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PART 1

时间倒推两个月,谁能想到杭州楼市这么火。

最近,几套单价创历史新高的二手房,更是把这股火热势头,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一套是南星的信达滨江壹品,约160㎡中间楼层,4月1日网签价高达11万2,远高于去年底曝出的那套9万6。

另一套是滨江金茂府的238㎡顶楼大平层,5房3厅4卫,业主报价2030万,折合单价高达8万6。神奇的是,据说挂牌一天就成交,还不带车位。

对比透明一房一价表,房价涨了整整一倍。此前小区最高成交价为8万2,且含两个车位。

第三套是申花的滨江锦绣之城,约139㎡四房中间楼层,传言已完成“草签”,总价达1060万,折合单价近7万6。先前纪录是去年9月底的一套109㎡小户型,单价6万9。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信达滨江壹品网签数据

学区房就更不用说了,各种高价成交层出不穷。

杭州行知本部学区房,单价历史性突破9万大关;去年底5万左右能拿下的采荷一、二小,现在要5万3-5万8;下沙文海学区的江语海,4万3成交接连出现……

如果说这些二手房比较特殊(顶楼大平层、学区等),不能代表整体。那么新房可是不折不扣,从复工开始一路火到现在的。

开年土地首拍,直接就是封顶+自持;首批预售证和光尘樾、天空之城户型更大,中签率却更低。

两个月来,已出现两次“万人摇”,多次封顶

首个完整的3月,新房成交量超去年同期7成;五连涨后的二手房,周成交稳定在近2000套。本周一509套的成交量,更创下近三年来单日新高。


PART 2

其他城市虽没火到“弹射起步”,但也开始变热。

疫情之后,上海发放的第一张预售证绿地海珀外滩,均价13万8,总价2000万+线上开盘拿出200多套房子,去化率接近9成

黄浦江另一侧,滨江凯旋门再一次开盘,均价也是13万8,却比周边竞品盘贵了1万。

悄然之中,价格上涨浮近8%,但市场接受度依然很高。

而在最近,上海又一顶级豪宅碧云尊邸启动认筹,均价超过11万总价1700万起,吸引一堆土豪到场,甚至有人为了排队抢号打起了架

对比上海,深圳的表现不遑多让。

3月上旬,单价11万、总价区间2000-5000万的太子湾云玺房源(南山区),开盘当天104套房源被抢购一空,刷屏全国。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深圳各板块新房价格示意图

未被限价的二手房市场,甚至出现了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乱象。

很多房东想着反正卖不出去,那就调高价格,没想到还真有买家上门,中介和业主蓄意合作下,新的成交价居然被刷新了。

像华润城这种网红盘,之前成交价基本13-14万,现在直接挂17-18万

据说,现在深圳南山随便一个老破房都挂到10万+。去年热炒的小户型学区房硅谷公寓总价都敢挂520万了,要知道去年7月,同等户型才200万。

恶炒之下,以致于南山区住建局专门发布了一份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的通知,点名批评中介及相关人员

部分一手楼盘也发布了严正声明,估计是被相关部门警告了。


PART 3

杭州的持续火爆,上海深圳的疯狂,其背后折射的,是同一条楼市路径:即在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热钱主动或被动涌入头部城市以求避险。

先看整体资金面。

用钱多已不足以形容目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了。3月,M2同比增长10.1%,这是近3年来,增幅第一次回到10%以上

光这一个月,全国就新增贷款2.85万亿元,远高于预期的1.8万亿。放到整个一季度,贷款新增达7.1万亿,同比多增了1.29万亿。

虽然此次货币放水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困境,国家也多次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但这么多钱,总有部分会流入楼市。

朋友圈里一位资金掮客隔三差五会放出贷款信息,光4月可供选择的产品就有20多款。新注册、免流水的产品比比皆是(即便不注册,掮客们也能帮你一站式搞定,付手续费就好)。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这些钱,大部分直接打到公司法人的个人账户,打到对公账户的,转一下也能取出来。

对某一个法人来说,他既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也可能是一位购房者,一位“房奴”。当能从银行以极低的利息很方便地获得钱时,如果判断楼市有利可图,当然可以“曲线救国”。

