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者/文刀

那个小东西,就这样来到你的生命里,一声啼哭,开始人生的酸涩或者喜乐,小小的、柔柔的,看着小小的他(她),初相见的第一眼人生就只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要好好保护他(她),那么小小的他(她),直到他(她)长大走向幸福,我才可以挂掉。生命变得无比的在乎,不仅是为自己,而是身上有了非一般的责任,从此,人生,承载的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生。

最深的爱藏在最不表达的点点细节里。那个小不点儿就这样不知不觉长大了,开始了淘气开始了不服管理,各种任性,你喊他(她)向东,他(她)非要向西,你喊他(她)不要这样,他(她)加速这样,每天像"打仗",而你往往都是输家,因为你不能打你的"敌人",然后你的"敌人"还总是不断"挑衅"和对你"叫嚣",你气得脑充血,还要不断安慰自己:亲生的、亲生的。然后告诉自己:你虐我千百遍,我永远待你如初恋。

忙碌的生活让你坐在咖啡厅喝杯咖啡似乎都成了一种奢侈,吃饭用倒,包里的化妆品换成了纸尿裤,买包要大,因为你需要妈咪包,买东西以奶粉来计,这是身为母亲。工作后酒吧不去了,晚上无数次爬起来冲牛奶,叫他(她)不要砸你的手机,不要乱摔东西,不要砸你的眼镜,你不说还好一点,你一说,小不点儿砸得更起劲,各种兄弟的应酬推掉,这是身为父亲。

也曾内心无数的炸毛和咆哮,想要自己一个包浪迹天涯的逍遥。似乎昨天自己都还只是个小朋友,今天就要成为孩子的爹妈,自己都还想努力活成一个孩子,小家伙的到来让你被迫一夜长大,必须长大。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时光奔跑,日子就这样飞速而奔腾,小家伙长成了大家伙,曾经"迷恋"你的陪伴,现在他(她)嫌你烦嫌你啰嗦,渴望自己一个人的潇洒,渴望跟着他(她)同龄人一起乐呵,你曾经"嫌弃"的小娃,走到哪儿都要粘着你的小娃,现在你怎么叫他(她)已经不愿和你一起了更多时候,再随着成长,他(她)进了大学,他(她)为人生努力拼搏,他(她)为爱情幸福或心伤,他(她)学会了一切靠自己,再慢慢他(她)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她)能理解了当年的你,可是生活种种让他(她)离你越来越远,他(她)爱你,你爱他(她),却明白最后你们终将会分开。

问一声,时间去哪儿了,依然的渐行渐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也许龙应台的《目送》里的经典语言可以形容这种感受: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关于子女,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只不过是一句话: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不在乎付出任何。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养育孩子,养和育都需要,养强调的是养他(她)长大,他(她)的健康成长,育,是更为重要的,培养他(她)、塑造他(她),成人加成才。

曾经的时代,一家七八个孩子,也照样长大了,现在为什么越来越辛苦麻烦了,因为现在更精细化养育了,育儿和婚姻一样,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关于育儿就是那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要的不应该仅仅是当下,而是以后如若你不在了,他(她)如何在人类森林更好的活着。

培养孩子,我个人觉得:独立的能力、独立的思想、金子般的心,是最为重要的。独立的能力,他(她)可以即使在父母离开后,依然很好的养活自己,独当一面,处理生活事业中的各种问题;独立的思想,孩子不会人云亦云,能够更好的思考问题,有自己的主见,这个世界思想是最为重要的,同样拥有独立的思想他(她)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金子般的心,他(她)会拥有善良、孝顺、忠诚等一切阳光下的品质,他(她)的存在对社会是正能量的,他(她)成就越大对社会的帮助越大。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便是养育一个孩子应该做到的。具体到细节,有以下的思考:

1、

让他(她)做,而不是你做。

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不吃饭,妈妈们或者老人们总是追着孩子屁股后面,于是画面相当的喜感。孩子要知道,人生有时必须打破规矩,但有时必须服从规矩,规矩就是该吃饭的时候不吃,你就会挨饿,你到一岁,最多一岁半后必须尝试自己去吃饭,他(她)不吃就放弃,饿了总会吃,这是人类的求生本能。孩子需要打破规矩的精神,但是也必须知道服从一定的规矩的原则。如此,家长也不累,孩子也懂得有些事情不能触界。

