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懷化:“握指成拳”決勝脫貧攻堅"

新華網長沙4月11日電 “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幫忙,我的柑橘就會全爛在家裡。”3月16日,家住湖南懷化洪江區茅頭園村六組的向同順一個勁地對幫扶責任人尹雲剛說感謝。

今年82歲的向同順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疫情影響,他家的750公斤柑橘出現滯銷。尹雲剛瞭解情況後,通過朋友圈發動親友購買,很快就幫他賣掉了滯銷的柑橘。

連日來,該村“四支隊伍”共幫助20戶貧困戶銷售各種滯銷農產品4萬餘元。這是懷化市“四支隊伍”盡銳出戰、下沉一線,在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同時,激情奔向決勝脫貧攻堅主戰場的一個縮影。

2020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湖南懷化把市縣鄉村四級擰成一股繩,實現合成作戰,勁往一處使,共下一盤棋,用“握指成拳”跑出“加速度”。

握指成拳:更能集中力量

從2019年開始,懷化市推動落實“‘四支隊伍’集村部、幹群同心攻脫貧”行動。聯村縣級領導和縣直幫扶單位負責人、包村鄉鎮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幹部等“四支隊伍”5.9萬餘人常態化駐村辦公,通過“四級會診、三級化解”機制,摸排解決問題。這一做法從根本上解決省市縣鄉村五級沒有無縫對接、行業部門扶貧“各唱各調”導致政策難以發揮整體效應等問題,已成為懷化市解決脫貧攻堅難點痛點問題的有力抓手。

3月10日,工人們在芷江農產品電商倉儲物流展示交易中心分揀柑橘並通過電商發往全國各地。潘雨 攝

為緩解和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對群眾收入的影響,確保全市2.15萬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懷化市依託“四支隊伍”集村部機制,四級幹部成立村聯合黨支部2724個,組建扶貧黨員小分隊、突擊隊1.43萬餘支,到村到戶、包村包戶開展抗疫情、防返貧、防致貧工作。在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同時協調推進脫貧攻堅總決戰。截至目前,懷化市累計銷售家禽240.03萬羽,佔壓籠總量98.6%,待銷的170萬噸柑橘售罄,全市蔬菜無滯銷。

“決勝兩場‘戰役’,該市用‘口袋戰術’和清單管理的辦法,確保村村過篩、戶戶過關、項項落實。”懷化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說,全市“四支隊伍”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盡銳出戰,下沉到村(社區)到戶,累計走訪排查142.16萬戶、488.17萬人。

3月16日,芷江七里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扶貧車間”裡,30多名工人在華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有序工作。潘雨 龔衛國 攝

握指成拳:更能精準發力

“我們在家門口務工,按時按件計酬,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早晚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村民楊連看喜滋滋地說。在通道侗族自治縣獨坡鎮金坑村老校址的一間教室裡,十幾位女工正忙碌地操作生產機器。

金坑村駐村扶貧隊長陸志剛介紹,該車間於2019年5月投產,主要生產磁環、磁芯等電子產品。“現在訂單多了,20多名侗族婦女就近在家門口就業,其中50%以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沅陵縣太常片區太安社區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生產。潘雨 攝

懷化市“四支隊伍”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築牢企業復工復產的安全屏障,推動全市3284個扶貧項目、271家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產。

懷化市推出了做好農民工返崗需求、企業用工需求“兩需求一貫通”的十條措施,抽調人社、扶貧、發改委、交通局、商務局、工信局等單位28人組建就業“兩需求一貫通”辦公室,用戰時思維,實行就業“兩需求一貫通”工作掛圖作戰,推動農民工返崗與企業用工需求無縫對接。

懷化市還採用大數據分析和網格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依託“四支隊伍”集村部,以村為單位,對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點對點”比對。

“我們在摸排的過程中力求做到‘四清’,即勞動力人數清、外出務工地點清、電話號碼清、務工意願清。”懷化市鶴城區黃金坳鎮三元村扶貧工作隊長李楊說。借力“四支隊伍”,懷化市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全面摸清核實39.6萬貧困勞動力基本情況、就業意願、返崗需求、務工去向、實際困難等情況。

2月22日,湖南首趟“定製”務工人員返崗復工就業專列從懷化高鐵南站始發,載著懷化各地791名務工人員前往浙江義烏返崗復工。截至4月8日,全市返鄉農民工累計返崗86.39萬餘人,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26萬餘人、返崗率100%。

握指成拳:更能落實落細

為積極做好因疫情影響可能導致的致貧返貧風險防範工作,早在2月15日,懷化市結合實際推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範返貧致貧風險的十條措施》,要求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結合疫情動態監測,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全覆蓋排查,普查貧困戶患病、農業生產和家庭收入受損情況,以村為單位建立存在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和致貧風險的農戶“兩個臺賬”,採取“一對一”、人盯人的方法強化精準幫扶。同時,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問題大排查活動,確保在6月底前問題銷號清零。

對特困群體給予特別關愛。全面落細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密切關注受疫情影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對生活陷入困境的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和因疫致貧返貧的群眾,直接啟動小額臨時救助予以“先行救助”。

通道衛生局黨員志願者為縣溪鎮西流村93歲李作永老人挑瓦蓋屋。尹序平 曹夢 攝

2019年以來,懷化市以漵浦縣北斗溪鎮為試點,按照“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思路,在村黨組織帶領下,依託村級集體經濟,發動群眾設立“幸福基金”,在群眾就病看醫、小孩教育、婚喪嫁娶等遇到問題時,給予點對點幫扶,讓矛盾和問題在一線解決。

慰問高齡老人、看望重病村民、獎勵優秀中小學生等,一紙紅榜貼在漵浦縣北斗溪鎮坪溪村村部辦公樓牆壁上,榜上公佈了村“幸福基金”使用情況。

坪溪村幸福基金會副理事長張土生高興地說:“‘幸福基金’凝聚了眾人心。大家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諶海平 李青青 餘秋松 李紫平 凌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