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有人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內的人一身束縛滿是疲憊,城外的人一邊恐婚又滿懷期待。

於是城內的人開始提倡“週末夫妻”,城外的人自封“單身貴族”。

我見過那些經過多年婚姻生活又回到單身的中年大叔,也見過雖然奔三卻談婚色變的都市麗人,在當今社會,婚姻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上一代人可能想不到,有一天結婚會成為人生中可有可無的選擇。現代人對它有著多種多樣的情緒:喜歡、害怕、嚮往、抗拒等等。

沒有人再期待理想的婚姻,任何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走過浪漫的結婚典禮,都會毫不例外的落到現實的塵埃中,要走進柴米油鹽的世界,經歷雞毛蒜皮的磨鍊。

婚姻意味著責任與親情,意味著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自我,由個體,變為家庭,這其實是與人的本能和天性相悖的。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有一句話:新人結婚的時候,不應該將手搭著聖經說無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都至死相伴而是把手放在《進化心理學》和《自私基因》這兩本書上宣誓:“我將違揹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所以,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註定不會是一路平坦的,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七年之癢,說的就是愛情和婚姻在七年後,會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一段危險時期,它最早源自於195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七年之癢》。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所謂的七年之癢,其實是很難避免的,長時間的相處,使得處在親密關係中的兩人,彼此之間的接觸更全面而細緻,戀愛初期的神秘感逐漸消失,彼此吸引的那些”閃光點“開始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缺點的無限放大,加之,兩人開始共同應對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在此基礎上,兩人便極容易產生摩擦。

拿婚姻來說,柴米油鹽、家長裡短足以讓兩人應接不暇,情趣、激情與浪漫早已損耗殆盡,生活變得平淡而瑣碎,這時候,夫妻間開始有了爭吵,有了疏離,也便有了“癢”。

七年之癢,其實也是愛情和婚姻當中的一道考驗,褪去了激情和新鮮感的親密關係中,暗藏著各種各樣的危機,有些情侶或夫妻能夠處理得當,化險為夷,而有一些人卻只能在不斷的爭吵中不歡而散,將“癢”變成了“痛”!

朋友阿K,新時代的好青年,與女朋友五年戀愛,兩年婚姻,到今年正好第七年,最近,夫妻倆在家裡的交流明顯變少,也經常莫名其妙的鬧矛盾,他開始焦慮不安,害怕自己過不了“七年”的坎兒。

面對“七年之癢”,真的有必要如此焦慮嗎,“七年”從來都不是婚姻的坎,不會處理婚姻中的問題,才是婚姻中最大的坎。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為何是”七年“?

從生物神經學上來說,愛情其實是由於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人腦產生大量激素而導致的結果。

而控制人產生愛情的激素並不會一直都存在,人的細胞隨時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完成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需要七年,而每七年,大腦會出現一個倦怠期,在此時,控制愛情的激素會明顯減少或消失,從而,會讓人對目前的愛情產生倦怠或否定心理,我們所說的“七年之癢”,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這種“癢”,並不存在人人都會經歷、七年就會出現的必然性。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大學研究小組訪問了4000對夫婦並跟蹤了20年之久,結果顯示,婚後14年才是夫妻或情侶感情生活的重要關口,不少男女是在共同生活了14年後分道揚鑣的。而成功度過“十四年之癢”的夫妻也曾經多次產生過離婚的想法,只不過因為子女、經濟等問題才選擇繼續。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不難發現,隨著婚姻生活的延續,特別是對那些過著單調、乏味夫妻生活的人來說,對現有婚姻生活特別是性生活失去興趣和激情乃至感到厭倦的情況,“癢”似乎會或遲或早地到來。

不存在完美的婚姻,在任何一段婚姻裡,至少都存在1000次想離婚的衝動。

所以,“七年之癢”的真正意義並不在那個“七年”,而在於“癢”,不止是“七年之癢”,還有“十年之癢”,“廿年之癢”,它因人而異,卻同樣是婚姻生活的大敵。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癢”從何來?

