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提示—学知识长见识】

研究冠状病毒对外环境耐受力的成果,为我们预防新冠状病毒的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在-60℃可存活数年的病毒,对热较为敏感,HCoV-229E于56℃ 10分钟可使用之丧失感染性, SARS-CoV 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被灭活。显然使用提高室内温度、洗热水澡的办法预防感染,还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

有研究报告指出冠状病毒中SARS-CoV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3天,给我们几点提示。电梯按钮、门把手、公交车拉杆、银行键盘、玻璃门等都可能被病毒污染,触摸后容易将病毒传染给我们,所以要接触后要立即洗手或用消毒湿巾擦手;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为预防接触者感染,应每天安排专人对所有暴露的表面,尤其是与人频繁接触的物表,建议每日3-4次用相应浓度的消毒剂擦拭;如家中有身体不适的疑似感染病人或来了客人应尤为注意,应擦拭消毒一次,此时不要忽略地面。布料也是病毒容易宿留之处,从医院或人员密集的场所回到家,应尽快将外穿衣物换掉并清洗,不要等觉得“脏”再洗,是否沾染了病毒是看不到的。洗衣时可按说明适当按浓度要求添加消毒液,就更完美了。

撰写:鲁波 陈钰 审校:王俊起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