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国的蜀国为例,细谈为何古代在四川建国的政权都没有太大作为?

用户4474641449


确实,历史上在蜀地建国的政权大多都是短命政权,比如刘备的蜀汉、五胡乱华时期的成汉、五代十国的时期的前蜀和后蜀、元末的明夏、明末的张自忠大西政权。

首先是自然条件优越。四川自古是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经济十分发达,这就是诸侯枭雄们称霸一方的资本,所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十分的富足,完全能够自己自足。

其次是四川先天的地形条件,大家都知道四川最大地形特点是盆地,四川盆地。整个四川就是一个富足而繁华的地区,而周边则被崇山峻岭保护,自古以来以来北面陆路扼守住剑门关,东面水路扼守住宜昌,就能完全控制住蜀地,然后在关起门来过日子,称王称霸。

四川盆地像一口大锅,周边是锅沿,精华部分在中间

于是古人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古代在四川之地经营久了就总想在四川关起门来称雄,而天下大定,群雄被逐一削平后,四川的枭雄们往往还能够凭借着地形优势和资源优势撑到最后。

但是这样的地形,对于外来图谋蜀地者来说很难,但是对于占据蜀地的人想要以此为基地图谋天下的同样很难,因为四川太优越,向外打又特别难走,于是很多枭雄们最终在蜀地的温柔乡里磨灭了英雄胆,所以占据蜀地的政权大多是称雄一时,而二世而亡。

蜀汉后主刘禅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刘邦,很多人说了刘邦不是汉王吗?和蜀地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按照约定刘邦本来应该在关中为王,但是因为担心刘邦可能在关中做大,于是将刘邦分封在汉中和蜀中,也就是说当刘邦为汉中王的时候,已经占据有蜀中和汉中,但是项羽东返不久,刘邦就以汉中和蜀中为基地,击败项羽在关中分封的董翳、司马欣、章邯等三王,夺取关中,此后以将关中、汉中、蜀中连为一体,最后才能够取得天下,所以说要想以蜀中之地有所作为必须要夺取汉中和关中,才能有机可乘。

项羽将刘邦分封在蜀地和汉中

这也就是三国时期蜀国在已经占据蜀地和汉中的基础上,诸葛亮仍旧处心积虑的要进军关中,夺取长安,然后在向东席卷天下。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偏安一隅,蜀国必然不能长久,只是当时关中早已经不同于楚汉战争之初的分封给异姓王,而是由曹魏建立起完整的统治,关中持续能够接受到来自曹魏中原地区源源不断的支援,因此诸葛亮没有能够攻取关中,也没有完成他兴复汉室的梦想。


大东北的小豆包


看到四川,我就想起了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的千古名句让我们认识到入蜀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四川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也就适合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要是想一统中原,逐鹿天下,还是得从中原起兵。

历史上从四川起兵的政权没有取得成功的,东汉时期,公孙述割据四川,占山为王,等到光武帝刘秀派吴汉和岑鹏攻打四川,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把西南平定,当然吴汉之后屠城,给当地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东汉末年,刘备以蜀地为根据地与曹魏和东吴够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来的,但实际上,刘备这个外来人来到蜀地是不可能获得蜀人的完全支持的。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和中原形成了天然屏障,这种被山和海隔开的人会有一到天然的心里防线,就像英国,和欧洲大陆被一道英吉利海峡隔开,那么他就有了岛国的心理,在欧盟一体化的过程中,英国不断的要求脱欧,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是不愿意和欧洲大陆的人彻底掺和在一起的。

这种故步自封是不利于皇帝开疆扩土的野心的,再加上蜀汉毕竟偏安一隅,天下的绝大部分疆土和人口都归于曹魏,曹魏是有绝对的实力一统天下的。

诸葛亮在一次次伐魏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人唏嘘,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弱小的蜀汉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曹魏的,纵使孔明再生,结局依旧是注定的。




月轮皎皎


说实话,你这个问题有点大。想说清楚透彻,随便写写就是一篇大论文,当然,悟空问答里的部分牛人除外。


虽然四川很早就已经在版图上属于我们中原汉家王朝了,但是其实一直都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但是这个自治,又和完全自治不一样,中央也是能够派遣官员到蜀地任职,政令也是行得通的,但是蜀人有一个特性不知道你发现没:


蜀人喜欢自己和自己玩,不愿意搭理蜀地之外的人事。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难安”,从我个人来理解,这句话讲的其实是讲的蜀地滞后性。滞后性怎么来的?和蜀道的艰险有关。好,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艰难的蜀道,基本上是把蜀地和中原内地隔绝开来了。再加上蜀地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蜀地的百姓生活相对持续动荡的中原来说,要安定富足很多,这就养成了蜀地百姓一种把精力都放在自己蜀地生活上的特性,他们是不愿意去干涉中原地区的纷争的。


