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肺结节筛查 将肺癌扼杀在萌芽

9月20-21日,2019中原肺结节诊治论坛在郑州召开,会上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肺结节多学科诊治专业委员会成立,郑州人民医院为主委单位,旨在通过该平台推动我省肺癌早诊早治工作的全面发展,力争降低肺癌死亡率,为健康中原建设做出贡献。据悉,此次是郑州人民医院连续第三年举办“中原肺结节诊治论坛”,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影像科张国桢教授等省内外多名专家共同探讨肺结节的影像诊断、手术、放疗及介入治疗等问题,为对抗肺癌建言献策。

重视肺结节筛查 将肺癌扼杀在萌芽


肺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每年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发病和死亡人数居恶肿瘤之首,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杀手”。然而,肺癌也是可以预防的。“一个肺结节从1毫米大发展为一个1厘米的肿瘤,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通过早期发现肺结节,也就是肺癌的早期病灶,早诊断早治疗,能够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有效预防肺癌的发生。”张国桢在报告中说。

重视肺结节筛查 将肺癌扼杀在萌芽


通过低密度螺旋CT及时进行肺结节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是早期介入的最有效手段。“高危人群主要指45岁以上,长期吸烟或者接触二手烟、三手烟的人群,有家族史的人,长期接触汽车尾气、甲醛、油烟等有害气体的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张国桢建议。

是不是一旦发现肺部长了结节,就是肺癌呢?“发现结节也不必慌张,有的发展缓慢,只需要定期随访,不会有什么影响;即使确诊是早期肺癌,通过手术等手段及时治疗,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张国桢说,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诊疗就非常有必要,通过影像学、外科、病理学的通力合作,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张国桢教授等大咖进行了学术讲座、手术示演、影响分析等精彩报告,为现场500多人带来一场学术盛

(通讯员 潘黎黎 毕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