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后还是“殊途同归”? 垃圾处理终点站的革新才是根本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浪费。

生活垃圾分类后还是“殊途同归”? 垃圾处理终点站的革新才是根本


可事实上费大力气分类好的垃圾最终还是由同一垃圾回收车运输到同一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

唯一不同的是由原先的一个可以装满的垃圾桶变为多个半桶垃圾桶。

这些垃圾桶在使用一定年限后还得更换,据一个在物业工作的朋友介绍,一个中等规模的小区每两到三年就得更换300-500个垃圾桶。

那么在分类后可以说更换的垃圾桶数量直接以分类的种类数量进行翻倍,而这些费用最终都反应在物业费上面。

最近的新闻提到生产垃圾分类垃圾桶的厂因为这阵分类风搞得产品差点卖断货,还要限购。这可以说是素质觉悟了?

生活垃圾分类后还是“殊途同归”? 垃圾处理终点站的革新才是根本


市政工程所投入的垃圾桶亦然,并且市政投入的垃圾桶质量要求都更高,所以造价普遍都不低。这些成本真的是简单的垃圾分类可以节省出来的么?

在我国执行最严格的就是医疗垃圾管理,最高可以入刑,但是却屡见医疗垃圾被破碎后重新流入到餐具玩具领域的新闻。

事实上现在这种“大跃进”式的添加垃圾桶行为远不如引入固定的回收公司在小区聚集点设置智能垃圾回收机器有效。

生活垃圾分类后还是“殊途同归”? 垃圾处理终点站的革新才是根本


现在绝大多数城市想带着孩子体验一把垃圾可以回收变现都比较困难。

相信这类直观用经济利益体现分类价值设备的投入可以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并且还不耗费政府额外资金绝对比简单粗暴的添加垃圾桶更能引导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