而中原人呢?他们往往都看重了蜀地优越的地理环境,进可攻退可守,粮食富足,是争夺天下的优秀根据地。所以很多中原人入蜀就是希望利用蜀地对外去争夺天下,这就和蜀地的本土居民有了原则性的矛盾。


蜀地百姓的传统就是,你入蜀,只要不打破蜀人的安定生活,我们欢迎,各自安好。如果你想让蜀人替你去卖命打天下,蜀人就会开始变得暧昧起来,甚至和你的敌人私通款曲。


刘备入蜀,其实他的根基不在蜀人,而是他带到蜀地的东周派系。这群人是刘备的统治基础。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喊的口号就是打出蜀地,匡扶汉室,只有这样才能紧密团结这群东周人。而到了刘婵的时候,刘婵明显开始重用蜀人,口号虽然还在,但是从所为来看,无非就是为了寻求一方割据。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蜀汉的政权,在历史上往往都很难有作为了吧。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江山襟带,易守难攻,是个割据的好地方。但以四川为根据地,想要统一中国就很难。从军事角度来看主要有三点:

首先,四川地幅不够大,可动员的物资人员有限。三国时期,蜀国人员动员的极限不过十万左右,这点人根本就不足以统一中原。同样,四川地区所能征用的军用物资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行动。

当然,如果兵力不足,但少而精,也可以走以战养战的路线。但是这样有个前提,就是兵员质量一定要相对高。古往今来,不同地区的兵员质量有很大差异。《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

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

从韩信和陈豨的谈话来看,汉初,巨鹿(河北邢台地区)兵员质量高,容易练出精兵。可见,兵员质量存在地区差异对军事指挥员来说是一个常识。有的地区出的兵战斗力很强,有的地区的兵素质就比较差。不幸的是,四川地区的兵员质量从来就比较一般。这样讲虽然有地域歧视之嫌,但确实是客观事实。而曹魏统治地域就有不少好的兵员地,比如青州。

第三,就是马匹。冷兵器时代,马匹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四川没有大的牧场,所产的马偏小,力量速度不足,质量不高,不能为战争提供大量的好马。诸葛亮之所以发明木牛流马,实际上是用工具来弥补挽马的不足。


槲葉山路


导读:历史上每到乱世四川地区就会有军阀割据一方:什么汉末刘备的蜀汉、五代时期的前后蜀、元末的明夏、明末张献忠的大西等等政权。但是纵观历史以四川为基地的割据政权通常没啥大出息,只能在乱世割据一时。下面我们以刘备的蜀汉为例解释一下原因。

都说诸葛丞相未出茅庐,便定下天下三分的对峙局面。估计他老人家早就想明白以后刘备的发展战略必然是取西川割据一方。


四川独特的地形是割据的好地方:

其实四川是一个非常闭塞,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我们来看一张四川地形图。四川盆地东有大巴山、巫山阻挡;北邮岷山;西有邛崃山大凉山;南有大娄山。中有沃野千里、水量丰沛的四川盆地。当战乱来临时,只要扼守住几个关键的进出通道。就可以大门一关舒服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富庶的巴蜀大地那是要兵有兵、要粮有粮。


刘备出其不意入蜀自立

历史上刘备能够顺利的进入西川,鸠占鹊巢开创蜀汉政权还得感谢刘璋这个大饭桶。其实在杨松献图之前,暂居荆州的刘备就有入主西川称其霸业的想法。《三国演义》中刘备跟东吴的鲁肃说的明白,荆州是暂借。刘备取下西川后就归还荆州。只是欠缺个机会而已。当汉中张鲁进攻西川的时候,无能的刘璋在张松、法正等内应的劝说下邀请同宗的刘备入川平定张鲁。这下正合心意,刘备得以顺利的窃取四川。


成也四川,败也四川

为什么说四川适合割据,但是不利于统一。我们看一下:如果刘备的蜀汉出川扩张有两条路。北出汉中进入关中。然后以汉中为基地,巴蜀为后援高屋建瓴俯视天下。历史上的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就是这样的方式扫平诸侯,建立四百年大汉王朝的。另一路就是出巫山,顺江而下先统一东南。然后以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徐徐图全国。如果出不去,只能等外边的敌人兼并完成以后以全国之力进兵四川。以全国之力攻打四川的,即使四川在艰险就是慢慢消耗也能把这块石头咬开。一旦中原军队突破天险,四川基本就是任人宰割了。这也是历史上四川割据政权的最多的结局。


蜀汉的挣扎


历史上的蜀汉在这两条路上都做过尝试,但是显而易见都失败了。


第一条路东出巫山:

