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書生:整治有償家教,說狠話不如祭狠招

維揚書生:整治有償家教,說狠話不如祭狠招

日前,揚州江都區教育局下發了一份《關於治理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瞭如何區分有償家教行為,並鼓勵實名舉報。江都區教育局官網開通舉報窗口,學校門口向社會公開區教育局和各學校舉報電話、舉報郵箱,接受群眾公開實名舉報。對查實確屬於有償家教的,每件獎勵舉報人員1000元,並嚴格執行保密制度。(4月24日江蘇新聞微信公號)

平心而論,近幾年來,從教育部到省、市、縣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於禁止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的文件可謂汗牛充棟,主管部門領導大會小會說的狠話更是不計其數,可是有償家教現象還是“濤聲依舊”,其原因有三:

一是有償家教給教師帶來豐厚的回報。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大多開起了豪車,住上了別墅,日子過得相當滋潤,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不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則相對清貧,有些重點中學的數學、外語教師,一個暑假就能賺幾百萬,根本不把微薄的工資看在眼裡。

二是接受有償家教的學生提高了成績。家長之所以對有償家教既愛又恨,就是因為有償家教費用佔了不少家庭日常支出的大頭,家長省吃儉用捨得在孩子身上砸錢,就是因為花的錢可以變成分數,在應試教育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獲得好成績,在中高考中贏得先機,也迫切希望給孩子開小灶。正是這樣的剛需,催生了有償家教乃至整個家教市場的火爆。

三是有些教育主管部門領導覺得教師利用業餘時間賺錢,並沒有對學校教學產生多大影響,學生花錢補課後,成績提高了,可以提高學校或所在地區學科及格率優秀率,提高中高考的達標率、上線率。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領導儘管嘴上喊禁止教師有償家教,但對發生在身邊或本地區的有償家教則態度曖昧,睜一眼閉一眼,即便有學生及家長反映,教育局對於有償家教的處罰,也多是重重舉起、輕輕放下,很少有教師因從事有償家教受到處罰或丟了飯碗就是明證。

如此這般,有償家教現象成了一種久治不愈的教育頑症,教育主管領導年復一年的狠話,成了糊弄老百姓的官話套話。

無數事實證明,整治有償家教,說狠話不如祭狠招。揚州市江都區在整治有償家教時祭出一系列狠招,且招招制敵,這些狠招,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明確界定概念。在職教師在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時間以外的,以學生為對象,以學科教學、輔導培訓為內容(含音樂、美術、書法、體育等),以獲取或變相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的行為都被定性為有償家教行為,消除了任何模糊空間;

其次,對象全員全覆蓋。專項整治適用於江都全區教育系統各級各類學校在職教師(含退二線教師、退休返聘教師、病休教師),教育管理機構人員、教育教學研究人員。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打擦邊球現象。

再次,舉報都有重獎。江都區教育局官網開通舉報窗口,學校門口向社會公開區教育局和各學校舉報電話、舉報郵箱,接受群眾公開實名舉報。對查實確屬於有償家教的,每件獎勵舉報人員1000元,並嚴格執行保密制度。

此外,問責力度加大。為保證整治收到實效,對於疏於管理、問題多發、查糾不力、履職不嚴的學校,江都區教育局將啟動問責程序,對年度被區教育局及上級部門查處3起以上有償家教問題的,取消學校和校長當年評先評優資格。

不難看出,揚州市江都區教育局祭出的狠招,著眼源頭治理,一頭抓教師,一頭抓領導,一頭抓監管,可謂多措並舉,多方發力,讓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相信隨著這些狠招的落地生根,江都區的有償家教現象很快就會銷聲匿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