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小说课》写作需要才华,阅读更需要才华

毕飞宇《小说课》写作需要才华,阅读更需要才华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这本书是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大家读大家”丛书中的一本,目的,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读中外名著,让普通读者了解到作家是如何高效和深刻的阅读一本书。

毕飞宇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作者,他的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的首届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而这本书是由讲课稿整理而成,所以,书中的内容风趣易懂,就如同听毕飞宇老师在讲课一般。

在本书里,毕飞宇老师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解读各种小说,不仅对中外的名著有着独特的分析解读,对霍金、爱因斯坦等人的著作也有着自己很个性化的理解。他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大家可能会想,读书谁不会啊,从小到大自己读过的书也不算少。是的,我们从上学就开始读书,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读过那些书又有什么收获,想必大多数人就很难回答上来的。而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小说居然还可以这样来阅读。

这本书不仅告诉了大家,精彩的小说是被如何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如何去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才能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

02

毕飞宇老师从小说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等多个角度切入,对小说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刻解读,并提出了一个观点,“会读,才会写。”这就是说,只有读懂了小说,才能学会如何去写小说。

首先解读的是蒲松龄的《促织》,毕飞宇老师高度赞美这本史诗级别的小说,是可以和伟大的《红楼梦》相提并论的。《促织》是从大处入手,开篇就是“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然后,一句“岁征民间”,把小说从天上拉到了人间,进入了小。可见《促织》的小说结构是从大到小,在细微之处强烈的表现出社会的黑暗。

书中选取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来解说小说的逻辑。施耐庵的《水浒传》写的很实在,情节的发展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况,而他依仗的就是真实的生活逻辑。例如,林冲雪夜上梁山,就是在高俅一伙人的压迫下,不得不上了梁山,落草为寇、所以,我们说,逼上梁山。而《红楼梦》则是用反逻辑写成的,因为是反逻辑,曹雪芹的描写往往很虚。所谓“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就是这个道理。比如,王熙凤去看病重将亡的秦可卿,在回来的路上,居然是一副春风得意的神情,还和其他男人调情。这一点,让读者感到震惊,这完全不符合人之常情。

让人印象深刻的小说人物,是我们常常讨论的话题,可见,小说的核心就是小说家对小说人物的刻画。小说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迥异,性格不同,这就是考验小说家对于文字的把控和积累。

在《水浒传》中,差别最大的两个人物就是林冲和李逵。李逵体现的是自然性,林冲体现的则是社会性。李逵是个粗莽汉子,天性自然,无拘无束,能抛下老娘,也杀的一众看客。而林冲在体制和对家庭生活向往的双重压制下,他虽有一身好武艺,但始终夹在两难之中,不能反抗,也不能顺从。其实,《水浒传》中最难写的就是这两个人。写李逵考验的是一个作家的单纯、天真、率真,它考验的是放;写林冲考验的则是一个作家的积累、社会认知、内心的深度和复杂性,它考验的是收。

鲁迅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少年闰土,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在《故乡》里,曾经欢天喜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见面之后,润土的第一句竟然就是“老爷”。就这两个字一下子把闰土和鲁迅分割到了社会两个阶级中,小说的气氛就更冷了。

这就是小说语言对人物刻画的重要性。小说家很准确地将不同的语言运用到不同小说人物身上,让小说人物更加生动和真实。小说的语言可以表现出作者的价值观、审美和思想。毕飞宇谈到了当代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汪曾祺,他的文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讲究腔调和趣味,读起来是那么的悠远、淡定、优雅、暧昧,一直都展现着人性的温暖、文化的深邃和诗意的美好。

小说家在写小说的时候,都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目的。比如,海明威在小说《杀手》中,就是站在杀人者的角度去描写小说的情节发展。这是海明威的一个特点,他喜欢站在更强的那一边。

毕飞宇《小说课》写作需要才华,阅读更需要才华

解读蒲松龄的《促织》,标题是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我读《布莱克·沃滋沃斯》,读鲁迅先生的《故乡》,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读汪曾祺的《受戒》毕飞宇老师高度赞美这本史诗级别的小说,是可以和伟大的《红楼梦》相提并论的。《促织》是从大处入手,开篇就是“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然后,一句“岁征民间”,把小说从天上拉到了人间,进入了小。可见《促织》的小说结构是从大到小,在细微之处强烈的表现出社会的黑暗。

小说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迥异,性格不同,这就是考验小说家对于文字的把控和积累。

鲁迅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少年闰土,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在《故乡》里,曾经欢天喜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见面之后,润土的第一句竟然就是“老爷”。就这两个字一下子把闰土和鲁迅分割到了社会两个阶级中,小说的气氛就更冷了。这就是小说语言对人物刻画的重要性。小说家很准确地将不同的语言运用到不同小说人物身上,让小说人物更加生动和真实。小说的语言可以表现出作者的价值观、审美和思想。

毕飞宇谈到了当代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汪曾祺,他的文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讲究腔调和趣味,读起来是那么的悠远、淡定、优雅、暧昧,一直都展现着人性的温暖、文化的深邃和诗意的美好。

毕飞宇老师说,好的小说语言是可以唤起读者的记忆。小说的抒情不像散文、诗歌那样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不断的积攒着情绪,作者就是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情不自禁的说出来。

当我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被精彩小说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最后,你会发现小说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形式,

03

荡气回肠的小说一定有着巧夺天工的小说结构

我们读小说,常常只看到了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但在小说内部有作者匠心独运的设

计,比如小说情节发展的逻辑与反逻辑、制衡与反制衡以及小说的对立矛盾。当我们读完这本书,就对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小说人物虽为虚构的,但比真实的更真实的,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性格,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

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精彩的小说是被如何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如何去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才能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

《小说课》这本书你可以随时拿起来,随手翻到任何一页,毕飞宇老师都可以很快把你带入小说的精彩世界里,去感受小说独特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