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學)VS法律(非法學)

  近年來,法律碩士一直是備受考研人的青睞,好多非法律專業的考生紛紛報名。但是,隨著考研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儘管法律碩士的錄取人數還多一些,但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從2009年開始,法律碩士就分為法碩法學(本科專業為法學)和法碩非法學(本科專業為非法學),那今天小編就說下兩者的區別~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是兩個方向有較大不同的專業。法學碩士的教育屬於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就是我們常說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而法律碩士則屬於專業學位教育的範疇,其教育更加註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中的“法律”是指職業領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是培養高層次的法律實踐專門人才的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兩者的區別在於:


法律(法學)VS法律(非法學)


  報考招生條件不同

  我國的法律研究生階段教育包括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兩種。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法律碩士屬於專業碩士,報考法律碩士的從2000年起,不再允許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報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或同等學力)的非法律專業畢業生。對於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鼓勵報考法學碩士研究生。這項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試的競爭壓力。從2009年起,法學本科畢業生也可報考法律碩士。

  考試試題不同

  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傾向於理論化試題,以主觀題為主。而法律碩士起源為英美,遵循美國法律人才培養原則,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碩士是由本科為非法律專業畢業生考錄,題目傾向於實務。

  培養方式不相同

  ①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②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加註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學費與獎學金比例不相同

  自2013年起,我國各大學將逐步進行獎學金改革,即逐步取消公費讀研,改成自費讀書,然後依據學生入學成績進行獎學金評定。通常情況下,一等獎學金額度為當年學費。

  法學碩士在此環境下也未曾倖免,但其優勢是大部分高校獎學金為法學碩士設立,甚至個別仍在實行公費(主要為非985、211高校)的高校其照顧對象主要是法學碩士而非法律碩士。

  法律碩士通常是自費的,個別學校也給予其參加評定獎學金的資格,但大多數學校僅僅是在單項獎學金上給與其政策優惠,有些學校甚至沒有任何獎學金。法律碩士的學費一般較高,越是名校的法律碩士,因其就業形勢較好,通常也越燒錢。

  復旦大學:

  法律(法學):6.6萬(總額,兩年制);法律(非法學):9.9萬(總額,三年制)

  北京大學:

  法律(法學):4.4萬(總額,分期2年繳納);法律(非法學):6.6萬(總額,分期3年繳納)

  華東政法大學:

  法律(非法學):1.8萬/年;法律(法學):2.25萬/年

  中國政法大學:

  法律碩士:1.5萬/年

  西南政法大學:

  法律(非法學):1萬/年,法律(法學):1.3萬/年

  中國人民大學:

  法律碩士:2萬/年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律碩士:1萬/年

  學制不同

  法學碩士一般學習期限為3-4年,以3年較為常見。

  法律碩士分為兩種情況,法律碩士(非法學)通常學習期限為3年,而法律碩士(法學)通常學習期限一般有三種:2年,2.5年,3年。

  從就業的角度來說,當然是2年的要好,但是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兩年極為短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