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疫墙”,他们是内江疫情防控“第一守门人”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内江市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诊室和小规模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控“第一守门人”,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场:“冷清”背后的好消息


“高医生,今天还有免费发放的中药液吗,我来接一点。”4月10日下午,家住东兴区星桥街西段西雅图的李先生,来到吉晟翔诊所有限公司大千路诊所接中药汤剂。


“刚熬出一锅,请到保温桶取用。”该所负责人高代攀医生热情接待了李先生。


从1月28日起,高医生和妻子潘翠平开始免费给市民熬制并发送中药汤剂。3月6日,诊所接到相关部门通知“复工复产”后,仍然坚持每天给周边居民免费熬制中药汤剂。


记者采访发现,接汤剂的人不少,就诊的患者却不多。高医生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的就诊量减少幅度较大。


筑牢“防疫墙”,他们是内江疫情防控“第一守门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有序

情况相似的还有市中区抱虎山附近某诊所。医生何艳表示,没有以往春季忙碌。


记者走访了内江城区多家诊所,复工复产超过1个月,就诊量比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不少。


原因何在?


“疫情发生后,市民健康意识提升,通过戴口罩,少聚集,增强了防护,减少了春季游玩引发的交叉感染。”高代攀说,以往春光明媚时,病毒性流感往往高发。


何艳医生认为,诊所“生意不好是好事”,说明内江市民的健康意识极大提升,而且效果显著。


市民王志弟说,通过佩戴口罩、居家消毒、城乡环境卫生大清扫、居家健身等,市民健康意识提升了,把“疫情的不利变为长期的有利”。


筑牢“防疫墙”,他们是内江疫情防控“第一守门人”

▲诊所按规定复工复产


防控:“放开”背后未放松


是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冷清”,源于内江市的疫情防控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记者在资中新区医院采访发现,该院复工复产以来,根据上级安排,针对手术病人、老人、治疗周期长者,制作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知识健康教育》接诊PPT,在门诊大厅LED屏循环播放;在出入口或普通门诊的显著位置,设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及引导标识,指引发热患者按规定就诊。“全面‘放开’背后,我们的疫情防控意识一点未放松。” 资中新区医院院长孙学勤说。


谈到复工复产情况,孙学勤表示,医院医务人员返岗率在100%;从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服务工作已常态化。


记者在市中区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中心除开展正常的医疗卫生工作外,还开展了慢性病健康管理、预防接种、孕产妇访视和6岁及以下儿童健康服务等公共卫生工作;在返岗务工方面,积极配合劳保所,为辖区居民提供返岗务工证明共1657人次;解决辖区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全力恢复诊所复诊,提供诊疗和防控培训219人次,复诊前巡查诊所22次,为众多诊所安全有序复诊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学校复课正常有序,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复课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2次,卫生技术指导防控演练1次,巡查督导共计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共计1700余份。


4月10日下午,记者在内江市市中区玉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前来就诊的人不多,医护人员全员在岗。在各主要进出口,设置了预检分诊台、体温检查点,指引发热患者按程序抵达发热哨点诊室就诊。


筑牢“防疫墙”,他们是内江疫情防控“第一守门人”

▲按规定设立的预检分诊台

该中心主任熊峰说:“我们当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秩序恢复,疫情防控工作一点未放松。”当前的重点是:狠抓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安排专业医护人员从事预检分诊;中医科、康复科恢复了营业,普通诊室一直坚守岗位;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主要抓艾滋病筛查和高血压、糖尿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病防治;就诊量保持常态化;承担“疫情重点地区返内人员的居家医学观察”的入户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形成了“五对一”(一名镇街干部、一名社区干部、一名网格员、一名片区民警和一名家庭医生)管控模式。


记者采访发现,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传染病防控“第一守门人”,仍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决打好持久战。


监管:上下齐心助复医


为了全面推进内江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复工复产,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和监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加快实现达产满产转变。


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科科长陈红介绍,按国家相关规定,我市暂停的65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已经恢复了643家,恢复率近99%。


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妇科科长罗莉告诉记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恢复正常秩序,为方便群众看病提供了保障。为取得疫情最后胜利,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专门发出通知,在尚无条件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设立发热哨点诊室,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第一守门人”作用,为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做好疫情、其他传染疾病防控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