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真的那么防不胜防么?

曾经在一个单位里有几个十分要好的同事,年龄不大,刚刚毕业,简单而纯净,她们一起工作,一起谈论身边的八卦,一起学习,闲下来一起逛街,吃饭。大家有时开玩笑的时候,还会彼此猜测对方将来会有怎样的伴侣,关系相处的亲密无间。如果有人休息,其他人就会兼职她的工作,大家基本上都没有怨言,每天都很快乐,似乎跟学校生活没什么异样,没有大家认为的勾心斗角,没有资历深厚的长者的指指点点,也没有工作上的磕磕绊绊,有的只是互帮互助,团结一心,如此和谐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斗志昂扬,即使有老板的刁难和工作的压力,大家都是和和睦睦的,谁也没有小心机。

工作了几年后,每个人的能力就有了差异,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的人渐渐凸显出来,优势也愈来愈明显;而有的人老实善良,不会阿谀逢迎,慢慢的也就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所以就有一些陆续离开了这里,剩下的就只有两个人了(以下为了区分,凡是用到名字的地方,以A和B代表,请大家不要介意),但她们关系表面看起来一直很好,只是不像以前什么都聊,每个人都对对方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不怎么赞同,嘴上不讲出来,但各自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虽时不时大家还聚在一起吃饭,唱歌,但明显很多都是工作上事的事,就像大多数同事一样,只是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话题更多的却偏向每个人不再关注的事了。

又过了很久,听说这两个人关系闹得很僵,A已经离开了单位,到别的公司了。听B讲,A临走的时候告诉新来的同事,“B太有心计了,问她什么都不告诉,还甩脸,跟那些大单位的老女人差不多,最好不要跟她相处,要不你不但什么也学不会,还可能被误导”。但后期新来的同事为了和在的B相处好关系,毕竟是同事,关系总归比外人强,而且肯定会用到帮忙的时候,就把这些话原原本本的讲给B了,这一说,B大发雷霆,居然会有人这么诋毁她,曾经那么好的同事,临走还不忘“关照”她,给她在同事面前留下这么不好的印象,非常生气,就把这些话讲给之前离开的那些同事们,请她们评评理,可毕竟大家离开已经很久了,她们的事也不好再掺和了,就寥寥数语安慰了一下,也就不再提了。

再后来过了几天,前期离开的一个女孩结婚,大家都去祝贺,当然她们也在,大家想着她们两的关系估计会很尴尬,都还挺担心。但实际上去了之后,没有浓烈的火药味,一切美好到大家都像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尤其是她们两,好到让亲姐妹都羡慕不已,两人谈笑风生,一起讲最近发生的事,还坐到了一起,讲述着离开公司后的点滴,让人好生羡慕。那天,新人的婚礼没让人们记忆深刻,但他们两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时间才没过几天,怎么能够如此大度的放下,真如表面上那样吗?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答案,我们宁愿她们已经化干戈为玉帛,尽释前嫌,而不想是为了表面的看似和谐的画面,而故弄玄虚。

其实今天的这个话题很有讽刺意义,我们虽明白她们是在演戏,但却不想拆穿,那样的场合,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看到的,而不想猜测其中的缘由。因为我们讨厌那一类人,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为什么要口是心非呢,于朋友来说,你讲出来让她评理的时候,她们好心的帮助你,为你担心,而实际上大家都是白担心一场,这就意味着你一直在欺骗;于对方来说,你表面上那么大度,实际上心里还厌恶者对方,笑里藏刀。我们实不敢与这样的人相处,跟你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掏心掏肺,殊不知早被你利用,甚至伤的体无完肤还一直感谢你。

“笑里藏刀”真的那么防不胜防么?

孔子在《论语》中专门有一篇题为《君子与小人》的论述,他经常把君子与小人这两个概念放到一起讨论,把它们互相比较,互相阐发。他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心地坦荡;小人总是心胸狭窄,凄惶不安。”“君子靠自己,小人靠别人。”“君子为义所动,小人为利所动。”“君子不断进步,小人日渐堕落”又说“君子对人一视同仁而不偏私,小人对人偏私而不一视同仁。”“君子待人和善而不巴结,小人巴结而不和善。”“君子助长别人的好处,而不助长别人的坏处。小人则正好相反。”其实这里面有一句正是讲的这类人,小人善于巴结却不真正和善,道貌岸然,总是在暗处使坏,却打着正义的幌子,这些人我们要擦亮眼睛,分辨清楚,尽量远离。

“笑里藏刀”真的那么防不胜防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