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封建制度之所以會退出歷史舞臺,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固有的落後性。在封建禮法的束縛之下,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人被分為三六九等。“男尊女卑”的思想更是,在封建社會中大行其道。

生活在封建禮教陰影下的女性,不僅要遵守“三從”、“四德”的基本約束,而且就連現代社會中習以為常的,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雖然生活在唐朝時期的女性,社會地位將會有所提升,並且在很多社會活動中,也可以見到她們的身影。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但也依然沒有實現全體女性,接受孔孟教育的基本構想。雖然在強者如林的唐朝詩壇上,可以零星地見到幾位女詩人,但這只是在特殊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一種“不合規矩”、“不符禮教”的特例。

在以“男人天下”為根本的封建社會中,唐朝詩壇上能夠出現女詩人,雖然看起來是一件破天荒的奇聞,但如果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就會明白。唐朝時的女人之所以能夠走上歷史舞臺,其實與“天后”武則天當政有很大關係。

這一時期的唐朝詩壇上,不僅有被譽為“唐代第一才女”的上官婉兒,而且還湧現出了,以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為代表的“唐代四大女詩人”。

如果按照排名先後來看,薛濤其人以及她用來寫情詩的“薛濤箋”,在唐朝詩史上絕對佔有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多情的才女浪漫的詩人薛濤

1.“唐代四大女詩人”之薛濤

詩人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之所以能夠在唐朝時綻放出耀眼的光輝,除了與其自身博聞強記、淵學多才有關之外,其實還與當時寬鬆的政治環境,以及優渥的文化土壤有很大關聯。

唐詩既是《詩經》的傳承與昇華,同時也是記錄唐朝文化的載體。而詩人作為詩歌創作和傳播的重要環節之一,才是唐詩能夠真正成為,中國文化典範的關鍵要素。

尤其是以溫婉多情、清麗婉約詩風,而著稱的唐朝女詩人們,更是唐朝詩歌文化的重要奠基者。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唐朝時期到底有多少女詩人不得而知,因為在唐朝的各種史書中,並沒有為女詩人立傳。所以很多人在提起唐朝女詩人之時,第一印象都會想到“唐代四大女詩人”。尤其是以“清奇雅正、委婉含蓄”詩風著稱的薛濤,更是受到了時人與後世的推崇。

2.女詩人薛濤偏你好好“愛情詩”

唐朝時期的詩歌創作者,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逃不脫“愛情詩”的魔咒。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很多著名的唐朝大詩人,無論他們的詩風如何硬朗,都可以在他們的詩作中發現“愛情詩”的蹤影。

尤其是作為一名唐朝時期的知名女詩人,薛濤的詩歌題材基本上都以愛情為主。比如心懷情愫時的羞赧與曖昧,為情所困時的嬌嗔和怨艾,分手之後的留戀與傷感等。作為唐朝知名女詩人的薛濤,之所以會反覆撰寫愛情詩。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筆者認為其實與她的人生經歷、作為女性的柔媚情懷,以及所處的社會階層,和職業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薛濤的身份除了是一位唐代女詩人之外,其實她還是一個當時,比較受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青睞的“名妓”。

3.“名妓”薛濤的坎坷經歷

(1)被迫入樂籍,工詩成名妓

薛濤出生於公元768年,此時正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中長時期。在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之下,生活在唐朝底層社會的人們,只能過著隨波逐流的悽慘生活。雖然薛濤出生於官宦家庭,並且小的時候因受過正規教育,在八歲的時候就能夠吟詩作對。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但在其父因事被貶謫亡故之後,十四歲的薛濤和她的母親,就陷入了衣食無著落的貧困境地。在不得已之下在十六歲的時候加入了“樂籍”,並且成了一位飽嘗人生之苦的營妓。這種悲慘的人生經歷對薛濤之後的詩風,以及人生之路都有很大影響。

但由薛濤“容姿既麗”、“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所以在成為營妓之後,薛濤的聲名不僅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在於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接觸的過程中,薛濤因其在詩歌方面的特長,得到了當時很多著名詩人的青睞。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2)薛濤附庸風雅的相思之情

實際上如果從薛濤成為“名妓”的人生經歷來看,其實也摻雜了很多附庸風雅、攀權附貴的色彩。薛濤雖然是一個才女,但是也具有貪慕虛榮的女性特質,所以她在與官員和才子們的交往中,也難免會生出擺脫風塵歲月的想法。

這種想法其實在她的很多詩歌中都有所體現。比如她在《秋泉》一詩中,就曾寫道:“泠色初澄一帶煙,幽聲遙瀉十絲絃。長來枕上牽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

這首詩不僅寫出了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想要脫離“樂籍”,與心上人雙宿雙棲的心境。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3)多情錯付留遺恨,溫柔才女為情傷

唐朝時期的樂籍名妓主要的工作範疇,就是陪酒、吟詩、唱曲、跳舞。薛濤作為一個“能文能舞”的名妓,自然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再加上薛濤本人的詩人特質,所以就很容易引出一系列的風流韻事。

