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封建制度之所以会退出历史舞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固有的落后性。在封建礼法的束缚之下,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人被分为三六九等。“男尊女卑”的思想更是,在封建社会中大行其道。

生活在封建礼教阴影下的女性,不仅要遵守“三从”、“四德”的基本约束,而且就连现代社会中习以为常的,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虽然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女性,社会地位将会有所提升,并且在很多社会活动中,也可以见到她们的身影。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但也依然没有实现全体女性,接受孔孟教育的基本构想。虽然在强者如林的唐朝诗坛上,可以零星地见到几位女诗人,但这只是在特殊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不合规矩”、“不符礼教”的特例。

在以“男人天下”为根本的封建社会中,唐朝诗坛上能够出现女诗人,虽然看起来是一件破天荒的奇闻,但如果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唐朝时的女人之所以能够走上历史舞台,其实与“天后”武则天当政有很大关系。

这一时期的唐朝诗坛上,不仅有被誉为“唐代第一才女”的上官婉儿,而且还涌现出了,以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为代表的“唐代四大女诗人”。

如果按照排名先后来看,薛涛其人以及她用来写情诗的“薛涛笺”,在唐朝诗史上绝对占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多情的才女浪漫的诗人薛涛

1.“唐代四大女诗人”之薛涛

诗人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之所以能够在唐朝时绽放出耀眼的光辉,除了与其自身博闻强记、渊学多才有关之外,其实还与当时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优渥的文化土壤有很大关联。

唐诗既是《诗经》的传承与升华,同时也是记录唐朝文化的载体。而诗人作为诗歌创作和传播的重要环节之一,才是唐诗能够真正成为,中国文化典范的关键要素。

尤其是以温婉多情、清丽婉约诗风,而著称的唐朝女诗人们,更是唐朝诗歌文化的重要奠基者。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唐朝时期到底有多少女诗人不得而知,因为在唐朝的各种史书中,并没有为女诗人立传。所以很多人在提起唐朝女诗人之时,第一印象都会想到“唐代四大女诗人”。尤其是以“清奇雅正、委婉含蓄”诗风著称的薛涛,更是受到了时人与后世的推崇。

2.女诗人薛涛偏你好好“爱情诗”

唐朝时期的诗歌创作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逃不脱“爱情诗”的魔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很多著名的唐朝大诗人,无论他们的诗风如何硬朗,都可以在他们的诗作中发现“爱情诗”的踪影。

尤其是作为一名唐朝时期的知名女诗人,薛涛的诗歌题材基本上都以爱情为主。比如心怀情愫时的羞赧与暧昧,为情所困时的娇嗔和怨艾,分手之后的留恋与伤感等。作为唐朝知名女诗人的薛涛,之所以会反复撰写爱情诗。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笔者认为其实与她的人生经历、作为女性的柔媚情怀,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和职业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薛涛的身份除了是一位唐代女诗人之外,其实她还是一个当时,比较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青睐的“名妓”。

3.“名妓”薛涛的坎坷经历

(1)被迫入乐籍,工诗成名妓

薛涛出生于公元768年,此时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中长时期。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之下,生活在唐朝底层社会的人们,只能过着随波逐流的凄惨生活。虽然薛涛出生于官宦家庭,并且小的时候因受过正规教育,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够吟诗作对。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但在其父因事被贬谪亡故之后,十四岁的薛涛和她的母亲,就陷入了衣食无着落的贫困境地。在不得已之下在十六岁的时候加入了“乐籍”,并且成了一位饱尝人生之苦的营妓。这种悲惨的人生经历对薛涛之后的诗风,以及人生之路都有很大影响。

但由薛涛“容姿既丽”、“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所以在成为营妓之后,薛涛的声名不仅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在于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接触的过程中,薛涛因其在诗歌方面的特长,得到了当时很多著名诗人的青睐。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2)薛涛附庸风雅的相思之情

实际上如果从薛涛成为“名妓”的人生经历来看,其实也掺杂了很多附庸风雅、攀权附贵的色彩。薛涛虽然是一个才女,但是也具有贪慕虚荣的女性特质,所以她在与官员和才子们的交往中,也难免会生出摆脱风尘岁月的想法。

这种想法其实在她的很多诗歌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她在《秋泉》一诗中,就曾写道:“泠色初澄一带烟,幽声遥泻十丝弦。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想要脱离“乐籍”,与心上人双宿双栖的心境。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3)多情错付留遗恨,温柔才女为情伤

唐朝时期的乐籍名妓主要的工作范畴,就是陪酒、吟诗、唱曲、跳舞。薛涛作为一个“能文能舞”的名妓,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再加上薛涛本人的诗人特质,所以就很容易引出一系列的风流韵事。