这波钱的体量很大,于是像杭州、上海、深圳这样安全,升值前景大的市场,自然成了首选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杭州为何会坐稳“全国杠杆第一城”的龙头地位。

根据《2019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杭州的GDP为15373亿元,住户贷款余额达到了16518亿元。折算下来,住户杠杆率高达107.4%

这个数字,比起2018年的103.2%,又增加了4个百分点。而前者,早已高居全国第一,拉开第二名厦门近7个百分点。


PART 4

不过,这次楼市升温,只集中在少数几个热点城市,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普涨。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多空双方对于前景判断有不同的见解。

目前的市场,说到底,是一个分歧的市场。

这种分歧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国运”的不同理解。

这次殃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各国民众带来极大健康伤害的同时,也迫使各国掌政者开始重新审视过去若干年以来,一直大力推行的全球化进程。

一条生产线上的商品由100个零部件组成,即便其中99个供应商都在本地或本国,只要有一个在国外,疫情期间,它的产能就无法正常进行。

这就是全球化的脆弱。

因此,作为世界工厂的代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场“去中国化”的言论甚嚣尘上

“日本决定拨款2435亿日元,约合157亿元人民币,帮助部分日企将生产线从中国转出”、“美国应该参照日本助美商撤离中国”、“韩国已经开始行动了”……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悲观派们认为,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5,欧洲的1/4,我们缺石油缺市场缺订单,一旦真的被抛弃,无法关起门来自己玩。

在乐观派看来,这样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也可能付诸一定的实际行动。但退一万步讲,且不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世界离开中国也要付出惨痛代价。即便真要“去中国化”,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疫情虽然对于中国有负面因素,但我们做到的公共卫生管理、员工配合度、科技应用(红绿码),都远胜其他潜在搬迁地,比如东南亚。

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多的是政治博弈,就像一对夫妻,吵吵架可以,真要离婚,难得很。

除此之外,目前最大的风险还有两个,一是全球印钞机的疯狂开动。尤其是美国,其印出来的每一张美元,都需要全球人民为其埋单。

全球知名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甚至表示:当下的市场里,现金就是垃圾。

二是由于欧美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国外市场停滞,大量外贸企业生存困难。一旦失业潮加剧,国家经济面临考验。

正所谓覆巢之下没有什么是好的,你楼市再火爆,也是依附在国运这棵大树上的一枚果子而已。


PART 5

除了“国运”,“省运”、“城运”之争是当下另一个热门的话题。

最近,各省陆续公布了1-2月的财政收支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个数据比较关键,因为它反映了在疫情冲击下,各省的家底到底怎么样。

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全国20多个省份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眼看家底要被掏空。最惨的当然是湖北,跌幅高达98.5%。以旅游业为支柱的海南也断崖下跌58.8%。

唯独浙江,几乎未受影响,只下跌了1.3%,排名全国第一。第二的北京,是-6.6%。

难怪有人笑言,疫情之下,中国只有两类:浙江,和其他省份。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作为省会,杭州的答卷也不错,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只跌了6%,算是真正接受住了黑天鹅的冲击。

这也难怪,宅在家里的这两个月,全国人民都在为阿里巴巴做贡献。

你下的每一单生鲜、米油,增加了盒马的业绩;收入下降导致的花呗分期,为蚂蚁金服做了创收;而几乎每一家公司,每一所学校,都开始用钉钉打卡上网课。

阿里,是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的税收大户。

在基本面存在变数的大背景下,资金一定会选择安全的方向进攻。这种安全,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数据来做背书。

杭州火爆,上海深圳抢房!疯狂背后是热钱对“国运、城运”的押注

不过,即便是在目前看起来最受资金青睐的杭州、深圳,市场上也并非只有一种声音。

杭州楼市的一面是红盘涌动、欣欣向荣,另一面则是3月共有25次流摇,数量远超低中签率的楼盘。它们不仅在临安、富阳的远郊板块,还有在城东新城、市北等核心区域。

在深圳,某著名意见领袖,公开在个人公众号和认证微博抛售名下房产。

该君系著名地产专家,有“中国房地产民间第一人”之称,在房产投资圈属于骨灰级大佬,常被称为“多军司令”。

一个有分歧的市场,是健康的市场,也是极度考验人心的市场。

毕竟,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我们每一个个体头上,就成了一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