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long long ago,“老母亲”就已经是我们争相传颂的光辉典范,她们的鸡娃故事代代永流传。最近居家相看两相厌了吧,是时候需要注入一点鸡血了!在育儿这件事上,千百年来核心都不曾改变过,自古猪队友靠不住,只有鸡娃套路得人心。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咸鱼也可以仰望星空。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大贤母”的故事。(快,笔记记起来,作业抄起来!)顺便可以给娃看,学习一下小古文!江湖上,依然有着她们的传说。


孟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孟母早年丧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养育孟子。刚开始她和孟子住在丈夫的陵墓附近,以便于每天可以去祭拜丈夫。只是在这种地方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学起了出殡人士的哭丧胡闹。孟母觉得这样的居住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便把家搬到了集市。


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后,孟子却学着小商贩们做起了吆喝买卖。孟母不希望自己儿子将来成为市井之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学堂附近。


从此后,孟子就跟着学堂里的士子,过起了“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生活。


孟母之所以三迁,是因为她深谙一个道理:“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当代孟母绝不会输,小学搬一次,初中搬一次,高中或大学再搬一次,最后一次是为改善住房。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说回孟子,进入学堂后,枯燥的学习内容,很快就消磨了孟子的学习热情。于是,贪玩的他开始荒废学业。


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见到孟子回家,就问:“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孟子不敢作声。书上没有写的可能大概也许是,机杼会不会抽娃抽断的?


孟母生气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拆断了。她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获得成功。”孟子听了母亲的话,从此努力读书。


小结


孟子也许就是典型的“高智商多动症”儿童,对于这种娃,老母亲要明白引导的重要性,给ta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ta的学习兴趣,塑造ta持之以恒的信念,这样的娃就可以在自鸡的路上一往无前。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欧母

画荻教子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母亲带着他去投奔叔父。


虽然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


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他的妈妈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就这样,年17岁时,欧阳修去参加科举考试,接连两次落榜。但第三次,在连续三场考试中,都得了第一名。


这让他充满信心,觉得殿试时一定能夺得状元,于是便做了一身状元服,准备到时候穿殿试前一晚,欧阳修的同学王拱辰来家里做客,看见状元服一时新鲜,就试穿了一下,还兴奋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


结果第二天,真是王拱辰中了状元。欧阳修没中状元的真相,是他在殿试中表现得太过优秀,考官担心他骄傲自满,就故意把他调到了第14名。


小结


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不懈事,鸡娃同样如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要从打基础开始,练字,你值得拥有。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岳母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一天,岳母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儿啊!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岳飞说:“我想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为了让儿子永远铭记“精忠报国”的使命,岳母决定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小结


面对青春期的娃,老母亲要将ta当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尽量尊重ta的选择,尊重ta的自主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和塑造ta的三观,保证ta走入社会后,不至于迷失方向。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看了这些故事,有木有四顾皆茫然,毕竟家里的娃既没有欧阳修的文韬,也没有岳鹏举的武略,更不要说孟轲千年不遇的圣人之姿。


旁友,鸡娃榜样需要慎重选择啊!太牛的娃就不要让自家娃和人家比了。你会羡慕自己隔壁工位上的同事比你挣钱多,下个月努力一下,你会因为马云比你挣钱多而努力一下吗?


所以,不如先定个小目标,让娃下次考试努力一把,提高10分,或者提升3名,至于年级第一,那是学习和请教对象,并不是你的同组竞赛选手。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在代代永流传的鸡娃故事中,之所以“三大贤母”能够脱颖而出,组团出道,成为上下五千年代表性老母亲。


正是因为,她们为无数后来者昭示了一个真理——面对不同类型的娃,老母亲要根据娃的天赋,制定合理的鸡娃方式,充分尊重娃的选择,培养娃的自主成长能力。


更何况,这“三大贤母”的故事,主要是说给老母亲的,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难鸡的娃,只要我们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鸡娃路线千百条,总有一种适合你!

知子莫若母,鸡娃永流传

最后,看过这“四大贤母”的故事,我们发现,“真-丧偶式育儿”原来自古有之。


果然,自古猪队友靠不住,只有鸡娃套路得人心。


作为一个在鸡娃圈混了十年的老母亲,每当和渣蛙相爱相杀,感觉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离开渣娃光环的辐射圈,来到窗前,看着小区里寂静的夜色。


耳畔回响着隐约而熟悉的嘶吼,听,这都是我的战友。


仰望着漆黑丑陋的天空,目光仿佛穿过云层,眼前都是闪耀的星辰,看,那都是我的引路人和标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