这位才情堪比卓文君的才女,被誉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以及“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其实她虽有卓文君之才,但却没有卓文君的命。

汉代才女卓文君能与大文人司马相如,成为一对相知、相恋、相守的眷侣,并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但与卓文君同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虽然以多情的性格和小有成就的诗文,与当时很多大才子都有过交集,并且与风流才子元稹还有过一段情史,但是她的爱情最终都无疾而终。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当时唐朝诗坛上赫赫有名的诗人们,也都曾与这位名妓、才女薛涛有过交往。虽然这种交往有时仅限于饮宴赋诗,或者与薛涛产生过感情,但是文人多情这件事绝对不分男女。

笔者认为由于文人的情感既敏感又丰富,一旦触景生情或者在某件事情上有过触动,就很容易摩擦出爱情的火花。但这种所谓的爱情可能只是一时冲动,尤其是在面对才貌双全的薛涛时,就更容易迸发出爱的火苗。但在热情过后受伤的却只能是薛涛。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女校书”薛涛的情感经历

1.女“校书郎”薛涛

公元785年才女薛涛芳龄十七岁,这一年她在一次酒宴中遇到了中书令韦皋,她赋诗一首“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读诗后大为欣赏,她不仅成为了韦皋府上的红人,而且还参与了一些案牍工作。

面对才貌双全的薛涛,韦皋不觉心旌摇曳。为了能够留住这位红颜知己,他不惜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作“校书郎”,虽然此事后来并未成行,但也充分说明了薛涛的才情,绝不亚于当时的其他男诗人。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2.薛涛与元稹的“姐弟恋”

公元809年此时已经四十一岁的薛涛,依然讽刺绰约、徐娘未老。再加上她在当时唐朝诗坛上的声望,受到了著名诗人元稹的青睐。而此时的元稹才三十一岁,薛涛对元稹可谓一见钟情。从此二人开始了一段不被世俗看好的“姐弟恋”。

著名的五言律诗《池上双鸟》,就是在此时所创作的名诗。“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这首诗不仅写出了薛涛对元稹炙热的爱恋,同时也表达了想要与他“双宿双栖”、“朝朝暮暮”的想法。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但是纵然妾有意而郎却无情,虽然二人曾经有过一段热恋期,但是在爱情余温退却之后,薛涛终究成为了一个被爱情遗弃的女人。虽然她在爱情中屡屡受挫,但是她为了爱情而创作的“薛涛笺”,以及“薛涛诗”却成为了后世,争相追捧的爱情信物。


《春望词四首》中的多情女诗人形象

薛涛生于公元768卒于公元832年,这位出身乐籍的名妓,一位被情所伤的女诗人,终究没有等回她心心念念的情郎元稹。受到如此打击的薛涛,并没有因此而成为一个悍妇,而是用她诗人的气质平复了内心的伤痕。

从此她脱下了沾染红尘与浮华的红妆,换上了一袭道骨仙风的道袍。在人生垂暮之年成为了一个,心无旁骛、坚守一方净土的道姑。但是她为爱痴狂的精神,以及所撰写的爱情诗文,都将成为后人推崇的唐朝诗歌精神。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这四首以“春望”为题的诗歌,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深深盼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执着的心态。尤其是“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两句诗歌,更是道尽了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无法生死相依、与子携手白头偕老的哀怨。

“女校书”薛涛,为何会一袭道袍了余生?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想要问自己的相思将托付何处、何时?花开花落又一年,无时无刻都未曾停止思念之情。这种用情至深、为爱执着的爱情精神,其实也非常值得后世人赏鉴和学习。

笔者认为如果大家在阅读薛涛诗的时候,能够透过表面意思去深挖其诗深意,就不难发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意境。

薛涛曾创作诗歌五百余首,都记录于《锦江集》中。但由于并未得到妥善保管,所以流传下来的诗歌仅有九十首。


结 语

薛涛这位貌美但薄命的才女,虽然从来都没有被正史所接纳。但是在历代的野史中,却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尤其是他与唐代诸多才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史,更是为很多后人所津津乐道。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薛涛在唐朝诗歌历史中的贡献,以及其诗在唐朝诗坛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薛涛以及她多创造的“薛涛笺”,在唐朝文化史中都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笔。

笔者认为这位“以多情、侠义、温柔缱绻”为特色的唐朝奇女子,不仅为唐朝历史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时也为整个中国文化史,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历史符号。这就是唐代名妓薛涛,以及其诗歌在唐朝诗坛上留下的剪影。


【参考文献】

朱德慈《薛涛诗艺术风格摭谈》

杨福俊《从薛涛诗作观其创作心态》

刘铁峰《基于薛涛诗作的薛涛“校书”身份考》

任靖宇《薛涛诗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