心理上的“癢”往往是一種處在矛盾中的狀態,即想而不能,即不得不,表示急切的想要改變目前的狀態卻由於種種原因而不得不安於現狀,往往是處於慾望發洩與壓制共存的狀態。

由此基礎上看,所謂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則代表著婚姻中遇到了一些誘因,又或者說是心理上產生了一些諸如厭倦的情緒,讓夫妻倆不滿足於當前的婚姻狀態,而引發的一系列低氣壓情緒。

愛情、婚姻以及任何一段人際關係都需要“經營”,歸根結底,“癢”來自於雙方對關係的“經營不善”。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朝夕相處,彼此之間的接觸越來越真實、全面、細緻,神秘感逐漸消失,加之一系列生存問題接踵而至,人們疲於應付來自於社會、人際、職場、家庭和子女等方方面面的實際問題,這些都會使日常的夫妻生活變得平淡無奇而黯然失色。

愛情與婚姻的根本區別也在這裡,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所謂七年之癢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一成不變所帶的厭倦。

很簡單的道理,一碗香噴噴的面,不管多麼美味,日復一日的吃,總會失去興趣變得冷漠。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徐崢扮演的男主和妻子結婚多年,他了解妻子的一舉一動,甚至穿什麼衣服,晚餐吃什麼:

她正在做飯,一樣的炸醬麵,一樣無聊的電視劇。

在某個一如往常的傍晚,他看著妻子吃著飯,平靜地提出了離婚。妻子先是一愣,隨後同樣冷靜的追問理由:

“你外面有人了?”

“沒有。”

“是我哪裡做得不好?”

“沒有。”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妻子窮追不捨地追問,男主忍無可忍的爆發:

你在家裡永遠穿這件紫色的毛衣、永遠穿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煩紫色了知道嗎,我最討厭看見紫色;

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擱架的第二層,連個印兒都不能差;

牙膏必須得從下往上擠,那我從中間擠怎麼了?我願意從當中擠怎麼了?

每星期四次,永遠是炸醬麵、電視劇、電視劇、炸醬麵;

還有,你吃麵條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嘬著那個麵條打轉轉?

這就是厭倦的真實體現,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壓垮夫妻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都可能讓人“癢”的發狂。

什麼樣的夫妻關係最讓人厭倦呢?

總結起來很簡單,疏忽和束縛,這像是兩個對立面,但其實就是這樣,任何關係中都會有這樣的對立面,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平衡。

疏忽,即忽略,缺乏理解和關懷,這種關係的致命之處就在於,雙方極少產生交流,進而失去共同話題,在一身疲憊,滿心苦楚時得不到安慰和鼓勵,在接連碰壁,事事不順時得不到接納與認可,此種情況下產生的“癢”是“渴望型”的。

而束縛,很容易理解,空間太狹窄,總會讓人窒息,這樣的關係很容易出現在缺少安全感的婚姻裡,但同時,就如彈簧一樣,束縛和壓力帶來的結果也極具爆發性,這種“癢”是“掙脫型”的。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如何“止癢”?

“七年之癢“,其實是愛情和婚姻裡的一記警鐘。

就像是生理上的癢,是皮膚作出應激反應時傳送給大腦,讓人知道某個部位此刻正受到外界“襲擊”,或者有病變的危險,這種現象極為正常,不管是撓一撓,又或者是就診塗藥,癢總會消失的。

婚姻裡的”癢“也同此理,及時“止癢”才是最好的“治療法”。

同樣一碗香噴噴的面,今天吃香辣,明天吃清淡,今天加牛肉,明天加蔬菜,新鮮感是避免厭倦最有效的方法。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的徐崢夫婦,多一點溝通,多一些交流,雙方多一些體諒,彼此再營造一些浪漫,情況可能會大不相同。

有一個詞,叫以痛之癢,有一句話是說,長痛不如短痛,但在大部分人的婚姻裡,並不適用,因為只是”癢“而已,它不可避免的存在,卻也有防治的良方。

這也就需要我們直面婚姻中的”癢“,直面婚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後雙方共同努力,及時解決。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1、調整期待。

