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變身「相互寶」,遭約談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星辰大海,江湖夜雨。

保險的江湖永遠不缺故事。


一、“相互保”改名“相互寶”

10月16日高調宣佈上線的“相互保”著實在社會上颳起了一陣參保熱潮,“相互保”依託“支付寶”巨大流量,誘以“0元加入”超低投保門檻,上線3天客戶數破330萬,一個多月超2000萬,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也挑起保險業內巨大爭議。

「相互保」變身「相互寶」,遭約談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前幾天傳出監管部門對相互保進行約談。

但在今天,終於落下了帷幕,支付寶在微博上發表聲明稱:『相互保』升級『相互寶』。一字之差,原來的相互保本來是保險和支付寶的合作,也宣佈解散了,信美人壽退出相互保,升級後的“相互保”由螞蟻金服負責運營。


升級後的“相互寶”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業務,而是一種困難互助服務,按照支付寶的說法,用戶加入“相互寶”,先享保障後參與費用分攤,“一人生病大家出錢,守望相助”。這算是一種原始的互助服務,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保險服務。

二、升級變化

新用戶可以繼續加入,老用戶保障不變。

在保障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三大升級。

一是用戶在2019年的總分攤金額不超過188元,如有超出部分由螞蟻金服承擔,回應了此前有市場對分攤費用過高的擔憂。

二是將管理費由10%降低到8%,分攤費用將更多用到互助計劃上。
三是未來如果參與人數低於330萬人,計劃也不會立即解散。
「相互保」變身「相互寶」,遭約談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只要在2018年加入,2019年1月31日前的分攤費用全免,算是一個福利了。

三、為什麼被約談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從此相互寶不再是保險,內涵變了,退出保險圈轉為網絡互助計劃。

一、表面看:

相互保作為保險行業的重大變革,一直爭議不斷。這次退出,無非是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奶酪。傳統的保險公司,都不太喜歡這個攪局者。

保險公司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是利差,用預收的保費投資來賺錢。

相互寶,先加入後分攤保費的模式一旦普及,會從根本上衝擊傳統保險的盈利。而且,類似相互寶模式的產品,在互聯網巨頭流量的優勢下。勢必會帶來保險市場的利益重新分配,這會打破現有的保險格局。有人看不下去,打不過你,就踢你出局。

相互寶現在轉變為互助計劃,跟水滴籌、輕鬆籌已經差別不大。

二、深層看:

影響了國家民生民計大的方向政策

從相互‘保’保障內容看原因:

未滿40週歲者,保額30萬元;
已滿40週歲者,保額10萬元;
年滿60週歲者,自動退出計劃。

疾病高發年齡保額越少,60歲之後作為重疾病症高發期,沒有保險,是要生扛嗎?重疾疾病治療費用動不動都要三四十萬的,這點金額,太過杯水車薪。

從大肆宣傳來看有誤導老百姓不花錢有份保險之嫌,但事實真正需要的時候卻無法滿足轉嫁風險需求。如此一來大家都不買保險,救急保命的時候卻又拿不到足夠的保障,最後還是需要國家來兜底,給國家民生大計帶來了反作用。

因此,無論是改了名字,還是變了性質,都是意料之中。


「相互保」變身「相互寶」,遭約談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四、總 結

保險,有保險公司承保,有保障基金兜底,有保監會來撐腰。

相互寶從保險轉為互助計劃,雖說分攤超出部分由螞蟻金服承擔。但如果真出了問題,再大的企業,沒有保監會做後盾也是脆弱的。而且將來發生理賠鬧糾紛的話,投訴都沒有負責的部門。

不過作為重疾險短期的過度,或者長期重疾的補充,都是蠻好的。

重疾險的作用,不僅僅只是提供醫療費用,還是對疾病治療期間經濟的一種補充。

對於有車貸房貸壓力,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的老鐵來說。

重疾險是標配,真不能省。

保險作為人生的一把傘,帶了不一定用,但用時一定要有。

現實生活種保險亂象

保險一交十幾年,一保一輩子,好多家庭通過人情買保險,不看健康告知不懂合同條款,理賠又不知道理賠技巧。認為買了保險就有安全感了,可辛辛苦苦交了幾年保費,在救急救命理賠的時候卻被拒賠,損失非常大。

那我們買的保險如何就能做到100%理賠成功呢?怎麼樣不花冤枉錢就配置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險呢?

「相互保」變身「相互寶」,遭約談究竟經歷了什麼鬼?

諮詢『 MHA082 』免費分享家庭配置保險方法。分享保險科普,不推銷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