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豆瓣評分8.0的電視劇《慶餘年》,被結局撩撥得心癢難熬。於是找來貓膩老師的同名原著《慶餘年》,一讀之下不由得又驚又喜。原著非常精彩,相對於看電視劇來說,是另一番別樣的體會。

看完小說的第一部分,我已經被書中恰如其分又精彩絕倫的景色描寫、詼諧有趣又笑梗迭出的對話、巧妙構思的故事情節所折服。

《慶餘年》原著是作者貓膩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架空歷史小說。講的是少年範閒穿越到古代,依靠積累的兩世學識和眾高手的幫助,身經無數陰謀惡戰,逐漸成長,身世的真相也呼之欲出。書中,我們看到幾代風雲人物起落更替,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作者用範閒、葉輕眉母子二人兩條線索,把政治風雨盡攬其中,並在人類文明的延續和進步上展開了腦洞大開的想象。

要說讀書的力量,範閒的體會再深刻不過了。他在前世飽讀詩書,轉世後來到“嶄新的封建社會”。憑藉前世背誦積累的唐詩宋詞、《紅樓夢》安身立命,範閒站穩腳跟、贏得名聲和財富。也為後來尋找身世真相、延續和發展現代文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穿越到古代的範閒,教科書般地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知識就是力量”。而原著的有力、有料、有趣,和景色描寫的精妙,有很多是電視劇無法表現出來的。我就從以上這幾個方面,來說說我們為什麼要讀《慶餘年》的原著。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全家福

01、讀了很多書,就是範閒的頂配戰鬥力

成為暢銷書作者、皇家詩神,範閒的名氣靠讀書打響。何謂暢銷書,那得是《紅樓夢》那樣的:上至皇室、下至布衣,人手一本。廳堂上、深閨中,無處不在。

範閒默寫《紅樓夢》,本是為了給妹妹範若若解悶。哪知一經流出,立馬風靡京都。範閒的弟弟範思轍給他算了一筆賬,一卷書就能賣8兩銀子,據說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六千多元。不僅如此,《紅樓》這本書養活了大量的盜版書商、售賣者,大媽們看孩子的時候就把錢賺了。

範閒讀的書當然不止《紅樓夢》,唐詩宋詞元曲更是信手拈來。在詩會上,他以杜甫的一首七律之冠《登高》,力壓眾才子。參加宮宴,範閒在御前面前狂背唐詩宋詞元曲,把北齊文壇巨匠莊墨韓氣到吐血,一夜之間成為整個慶國的“詩神”,聲名遠播!

而當有人質疑他才華時,他說:

我看過的每一個字,讀過的每一本書,都記得絲毫不差,歷歷在目。

一句話堵得對方啞口無言。對了,根據範詩神背誦,民間整理出版的《詩神》後來也成了暢銷書,並在鄰國北齊為範閒大大提升了知名度。連北齊皇帝都愛不釋手,並且因此傾心於“作家”範閒。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範閒狂背詩詞

《慶餘年》編劇王倦談詩詞在劇中的運用時說:

最難忘的世界,回不去的世界,這一刻和他夢魂相連,這些詩詞,是給這個時代的,也是給他自己的。哪怕只剩一個人,依然會有傳承。

讀詩詞,是對文化的傳承。正如人類群星閃耀的智慧,都在書中。也無怪範閒可以未動武力,僅憑腹中詩書,就獲取了京城皇室子弟的認可,鋪平了走向政治鬥場的道路。因為,讀書,就是範閒的頂配戰鬥力!

此外,範閒堅持常年和範若若通信,在信中指點範若若閱讀、作詩的方法,以一己之力,生生培養出了京城第一才女。範若若和同齡女孩對比,更為理智、成熟、獨立,不得不說,這都是讀書的功勞。

讀書的好處,僅從書中主人公的經歷,就可窺知一二。那麼,為什麼說讀《慶餘年》原著,和看電視劇《慶餘年》,是另一種更加美妙的感受呢?這就不得不說到原著的優勢了。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紅樓這本賬

02、《慶餘年》原著它比電視劇更有力、有料、有趣

有位文學大師曾說過,好的文章可以無用,但一定要有力、有料、有趣。《慶餘年》正是一部這樣的作品。

①有力:原著寫法多處借鑑《紅樓夢》,表現更為有力

電視劇中,《紅樓夢》的影子無處不在。它是範閒揚名立萬的利器,是禁書,又神奇般改變了範閒、範思轍的命運。

書中首先交代了《慶餘年》書名的由來:

《紅樓夢》第五回揭露賈巧姐命運的一支曲子《留餘慶》,“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孃親,幸孃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劇中也提到了這支曲子,但只是一帶而過。而書中,作者把這支曲子放在小說簡介中,非常明確地告訴了讀者書名的由來。也是側面提示了本書故事的情感基調,以及隱藏的人物鬥爭關係。在書中,《紅樓夢》的影響力遠不止這些。再看這段:

雖然範閒為了掩飾自己,不可能用言語去調笑她們,但這個時候總是可以享受一下香澤膩脂的擁抱。他安慰自己,自己還是個小孩子,還處在需要觸摸的期間,這些不算無恥,只是很正常的需要。