和我們結婚的那個人,不一定是異性中最優秀的。

過高的期待會帶來巨大的反差,所以接納對方,最先接納的應是對方的“缺點”。

電視劇《知否》中有一句臺詞,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

我們很容易因為一個人的相貌、才華、財富亦或其他愛上他,這些“最高處”吸引著你,但如果一直保持著這種執念,長時間相處下來,所暴露的諸如懶散、自私、花心等“最低處”則會讓你遭受極大的落差,這段關係也就面臨著“癢”的考驗。

所以,調整自己的期待,並明白是否能接納對方的“最低處”,往往是一段關係能否長久的關鍵。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2、保持溝通。

溝通,即交流。要說愛情或婚姻裡最好的狀態是什麼,那一定是永遠有話可說。

在咖啡廳、餐館這樣的場所,免不了的要等人等餐,這時若觀察四周,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很多情侶、甚至是夫妻,相對而坐,氣氛多是沉默的。多是顧自捧著手機,或者乾脆發呆,上菜之後,也只是夾菜吃飯,偶爾給對方夾點菜,再說些不痛不癢,不鹹不淡的話。比如“這個好吃,多吃點”。

當然,也會看到一些很“賞心悅目”的情侶。總有一人在說話,眉眼之間電光火石,一人說話,另一人或托腮或託下巴,很陶醉的在聽,然後一起吃飯。長長的話緩緩的絮叨,淡飯甜湯不知不覺也就入了肚。就算最後盯著空盤空碗,也能饒有趣味的嬉鬧一番。

這樣的畫面始終是太少,坐在旁桌,也覺得甚是歡喜。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其實,最終讓感情變得淺淡無味的,不是所謂的失了新鮮感,而是兩人再在一起時,搜腸刮肚也無話可說。

那種感覺要怎麼形容呢,大概就是你在紅樓,而他卻在西遊。

或許雙方的興趣和工作領域不同,平時多是接觸不同的人群,而兩人,想榨果汁一樣,榨乾彼此的人生經歷,就再無半點開疆拓土的意思。

或許是兩人不看報不讀書,生活慢慢變的乏味,除了在手機上看了些有趣的段子或新聞互相轉發看了一看,胸中則空白如紙。

等到醞釀好的情話講乾淨,這段關係就變得越來越艱難苦澀。

言語,是表達我們內心的重要方式,兩人相處,不可能總是在床上度過,本質其實就是溝通,交換思想、分享憂,則是讓這段關係不那麼無聊最簡單而有效的方式。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3、獨立共生。

共生,生物學名詞,說的是兩種生物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係,即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共同生長。

將這個概念遷移到婚姻中,夫妻雙方存在共同的利益,從而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割,這樣的關係,的確足夠強大。

但是,以利益捆綁為基礎的婚姻關係,還不算最完美的,而彼此獨立又相互共生的關係,才足夠誘人。

什麼意思呢?

我一個人可以過的很好,我不會依賴你,你也不要太依賴我,我們的結合純屬強強聯合,我盡全力幫助你,也會因為你變得更強大,我們不需要為了鞏固婚姻而作出某種犧牲,我們的婚姻也不需要我們去保護,相反應該是婚姻在保護我們。

這樣的婚姻,是足夠堅固的,兩個步調一致的人,縱然有了“癢”,而對方就是“止癢”的人。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在彰顯個性的時代,誰都不願委屈自己,所謂的七年之癢,不過是普遍意義上,大多數人在感情世界裡,從熱戀、激情、到無趣、疲憊、逃離的心態軌跡。

它無從考證卻又大概率的存在,以至於讓人望而生畏。

婚姻並不可怕,它只是人生中一段可有可無的過程,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選擇,和無數個人生選擇一樣,它意味著得到,也也意味著失去,不管是“七年之癢”,還是”四年之癢“,或是”十年之癢“,其實都一樣。

因為在愛情或婚姻裡,最大的考驗只是人性,和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