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導語

三歲前的孩子總是大哭大鬧,家長們一天得聽孩子哭上好幾次。不過孩子每次哭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花樣百出,家長們想要弄清楚孩子的"小心思",就必須要明白孩子內心的需求。有時候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會感到委屈、不適,家長們普遍都會覺得孩子這是"認生"了,其實認生只是孩子哭鬧的一部分原因,孩子還有很多方面的"心理戒備"。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孩子天生就"怕生"

鄰居家有個寶寶快滿一週了,孩子幾個月的時候鄰居就經常帶著孩子下樓散步,有時候還會看看同小區的哥哥姐姐們玩滑梯,每次我過去打招呼孩子都笑盈盈的。

可是有一次孩子到我家來玩就表現得不那麼樂意了,一直吵要媽媽抱著。我這才發現孩子應該是"認生"了,首先孩子是跟我不太熟悉,另一個是孩子對我們家不熟悉,扭扭捏捏也很正常。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從小"怕生",長大以後會不懂得社交,就硬是拉著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這樣只會讓孩子更排斥陌生人,家長孩子不要隨意逼迫孩子為好。學習社交也是要掌握時期的,寶寶三歲前,怕生很正常,會經歷不同階段的"認生期"。

  • 3個月以內:能對人臉有模糊的感知和記憶,但只是短期的,只可以簡單判斷出親人和陌生人,主要靠嗅覺和聽覺來滿足安全感。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 4~6個月:可以清晰地辨別父母的臉,但是對陌生人會表現出較強的戒備心,會感覺到恐懼、不安,這也是孩子自我意識在增強的表現。
  • 18個月以後:這個階段孩子才會開始願意接觸、認識陌生人,逐漸放下戒備,願意接觸外界。

因此,父母別急著讓孩子進行社交,也要注意孩子"認生期"的正常表現。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也要運用不同的技巧。如果強行讓孩子變得"開朗",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強行改變孩子的"認生"現象,會造成什麼傷害?

1、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增加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去接觸陌生人,只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更強的依賴性,並對社交產生恐懼,增加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2、孩子患得患失,心靈脆弱。由於父母習慣性地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只會讓孩子得到一個錯誤信息,以為"爸爸媽媽不要我了",進而導致心靈脆弱,容易受傷。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社交技巧也要掌握"天時、地利、人和",到了一定的年齡再運用正確方法培養孩子主動接觸外界的意識,讓孩子安心地去交朋友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

首先,讓孩子先熟悉親近的人。很多孩子從小就粘著爸爸媽媽,不願意跟其他親人接觸,這樣也是不好的。如果家長要在保證孩子心理健康的情況下,鍛鍊孩子的社交技能,可以先從親近的人開始,首先讓孩子先認識親人的臉,多帶孩子串門,讓孩子融入熱鬧的生活環境,這樣孩子以後也會開朗一些。

其次,給孩子安全感的同時要學會"放手"。家長如果時時刻刻都抱著孩子,陪著孩子,那孩子在接觸他人的時候必然會產生不適應的感覺。因此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跟別的親戚獨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不用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再者,避免孩子和陌生人過激的肢體接觸。有時候外人不像爸爸媽媽那麼瞭解孩子的狀況,可能外人想要和孩子親近,卻不小心傷到了孩子,導致孩子對外人產生牴觸心理。因此爸爸媽媽們需要先和他人說明孩子的情況,避免一些過激的肢體接觸。

最後,帶著孩子交朋友。孩子對同齡人更容易產生一種"親近感",多帶著孩子交朋友是打開孩子內心的最好方式。

寶寶未滿三歲,“怕生”很正常,學習社交技巧也要掌握正確時機

總結

看到孩子"認生",家長不要過分焦急,但也不能過分關愛,要學習在恰當的時機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這才是最重要的。家長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不要強迫孩子變得"開朗外向",而是讓孩子主動地去接觸外界,發現更多不同的人和事。

日常分享育兒身邊事,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 ,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