電視劇限制較多,範閒的童年作者並沒有展開描寫。而在書中,範閒小時候和丫鬟們的相處,趣事非常之多。

在描寫方法上,作者多處借鑑《紅樓夢》,並結合現代人的心理活動,把小范閒寫得骨肉豐滿、十分生動,更為有力。《紅樓夢》的讀者群體廣泛,每個讀者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每個人對《慶餘年》的解讀也不一樣,從而引發思考和討論。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紅樓》

②有料:原著中名家名篇、名句迭出

書中,除了“詩會力壓眾人”和“御前與莊墨韓鬥詩”等橋段,還借鑑了很多名篇、名句。比如範閒對賀宗緯的諷刺,是借鑑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怯懦的那部分,只不過往往需要某些事情將這部分逼出來,這,便是所謂儒袍下面的小。”

範閒給範若若解釋什麼叫“本心”,借用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名句:

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我臨死的時候我可以驕傲的說:我已經做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沒有成功,但我畢竟努力過。

範閒既回答了範若若的疑問,還側面表明自己對“階層”的看法,也為將來所做的一切行為,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對名著、唐詩宋詞的引用和借鑑,使得書中很多講述道理、挖坑填坑這樣比較容易引發爭議的細節,顯得更加可信。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思慮凝滯如豬,橫行霸道留轍”

③有趣:許多細節比電視劇有意思

用現代人的認知習慣去看古代人,本身就自帶呆萌感。書中有趣的小片段比比皆是,這是電視劇無法完全表現出來的。比如這兩段:

  • 範閒無意中吟出辛棄疾的《醜奴兒》,被識破後謊稱辛棄疾是“收海鹽的二道販子”。被懷疑後,範閒知道手段老辣的費介會追查到底,只好哀嘆一聲:“上天保佑這個世界上……也叫辛棄疾的可憐人。
  • 他靦腆的一笑,拱了拱手,沒扎個花頭巾冒充藝術家。畢竟他是範閒,不是範偉

電視劇中,有些角色的名字和書中不同。劇中範閒的好朋友“滕梓荊”,在書中名叫“滕子京”,出自《岳陽樓記》。而範思轍的名字,被若若解釋成了“思慮凝滯如豬,橫行霸道留轍

”。讀來令人啞然失笑,又頓感作者文思巧妙。文字梗和段子包袱俯拾即是,比看電視劇有趣得多了。

03、讀《慶餘年》原著,欣賞和學習精妙的景色描寫

寫人記事,交代介紹走過場;寫景狀物,浮光掠影粗線條。這是寫作者常犯的毛病。在《慶餘年》原著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經常寫景,但無一不精細、生動,和主人公的心情、遭遇十分貼切。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學習其中精髓。

開頭描寫澹州港的自然環境:

澹州港往西十里的海邊,是一片礁石密集的險惡地帶,海風捲著藍水往這處撲來,然後在堅硬的岩石上砸得粉碎,激起一大片雪沫子。

海風裹挾海水,藍盈盈的海面本來平靜如鏡面,海風偏要將它“砸得粉碎”。處於暗處的力量如此強大,“險惡”二字,也暗示澹州港並不像表面那麼平靜。港內的安寧是假象,這假象終有一天會被現實的風波擊得粉碎。

再看書中一段非常出彩的景色描寫:

四月末的一天,京都城外道旁長草早除,飛鶯也被往來踏青的男女們嚇跑,只有沿著護城河的那兩排青青柳樹,正擺動著婀娜的身姿,自矜地審視著城外那些從天下各處前來的士民們。

範閒初入京都,在路上滕子京已經將此行的目的透露給了他。範閒對京都的第一映象並不十分美好,心情也有些忐忑。因此,“飛鶯”被“嚇跑”,“柳樹”擺動得非常敷衍,例行公事一般,態度倒是十分“自矜”,對外地來客那是“審視”著的,一如範府的姨娘一樣不真誠不友好。

《慶餘年》原著: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太平別苑美景

和上一段景色描寫對比鮮明的,是下面這段:

流水平緩如鏡,倒映著小橋的影子與道路上青樹伸到水面上的枝丫,看上去十分幽靜美麗,偶有遠處桃花叢被風吹落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緩緩行走著。

此時,範閒已經對京都有了一些瞭解。他擺脫了護衛的跟蹤,回憶起自己此行要體味人生的初衷,心情從之前的複雜、緊張中平靜下來。因此,他看流水“平緩如鏡”,看河面倒影“幽靜美麗”,看花瓣飄落水面,也是在怡然自得地“緩緩行走”的。

書中最令人驚喜的,是一句只有十八個字的景色描寫:

山崖上一朵無名的小黃花瑟瑟縮縮地開著。

在這十八個字之前,少年範閒正在五竹的魔鬼訓練營,接受史上最殘酷、最慘無人道的訓練:徒手攀爬懸崖,並隨時被大宗師級別的無情高手戳棒子。“沒有碎,只有痛,難以忍受的痛。”範閒此時的境遇,正如山崖上的小黃花,在狂暴的海風中哀嘆自己的渺小和可憐,瑟瑟縮縮,拼盡全部力量扒住懸崖。畫面感油然而生,令人拍案叫絕!

寫在最後

命運翻手雲覆手雨,誰也無法預料到最後的結局。但讀書這件事,一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無論是書中主人公範閒,以前世的書本知識擊敗對手,安身立命。還是我們閱讀《慶餘年》,從中品味出比電視劇更妙的滋味,並偷得一兩手寫景狀物的好本領。

不管身處何時何地,請記得讀書。書裡不一定有黃金屋和顏如玉,但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