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称赞卢沟桥: “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晓月曾是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这里也曾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起点“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今天(2020年4月24日),是卢沟桥828岁的生日。

828年的沧桑岁月,卢沟桥见证着无数华夏风云的历史。

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沟桥

尽管现在的卢沟桥早已是一个收门票的旅游风景区,但也不过是短短30来年的事。800年来一直是横跨永定河的交通要道。从桥上石板深深的槽痕就可以看出,不知道有多少马车从卢沟桥碾过。

当时的卢沟桥畔,茶肆酒馆遍布、客栈旅店繁华,各色人等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

828岁的卢沟桥是一座北京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石桥。因横跨永定河(也叫卢沟河)而得名,所以卢沟桥也称芦沟桥。

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沟桥

834年前的公元1188年,北京属于金朝的范围,那时,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不巧的是,尚未动工金世宗就病逝了。

第二年始建,历时三年,于公元1192年4月24日建成,当时在位的金章宗命名为“广利桥”,后改为“芦沟桥”。金章宗很推崇这座卢沟桥,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也有人认为“卢沟晓月”与皇帝无关,而与风景有联:“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

因为卢沟桥的交通要道地位,商旅百姓多从此过,熙熙攘攘。短暂的金朝灭亡后,元、明、清各朝均多次对卢沟桥加以修缮和扩建附属工程。

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乾隆皇帝手书“卢沟晓月”碑

立于桥头的碑刻,既有康熙时的《重修卢沟桥事碑》,也有乾隆皇帝手书的“卢沟晓月”碑。

乾隆还是一位爱写诗的皇帝,谒清西陵过卢沟桥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后来,他还写过关于卢沟桥的诗。

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子

或许,因为有皇帝的加持,卢沟桥的名声日益响亮起来,除了商旅的往来,也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和旅游爱好者经常光顾之处。

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归葬清西陵,因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较窄,遂将桥两旁石栏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可见当年送葬队伍的浩大。事后,重新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卢沟桥是中国全面抗战爆发的“七七事变”所在地,因此“七七事变”也被称为“卢沟桥事变”。

今天卢沟桥828岁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卢沟桥和宛平城

当时的日本野心勃勃,摆脱殖民地地位后,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从1879年侵占中国藩属国琉球开始,霸占中国台湾、出兵中国山东、占领中国东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直到1937年7月7日下午,“卢沟桥事变”开启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1985年,卢沟桥不再作为交通设施。而今,这里不仅仅是著名的旅游景区,更是宣传中华民族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张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