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用這種方式來了解人類發展史。

印象中,介紹人類起源的書向來都是枯燥無味的。上帝視角,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向你講述人類是如何從原始的生活狀態,演化成如今的模樣。大段的紀實和推理、理論,看得一個頭兩個大,對於我這種外行來說,毫無樂趣可言。

直到我發現了這樣一本有意思的書,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公元前17920的原始人,住在山洞裡,會使用火、會在石壁上畫畫,還會捕獵。他就是我們的曾曾曾曾……爺爺——猛獁爺爺。他在書裡講了自己無數個兒孫的故事,這些故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也都成了那些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當我們把數不清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曾爺爺、曾奶奶從眼前撥開後,便能看到猛獁爺爺,他坐在火堆後面,望著星空,幻想著以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這就是猛獁爺爺哦


猛獁爺爺的故事講完了,但這只是人類故事的開始。

《猛獁爺爺·寫給孩子的人類簡史》,是德國作家、插畫家迪特·博格和博爾德·莫爾克-塔瑟爾共同的作品,被提名“德國青少年文學獎”。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了猛獁爺爺大家族不同年代的人和事,用生活中可見的小事情來對應宏大的歷史事件,讓讀者對歷史更有代入感。再配上“布藝”觸感的環保高棉封面,和略黃、帶有磨砂質感的內頁,歷史的高級感便呼之欲出。與其說這是一本歷史科普書,不如說是一本兼具溫情、幽默和文學色彩的“生活哲學歷史讀本”。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這本書是怎樣從生活中的小事著手,通過介紹歷史來引發我們思考的吧。

一、漫漫長路,勤奮和努力是實現一切的基石

猛獁爺爺有一個孫子,是他們家族最勤奮的一個,他如果想做什麼,學什麼,就會不遺餘力從早到晚地練習,當他學笛子的時候,寨子裡整天都回蕩著他的笛聲。這大概就是“努力”最開始的雛形。從此,勤奮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們努力創造更好的房子、衣服和食物,一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停歇。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躺在樹下思考的男孩


我們的祖先,從住在野外到建造房子;從人力勞動到發明有輪子的車;從最開始用獸皮包裹取暖,到開一間紡織作坊,再到後來蒸汽時代的機器紡紗……書中用這些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變化,描述了人類是如何從無到有,如何進行的這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紡紗的勞動婦女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發明出有輪子的車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這句話是一個抗日英雄在中國最困難時說過的一句話。

好像不管在什麼年代,人都是有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態,然後一路前行。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堅持努力奮鬥,這應該就是人的本性。不然當我們在回望歷史的時候,也不會發現人類曾經做過那麼多令人讚歎的發明。

二、動物才是歷史長河中最真實的見證者

在猛獁爺爺還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和弟弟出門打獵,遇到一頭大熊,朝他們大聲咆哮,力氣大得好像能把樹連根拔起,不過幸好有驚無險。那時候,我們的曾曾曾……爺爺肯定想不到,後來家族中出現了一種叫“訓熊師”的人,他能憑藉著訓熊的本事來養活自己。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人類馴服各種各樣的動物


是啊,後來的人類越來越聰明,動物在強大的人類面前好像顯得很渺小。從人類發現動物可以被馴服之後,對動物的敬畏之心便少了,開始飼養雞鴨、訓練烏鴉、練習騎馬、甚至騎著大象去打仗……

可是,發展得越來越快的人類好像忘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公元1380年的時候,一場瘟疫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那場瘟疫就是由看似不起眼的老鼠引起的,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老鼠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了,一直到今天。書裡有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在各個時期的故事裡都會有老鼠、羊、兔子等動物的圖片出現。這也是在警告我們,動物才是歷史長河中最持久的見證者吧。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鼠疫


現在,大家都在呼籲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猛獁爺爺肯定也希望我們能和動物和平共處吧,不然他也不會在把大象誤看成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時,心裡泛起陣陣暖意了。畢竟,那是和他一起生活在冰川時代的動物啊。如果猛獁爺爺知道,在很多年後他的子孫把很多動物都弄丟了,一定會很難過吧。

動物在地球上見證過無數的滄海桑田,雖然有的滅絕了,但他們的化石在告訴我們歷史是怎麼發生的,存活至今的動物也在提醒我們,以後長路漫漫,他們想和我們一起見證以後的歷史。

三、嚮往詩和遠方是人的天性

詩和遠方,是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面對各種壓力時所向往的美好。

你一定以為這些浪漫的東西肯定是現代人營銷出來的,因為現在各個生活、工作壓力大,才會嚮往詩和遠方。以前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的就是詩一樣的生活呀。要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啦。

高爾基說過:生活的意義在於美好,在於嚮往目標的力量。早在公元前540年的鐵器時代,人們在過上富足穩定的生活後,就充滿了對遠方的嚮往。故事裡那個做鐵匠的小夥子,最喜歡的事就是聽來往的商人講遠方傳奇的故事,和精彩的傳說。一位愛講故事的叔叔,還送給他一頂來自異域的黑色小禮帽呢。我相信那頂小黑帽一定是他收過最喜歡的禮物。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收到黑色小禮帽禮物的小夥子


原來,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人類祖先便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想象和嚮往。這和生活充實與否無關,大抵是我們人類天生就是浪漫的、自由的。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應該是人人都向往的吧,因為我們都是猛獁爺爺的子孫呀,他可是從小就不肯老老實實住在山洞的呢。

四、與制度結合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在今年年初,新冠狀肺炎疫情還沒有在歐洲全面爆發的時候,我發了一個朋友圈,疑惑歐洲人為什麼會在生命和自由之間選擇了自由。不明白那些情願冒著生命危險,也不願意戴口罩、並且高呼自由的人,難道遵守制度,不才是自由的前提嗎?


在原始時期,權利、物品、甚至是人都誰靠武力解決,贏了就得到,輸了就失去。成王敗寇,這是人類群居時自發默認的規則。後來,制度出現了,開始有人規定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做錯了事會被關進監獄,然後一直延續到今天。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被關在監獄裡的男人,你們發現圖片中隨處可見的小動物了嗎?


制度就是用來約束、規範人的行為,好的制度可以讓壞人不敢為所欲為。正是有了前輩們一代又一代摸索出的經驗,才有了現代文明社會的出現。

英國政治家伯克說:與制度結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僅要同制度和道德並存,而且還須臾缺不了它們。猛獁爺爺的子孫們經過無數的努力,才制定瞭如此多的規範章程,正是有了這些制度,才有的自由。你說要是猛獁爺爺在火光中偷偷觀察到,那些高呼自由的人,卻一直在不知覺中罔顧制度,從而傷害了他人,猛獁爺爺會不會輕輕嘆一口氣呢。

《猛獁爺爺》是一本歷史書,更是一本故事書、生活哲學書,甚至是一本散文書。書中用一個小故事配一幅圖片的方式,來介紹歷史上的大事件,看起來趣味多多。對於小孩來說,可以幫助他們瞭解世界,瞭解人和生活。對於大人來說,它能讓我們以新的視角重新瞭解歷史,看待曾經真實發生過的那些悲歡離合的故事。

原來人類歷史還能這樣寫,讓孩子瞭解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講故事


我們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人類可以從歷史中追查起源,和預見未來發展的方向。希望猛獁爺爺看到我們現在的模樣,心裡是滿滿的欣慰,一直到幾百上千年以後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