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说到空调,人们经常会想到格力美的这样的大品牌。事实上,空调行业还有一位大佬,那就是志高空调。对于很多年轻消费者来说,志高空调可能很陌生,但在70后和80后的眼中,志高空调曾是空调行业的“领头羊”,而志高空调的技术和销量此前远远超过了同行业。而如今国内空调行业已成为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品牌的天下,在那之前,志高空调排名第四,甚至扬言要超过格力。但是今天,双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志高空调成立于1993年,它也算是一家老牌家电公司。2009年成功上市,该公司创始人李兴浩以18亿的身价荣登《福布斯》富豪榜。2010年,志高的年收入达到92.77亿元,并设定了10年内实现1000亿的目标。2015年,曾退出又复出的李兴浩提出,到2020年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然而,2017年,志高的收入仍为107.36亿元。7年多来,志高仍然徘徊在100亿的边缘。

说到志高空调,我们不得不说它的创始人李兴浩。20世纪80年代初,李兴浩决定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先后卖过冰棍、做过碎布加工生意等,就这样,他一点点地完成了原有的积累,开了一家海鲜酒楼。因为餐厅的空调总是出问题,他不得不请师傅来修理。这时,他发现修理电器比卖海鲜更赚钱。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于是在1989年,李兴浩用几年的积累成本,成立了兴隆制冷维修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公司业务遍布广东各地,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制冷维修中心。此时,他沿着自己的生意链,与台资一起成立了志高空调厂,正式进入空调制造领域。

志高空调投产那一年,恰逢国内空调市场大战。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科龙空调率先降价近千元,其他品牌紧随其后。此时,李兴浩做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决定:引进中国最便宜的分体式空调。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即先大规模宣传公司要批量销售空调的消息,减少空调配件的采购成本与数量的优势,然后抓住市场低成本和低价格的优势,并从中获利。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不幸的是,这只是李兴浩的一厢情愿。那一年,公司的销量只有几千台,直到1995年才超过一万台。此时,更不用说赚钱了,连合伙人都逐渐失去了继续投资的信心。这个时候,李兴浩主动辞去志高空调总经理一职,转为担任董事长兼营销总监。为了扩大市场,他亲自带领团队到国内各大市场,筛选了一批忠诚度比较高的经销商,使空调销售一飞冲天,志高从而克服了困难。

后来,志高与三菱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备件厂,并与现代汽车合作为其代工OEM,使工厂的产能全部得到释放。志高空调到2004年,全球销量达到280万台,成为中国第四大的空调制造商,与格力美的海尔被称为空调行业的四大天王,一起瓜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曾经的空调老大哥早就被远远抛到身后。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在志高的顶峰时期,并没有大量投资于技术,而是专注于渠道建设和代工业务。这也为随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到2014年,志高的收入只有92亿元,与三大巨头千亿的收入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跌至第七位。为了扭转这一困境,李兴浩不惜花重金把之前一直代言格力的成龙挖过来代言志高,并签署了多年的合作协议。

对此,董明珠在其代言人被志高挖走后,面对媒体大度表示,这毕竟每年节省了1000万元,而且格力是依靠技术而不是代言。据业内人士估计,当时成龙的代言费约为1400万。签约成龙后,志高的市场份额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在几年之内都没有改善。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其中最关键的是志高空调研发投入不足。据志高控股今年3月发布的业绩显示,其营业收入为91.7亿元,同比下降14.6%,全年亏损4.8亿元,与去年格力1981亿的收入相比,双方之间的差距超过1800亿,这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如今,空调市场已经形成寡头竞争的局面,强者恒强,二线品牌的份额被头部品牌进一步蚕食。2019年4月1日,志高宣布将以2.04亿元的价格出售广东志高暖通40%的股份。出售后,志高控股仍持有其30%的股份,金和益成为持有55.4%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志高暖通主要从事商用空调业务,此次销售意向也很明显,将商业空调业务剥离出去。

和董明珠公开“宣战”结果自家利润跌1109% 今收入相差1800多亿

生产家用电器,还需要依靠质量和技术。志高作为市场上的二线品牌,想要在空调市场东山再起,是难上加难。志高未来的表现会如何呢?对此大家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