為“起復”。

起復是有依據的。《禮記·曾子問》雲:”子夏問曰:‘三年之喪,金革之事,無避也者,非與?’孔子曰:‘吾聞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有為,為之也。’注云:魯徐戎作難,喪,卒哭而徵之,急王事也。漢、唐以來,遂有起復之禮。

歷史上著名的“起復”事件:(1)南宋初年,北人入侵,國難當頭,岳飛在家為母居喪守孝,宋高宗於紹興六年即公元1136年親筆敕詔岳飛復出,為國抗禦外敵,這就是著名的《起復詔》。《起復詔》的第一句話就是“三年之喪,古今之通禮也”。三年喪作為禮制要皇帝詔書才能復出,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2)萬曆五年,張居正父親去世回家居喪,此時正值張居正掌握權力不久,各項改革事業剛剛鋪開,萬曆皇帝“奪情”起復,但朝野,無數官員上書輿論很大,譴責張首輔的不孝行為,結果小皇帝生氣了,當眾痛打反對者的屁股,有人甚至被打成殘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