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飯局的那些事

萊州,山東半島城市。萊州人熱情,隔三差五就會有人招呼一聚。因為城不大,從東到西,或自南到北,開車、坐車或騎車,如果路況正常,都不會超過二十分鐘,所以總會一呼百應。


時間通常都在晚上,週末最多。不到6點鐘,主人就到了飯店,飯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魚燒得好,就是雞啊鴨啊是一絕,朋友聚會,用不著講究排場,關鍵是吃得舒服。不談實惠不實惠,小飯店菜不比大飯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著手機撥打一通,重複著同一句話:“怎麼還沒到啊,就等你一個人了…”對方就會說:“到了,到了,已經到飯店門口了“,或者是“5分鐘到…”,其實剛出門甚至還沒走。終有姍姍來遲者,明明在家閒的難受,卻故意來遲,美其名曰,剛散會。

萊州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主人通常會坐在主陪位置上,右手邊為第一客人(主賓),左側為付主賓,對面付陪位置上一般會挑選一位頗具酒量且善於言辭者輔助酒局,付陪位置的右側為第三來賓,左側為第四來賓,其他位置就隨便坐了,通常情況下落坐時主付賓位置都會謙讓一番,最終大都是德高望重或年長者居坐,菜上酒滿,主人會說上一兩句,無非是“也沒什麼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類,要是主人什麼也不說,客人會催他說上兩句,然後酒宴正式開始。主人開始一一介紹客人。這時候,主人這時候大多變成組織部長,因為他把每個人都現場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劉警官就是劉局,銀行的出納便是行長,學校的陳老師就是陳校長,醫院的護士就是院長,自由職業者王某人立馬搖身王總……諸如此類。一個桌子上,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局級比比皆是,全是領導,大家也不客氣。不認識的,還相互點點頭,表示知道了認識了,非常自然。很明顯,大家對主人的介紹很滿意。偶爾極個別的會謙虛一下,會模模糊糊地說:“俺不是,俺就是個老百姓…”聲音小到差不多連自己都聽不見。馬上就有人說:“快了,快了…”謙虛的人聽了信心大增,很是開心。

萊州飯局的那些事 介紹完客人後,主人開始帶頭敬酒,此時主人會和付陪建議第一杯酒分幾次哈完,通常是主人先敬六口(分六次)或八口將第一杯酒飲盡,副陪接著會來個四口(分四次)將第二杯酒飲至見底,並督促監督其他客人全部哈完,第三杯酒仍是共同科目,如法炮製或者是從主賓開始每位客人敬酒一口並說句祝酒辭,兩杯酒過後,開始進入自由階段。萊州乃千年古城,性情飄逸,不是酒城勝似酒城,人既善飲也豪爽。通常一個酒桌上,起碼是先帶一箱白酒來,幾杯共同科目酒結束後,然後再每人“加深”(感情)兩杯。雖然大家都豪飲,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兩圈過後,主人就隨意了,不再強求每人喝多少。這時候,副陪就開始接力組織了,酒量大的人也就開始發揮,提杯打圈,挨個敬酒。如遇到老鄉戰友同學等,便是“我倆幹一下”,若對方是女性,幹字便說得特別重,我幹了,美女隨意,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幾個回合下來,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哈了不哈了,留點,留點……敬酒的便說,不行,你這是養金魚呢?這時,“串座”又粉墨登場了。所謂“串座”,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這樣的禮遇是高規格的,沒有人能夠拒絕,於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萊州飯局的那些事

幾番下來,一箱白酒就見底了,主人便喊飯店老闆,再拿兩瓶酒來,眾人就開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來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紅耳赤的客人,便說:“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透透吧。”老闆便搬來一箱啤酒,全部打開,一人發一瓶,接下來,便是一場啤酒戰,如此 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於是,“張處”與“李局”之間就開始交換手機號,“王局”“周總”相約下次聚會的時間,場面異常熱烈,你兄我弟相見恨晚,握住的手緊緊不放,擁抱起來如膠似漆……這時,就有人說:“今天已經盡興,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說,你可千萬不要當真。這時主人把握住此機會,請示主賓後當機立斷宣佈:“沒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補,散會!”

萊州飯局的那些事

  於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機……,出得門外,又是一番握手、擁抱,十八里相送,難捨難分。一群搖搖晃晃的身影在燈火闌珊裡漸行漸遠……

萊州,一個美麗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