历史上刘备曾经占据四川后,把荆州的几个郡还给了东吴,自己保留的南郡、零陵、武陵、江陵等郡。为什么,不是说刘备真穷的就差这几个郡的赋税。因为这涉及到西川将来东出的通道。显然东吴的孙权也深刻认识到这个通道对东吴的危害。所以才在孙刘联盟的情况下,趁关羽北伐让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这样就把刘备的蜀汉牢牢控制在西川,消除了刘备东出的风险。刘备后来为报二弟之仇,兵发东吴。虽然历史没有记载,除了复仇意外难倒就没有尝试打通东出通路的目的?结果夷陵战败,蜀汉元气大伤。这样蜀汉东出的通道彻底关闭。


第二条路:北出岐山经汉中入关中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少数民族后,蜀国的潜力已经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再也无法向外拓展疆土。蜀汉先后六次北伐可不简单的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么简单。这只是北伐的檄文和口号,真实的目的就是突破巴蜀桎梏。只有打通北出通道,才有延续甚至吞并天下的可能。所以诸葛亮和后来的姜维才耗费大量的钱粮先后六次悲壮的北伐。甚至后边几次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打通北出通道只能等死。可益州派只看到了自己的钱粮的白白消耗,所以才鼓动刘禅取消北伐。结果北出通道被曹魏牢牢堵死,甚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让你出来,迟早收拾你。这就对了,两条通道被堵死后蜀汉的国祚基本就是耗点了。


个人的一点小观点,欢迎交流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后世称蜀汉。蜀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产丰富,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再者蜀的地形复杂,处处有险可守,沿途山关狭隘,外敌难以大规模进犯,这正是蜀汉政权能够与同时期强大于自己数倍的魏、吴鼎立之根本。

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诸葛亮早就清楚单靠蜀地是很难争夺天下的,在三分天下计策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要同时拥有荆州与蜀地。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自从关羽丢失荆州后,就严重影响了诸葛亮原本战略的发挥,诸葛亮原本是想把蜀作为纵深防御之地,荆州作为北伐的跳板,如此相互配合,收复大汉天下就有望了,如今荆州已失,北伐之路也只能从蜀地开展了,蜀国地形复杂,外敌难以大规模进犯,但蜀军也很难大规模走出去,诸葛亮北伐需兵力数十万,粮草无数,可每次都因山路险阻所耗费时日甚多,走到半道粮草就告急,很多次不得不无功而返,而且蜀汉再强也只是一隅之地,难以和曹魏中原富庶之地相抗衡,经过几次北伐折腾,早已国弱民贫,疲惫不堪。而蜀汉后继之君刘婵也并无野心与曹魏争夺天下,每日嬉戏于宫中,与大部分臣民一样只求偏安一隅,对于诸葛亮北伐,朝中早有怨言,只是畏惧于先帝刘备立身之口号: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畏惧于诸葛亮的威望,所以才隐忍不发。

综上所述,以蜀汉例,在蜀建国者大多贪图安逸,由此君臣皆沉沦于偏安一隅之中。本身蜀地每次发兵就需统治者与臣民要有很大的决心方可克服,决心不足自然没有作为。而且蜀地虽富有也不及中原富庶之地,再者,中原国家在经历大战后可快速恢复元气,而蜀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恢复,所以只要中原局势稳定,特别是当时三国鼎立之时,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的政权都十分稳定,所以并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趁虚而入有大的作为。


灵芸


一句“乐不思蜀”,从享受人生层面,通过汉末蜀国的败亡,间接道出了历史上在四川建国的政权都很难有较大的作为!

自古益州天下富。

有着“天府之国”美名之称的四川之地,巴山秀美,蜀水妩媚。很是让人流连忘返。所以才有了民间的“少不入川”的训言——

长期滞留此地,极容易使人滋生及时行乐的不良情绪。哪里还再会有什么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其次,多山多水的四川盆地,固然风景优美,但关山险阻,道路崎岖。这固然导致了“天下未乱川先乱、天下已治川未治”的被外地入川统治的困难,但无形中也给外出开疆拓土的创业前进、增加了极大的经济成本——

蜀国时孔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及姜维姜伯约的九伐中原的相继失利,无不是功亏一篑于漫长的后方补给……

是以,世间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故此,通过蜀国的一统天下的失败,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在四川建国的政权,大都很难有所作为……



史水老鼎


我是爱吃炸酱面的独爱炸酱面

在四川建国的政权都没有大作为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成也地利,败也地利了。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人口众多。照说应该是个很好的根基之地,以这里为根基的政权应该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不过因为条件太好了有时也是很危险的。