這位才情堪比卓文君的才女,被譽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以及“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其實她雖有卓文君之才,但卻沒有卓文君的命。

漢代才女卓文君能與大文人司馬相如,成為一對相知、相戀、相守的眷侶,併成就了中國古代文壇上的一段佳話。

但與卓文君同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雖然以多情的性格和小有成就的詩文,與當時很多大才子都有過交集,並且與風流才子元稹還有過一段情史,但是她的愛情最終都無疾而終。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當時唐朝詩壇上赫赫有名的詩人們,也都曾與這位名妓、才女薛濤有過交往。雖然這種交往有時僅限於飲宴賦詩,或者與薛濤產生過感情,但是文人多情這件事絕對不分男女。

筆者認為由於文人的情感既敏感又豐富,一旦觸景生情或者在某件事情上有過觸動,就很容易摩擦出愛情的火花。但這種所謂的愛情可能只是一時衝動,尤其是在面對才貌雙全的薛濤時,就更容易迸發出愛的火苗。但在熱情過後受傷的卻只能是薛濤。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女校書”薛濤的情感經歷

1.女“校書郎”薛濤

公元785年才女薛濤芳齡十七歲,這一年她在一次酒宴中遇到了中書令韋皋,她賦詩一首“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韋皋讀詩後大為欣賞,她不僅成為了韋皋府上的紅人,而且還參與了一些案牘工作。

面對才貌雙全的薛濤,韋皋不覺心旌搖曳。為了能夠留住這位紅顏知己,他不惜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作“校書郎”,雖然此事後來並未成行,但也充分說明了薛濤的才情,絕不亞於當時的其他男詩人。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2.薛濤與元稹的“姐弟戀”

公元809年此時已經四十一歲的薛濤,依然諷刺綽約、徐娘未老。再加上她在當時唐朝詩壇上的聲望,受到了著名詩人元稹的青睞。而此時的元稹才三十一歲,薛濤對元稹可謂一見鍾情。從此二人開始了一段不被世俗看好的“姐弟戀”。

著名的五言律詩《池上雙鳥》,就是在此時所創作的名詩。“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這首詩不僅寫出了薛濤對元稹炙熱的愛戀,同時也表達了想要與他“雙宿雙棲”、“朝朝暮暮”的想法。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但是縱然妾有意而郎卻無情,雖然二人曾經有過一段熱戀期,但是在愛情餘溫退卻之後,薛濤終究成為了一個被愛情遺棄的女人。雖然她在愛情中屢屢受挫,但是她為了愛情而創作的“薛濤箋”,以及“薛濤詩”卻成為了後世,爭相追捧的愛情信物。


《春望詞四首》中的多情女詩人形象

薛濤生於公元768卒於公元832年,這位出身樂籍的名妓,一位被情所傷的女詩人,終究沒有等回她心心念唸的情郎元稹。受到如此打擊的薛濤,並沒有因此而成為一個悍婦,而是用她詩人的氣質平復了內心的傷痕。

從此她脫下了沾染紅塵與浮華的紅妝,換上了一襲道骨仙風的道袍。在人生垂暮之年成為了一個,心無旁騖、堅守一方淨土的道姑。但是她為愛痴狂的精神,以及所撰寫的愛情詩文,都將成為後人推崇的唐朝詩歌精神。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攬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這四首以“春望”為題的詩歌,不僅寫出了詩人的深深盼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愛執著的心態。尤其是“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兩句詩歌,更是道盡了在同一片天空下,卻無法生死相依、與子攜手白頭偕老的哀怨。

“女校書”薛濤,為何會一襲道袍了餘生?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想要問自己的相思將託付何處、何時?花開花落又一年,無時無刻都未曾停止思念之情。這種用情至深、為愛執著的愛情精神,其實也非常值得後世人賞鑑和學習。

筆者認為如果大家在閱讀薛濤詩的時候,能夠透過表面意思去深挖其詩深意,就不難發現“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詩歌意境。

薛濤曾創作詩歌五百餘首,都記錄於《錦江集》中。但由於並未得到妥善保管,所以流傳下來的詩歌僅有九十首。


結 語

薛濤這位貌美但薄命的才女,雖然從來都沒有被正史所接納。但是在歷代的野史中,卻成為了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尤其是他與唐代諸多才子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史,更是為很多後人所津津樂道。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薛濤在唐朝詩歌歷史中的貢獻,以及其詩在唐朝詩壇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薛濤以及她多創造的“薛濤箋”,在唐朝文化史中都留下了流光溢彩的一筆。

筆者認為這位“以多情、俠義、溫柔繾綣”為特色的唐朝奇女子,不僅為唐朝歷史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時也為整個中國文化史,寫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歷史符號。這就是唐代名妓薛濤,以及其詩歌在唐朝詩壇上留下的剪影。


【參考文獻】

朱德慈《薛濤詩藝術風格摭談》

楊福俊《從薛濤詩作觀其創作心態》

劉鐵峰《基於薛濤詩作的薛濤“校書”身份考》

任靖宇《薛濤詩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