把心疼和爱放在心里,我们要爱的不是此时此刻,是我们离开后,他(她)能够很好的生活。

孩子到一定的年龄,合理安排他(她)的家务,你心疼他(她),将来的社会不会心疼他(她),长大不仅仅有快乐,也有成长的不容易。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做,而不是你做。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 在乎眼泪,不在乎眼泪。

有时要非常在乎孩子的眼泪,在他(她)委屈时,需要得到你温暖时,不要吝啬你的拥抱、关心、安慰的语言,心理学上叫"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也许对你大人而言不算任何,可是对于孩子,孩子觉得很伤心,你不能粗暴地说:有什么好伤心的。在孩子看来就是二次伤害。我们幼时又有什么不同,今天你不理我我会难受一场,明天被老师批评了一下还会哭一下,岁月让我们成长之后觉得除了生死全部是小事,全部是擦伤,可是孩子就是孩子,他(她)会觉得痛苦是大大的,所以你需要温暖他(她),给他(她)足够的爱和力量。

如果你说明了道理,孩子还在无休止的哭泣,控制好你自己的情绪,你不需要和他(她)一起抓狂不爽,不理他(她)就好,虽然现在有一总说法这种提法会让孩子觉得受伤,我觉得要分事情,他(她)无理取闹,每个孩子从小都应该知道的底线,无理的事情就算他(她)哭三个小时,他(她)也得不到同意,如果孩子一直哭闹,等他(她)冷静下来再告诉他(她)为什么你不理会他(她),这件事为什么会不对。再小,你也需要告诉孩子为什么。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 告诉孩子有些条条框框是可以打破的

孩子应该从小知道,有些条条框框是可以打破的,妈妈说不一定都对,爸爸说,老师说也一样,很多事情他(她)可以创新,也必须去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不要轻易地否认孩子,不要打击孩子,打击永远只是打击,打击教育不是教育,只是打击,如果你在做饺子、包子,年幼的孩子愿意尝试,不要告诉他(她)你会弄脏自己,或者你会把饺子、包子弄脏,给他(她)洗个手,让他(她)去创作,告诉他(她)一般大人们是怎么包的怎么做的,鼓励孩子但是你可以按你的思考你的思想去做与众不同的,面粉毁了包子毁了不过是面粉包子而已,孩子的思想被打击了是永远的伤痕。

孩子要涂鸦,告诉他(她)其他地方不要乱涂,因为爸爸妈妈很辛苦很难打扫,但是我会给你一间房或者一块墙,你可以随意搞你的创作。

孩子的思想的开阔和创新从小事而来,一点一滴的成长而来。学习并不是只有看书或者坐在书桌前才能做到的事,生活的点滴都是学问。

大一些参考书只是参考,你可以得出比参考书更好更便捷的答案,为什么不可以?

如此的培养,我想孩子长大后何愁他(她)没有独立的思想?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狼爸”“虎妈”又如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 不要怕他(她)摔,但是摔的时候你要在旁边悄悄保护,要勇敢但是不要冒险。

不要惧怕孩子在人生路上摔跤,但是你要确保你会在他(她)身边保护好他(她)。成长的有些跤可以摔,有些绝对不能摔,就像人生,可以犯错,犯错之后总结改正就好,但是有的错坚决不能犯,因为永远没有改正的机会对有的错而言。

爱,要藏在岁月里,藏在心里,不骄纵不打击。

那天看了一个案例,一个家长为了训练孩子的勇敢,让三四岁的孩子独自乘坐电梯,这不是勇敢,这是冒险,不要用自己的孩子来试探这个世界有的人的人性,有的人直接是没人性。孩子的培养过程,要让他(她)学会勇敢,但是勇敢绝不等于冒险。勇敢背后是家长默默做好一切保护措施,而不是什么都不管的大大咧咧让孩子去冒险。冒险的结果就是有喜有悲。

这几天还看到一个关于鼓励两三个月孩子趴睡,然后才三个月大的孩子就这样走了。这不是什么锻炼,这是不根据孩子现实能力做出的不该做出的冒险行为。

我们都不完美,因为孩子的到来,让我们逐渐变得完美,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得到了成长,将爱化成未来,而不是将爱变成化不开的当下的糖,甜得了一时,却甜不了以后缺少你的一生,有时要温柔以待,有时做个"狼爸""虎妈"又何妨?

作为父母能守护的人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不过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我要护你成长周全,我更要教会你护你一世周全。

因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