首先,四川地处西南,山高道险,易守难攻,可以安心发展,不过就因为道路太险恶了,敌人不好发起攻击,犹如老虎咬刺猬,无处下嘴。同样当地处四川蜀地的政权打算主动出击的时候就同样面临着之前敌人的处境,敌对势力只要在几个重要地点紧守不出就可将蜀地政权完完全全封死,无法踏出四川半步。就像三国时期的蜀国,刘备占领蜀地后,当时间内可谓兵强马壮,名将众多。不论是刘备攻打东吴,还是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都是相当的无力,数次都被司马懿阻拦在中原之外。且因为蜀道艰险,粮草补给运输不便,要耗费巨大的将后勤补给运到前线。

其次,因为进出蜀地的道路艰险,出入不便,是的四川之地少有战事,当地百姓生活富足,缺乏尚武之心,贪图安逸的生活,不愿发生战事,人心求安。

最后,还是因为蜀地的少战事,当地基本很少出现名将,偶尔有一个名将也是在蜀地里的“名将”,蜀地的重文轻武也是有传统的。这点从刘备在蜀地建国,五虎上将陆续离世老去后,蜀国后继无人,没有人能够抗起蜀国军方大任也可一般。

蜀地艰险,地广人多,幅员辽阔,非常适合作为一个政权稳定的大后方,但不适合作为根基之地。

当然以上观点都是以古代的科技水平为基础,到了现在就不适合了



独爱炸酱面


确实,历史上在蜀地建国的政权大多都是短命政权,比如刘备的蜀汉、五胡乱华时期的成汉、五代十国的时期的前蜀和后蜀、元末的明夏、明末的张自忠大西政权。

首先是自然条件优越。四川自古是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经济十分发达,这就是诸侯枭雄们称霸一方的资本,所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十分的富足,完全能够自己自足。

其次是四川先天的地形条件,大家都知道四川最大地形特点是盆地,四川盆地。整个四川就是一个富足而繁华的地区,而周边则被崇山峻岭保护,自古以来以来北面陆路扼守住剑门关,东面水路扼守住宜昌,就能完全控制住蜀地,然后在关起门来过日子,称王称霸。

显示所有大图

四川盆地像一口大锅,周边是锅沿,精华部分在中间

于是古人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古代在四川之地经营久了就总想在四川关起门来称雄,而天下大定,群雄被逐一削平后,四川的枭雄们往往还能够凭借着地形优势和资源优势撑到最后。

但是这样的地形,对于外来图谋蜀地者来说很难,但是对于占据蜀地的人想要以此为基地图谋天下的同样很难,因为四川太优越,向外打又特别难走,于是很多枭雄们最终在蜀地的温柔乡里磨灭了英雄胆,所以占据蜀地的政权大多是称雄一时,而二世而亡。

蜀汉后主刘禅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刘邦,很多人说了刘邦不是汉王吗?和蜀地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按照约定刘邦本来应该在关中为王,但是因为担心刘邦可能在关中做大,于是将刘邦分封在汉中和蜀中,也就是说当刘邦为汉中王的时候,已经占据有蜀中和汉中,但是项羽东返不久,刘邦就以汉中和蜀中为基地,击败项羽在关中分封的董翳、司马欣、章邯等三王,夺取关中,此后以将关中、汉中、蜀中连为一体,最后才能够取得天下,所以说要想以蜀中之地有所作为必须要夺取汉中和关中,才能有机可乘。

项羽将刘邦分封在蜀地和汉中

这也就是三国时期蜀国在已经占据蜀地和汉中的基础上,诸葛亮仍旧处心积虑的要进军关中,夺取长安,然后在向东席卷天下。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如果偏安一隅,蜀国必然不能长久,只是当时关中早已经不同于楚汉战争之初的分封给异姓王,而是由曹魏建立起完整的统治,关中持续能够接受到来自曹魏中原地区源源不断的支援,因此诸葛亮没有能够攻取关中,也没有完成他兴复汉室的梦想。


历史的精髓


来点通俗的,楼上不是也有人说了么,李白写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对建于四川的政权了解不多,蜀汉是最出名的一个,其次就是吴三桂。

蜀道难,造就的是天险,在古代打仗来说,天险有什么作用,易守难攻,但是弊端很少有人提到,既然别人打进来难,那么你蜀中的政权打出去容易么,不见得。自古以来打仗不是拼一场就完了,牵扯到侦查,善后,准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别人打你四川粮草难入,你去打别人粮草也未必容易运的出去吧,就算运出去了,万一碰到什么持久战,或者是某一场仗损失泰太过惨重需要补充兵员,谁的效率更高。

更何况据说刘备在蜀汉建立之初,蜀汉并不是天府之国,而是旱涝无常,根据三国的一家之言,没有诸葛亮的治理,也不会天下太平

总体而言,屯兵或者建国于四川,有利有弊,可休养生息,集结力量,而后出山争夺天下,如同刘邦,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若是想固守一隅,必会被更加开化的文明吞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