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笑声是否都是“哈哈哈”?如果是,为什么?

从语音学发声原理角度很好理解。

[h]是人类最自然的辅音,[h]的本质就是呼气,肺部气流不带动声带振动,在口腔里不受任何阻碍直接通过,发出来的就是[h]。其他所有辅音,均可视为气流在[h]的基础上,附加了声带振动、摩擦、阻塞等修饰而产生的变形。实际上语音界也有把[h]认为是“无声元音”而非辅音的。

[a]是人类最自然的元音,也就是说人类的口腔解剖构造决定了,只要张开嘴、肺部气流带动声带自然振动,发出来的音就是[a]。换句话说,人类如果要发出响声(声带必须振动),最自然发出的音就是[a]。而其他所有元音,都是由[a]经过舌位、圆唇、开口度、鼻音化等调整后产生的变形。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表音字母都以代表发音[a]的符号作为开头,可以说[a]是人类语音的根基。

人类笑的时候,发声状态是最放松、自然的,发声器官不做任何修饰,同时又必须发出声以表达出笑的情绪,那[ha]显然是最直接的组合。这可以看做肺部不断出气,气流不断带动声带,同时口腔部位不附加其他动作,于是产生了周期性的h+a的组合。

一门语言的音系可能缺少[h]这个辅音音位,但只要人类能呼吸,应该不会有发不出[h]的。文字表记,比如普通话和西班牙语的清软腭擦音[x],乃至韩语的ㅋ,都只是对笑声的文字记录,不代表实际的发音。实际上“哈”字就是为了填补普通话缺失最接近笑声的[xa]这个音位对应的文字而重新引入的,而汉字本身用于笑声的拟声字本来就是“呵”,对应的也就是[ha]这样的音。

另外,在有语境的情况下,不是最自然状态的笑,辅音、元音都会有相应调整,辅音附加一点摩擦就可能变成软腭擦音、小舌擦音乃至软腭塞音[k],元音经过响度调节(压住笑的音量)就是央元音“呵呵”,经过开口度调节(压住表情)就成了闭元音[i]“嘻嘻”。

越是不受意识控制的笑,比如那种看到太好笑的东西突发性的“爆笑”,或者那种怎么压都压不住的笑,越会接近自然的“ha”音,但你让笑的人说话的时候去发标准的“ha”,缺乏辅音[h]音位的人还真不一定发得出。从这个角度看,a和ha可以算人类这种动物的本能声响,比语言实际低一个级别。

其实不单是笑,人类处在高度放松、疲劳状态,或者表达惊讶情绪时,比如疲劳状态下喘气,或者大吃一惊时的叹词,都差不多是ha或aha,因为当人的发声器官高度松弛、或者事出突然来不及调动口腔发声器官,但又需要发出足够的声响时,能发出的也基本就是a和h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