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硝煙又起?


共享單車,硝煙又起?

硝煙過後,一地雞毛的共享單車再次傳出了融資的消息。近日,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獲得10億美元的融資,這是共享單車行業在2020年獲得的第一筆融資,也是目前該行業所獲得的最大一筆。

在此之前,ofo以8.66億美元的融資金額佔據業內第一記錄的保持者。而現在,我們街頭已經幾乎看不到小黃車了。債務纏身的它正轉變成返利網,搖搖欲墜。而賣身給美團後的摩拜也被消化成為美團單車,摩拜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至此,共享單車行業正式從摩拜、ofo的雙寡頭時代進入到以哈羅、美團、青桔為代表的“三國殺”時代。

共享單車,硝煙又起?

共享單車的燒錢時代已經結束,行業進入趨於理性的下半場

它的上半場發生在2017年,那是共享單車巔峰時刻。它快速被資本席捲並裹挾,大量資金湧入這個賽道,隨之而來的是,走在前臺的戴威、胡瑋煒被打造成明星創業者,迎來了他們的高光時刻。玩家們渴望通過規模去證明共享單車底層的商業模型是成立的,能夠實現正向現金流。但故事並沒有朝他們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進入2018年之後,共享單車挪用押金、資金鍊斷裂的傳聞不絕於耳,同時,他們的融資頻次也已降低了很多,資本搶著“輸血”的現象不復存在。

2018年9月,美團招股書首次披露了摩拜單車的運營數據:截至2018年4月30日,摩拜的單車活躍用戶為4810萬名,單車數量為710萬輛,自美團收購摩拜以來,摩拜於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錄入收入為1.28億元,淨虧損為4.07億元。

從某種程度而言,純粹地共享單車生意在美團披露摩拜運營數據時已走向了終點。如今,哈羅單車、青桔單車、美團單車分別背靠著阿里、滴滴、騰訊三大資方,合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共享單車需要不斷更迭車輛,又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同時所背靠的資方對共享單車又有著不同的訴求,這也就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內,變局將難再產生。

和其他商業模型不一樣的是,共享單車本質上提供的是無差別服務,且用戶體驗不會因規模越大而越變得越好。

同時,又因為共享單車生命週期大概在三年左右,每一個大週期來臨時,都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大面積地置換原有的已折損的單車。這也無限拉長了共享單車的競爭時間。

這也就意味著,共享單車的競爭格局隨時存在變量。我們來看看下半場這些企業的發展史。2016年11月,哈囉單車在寧波首次上線,相較於摩拜、ofo的數次鉅額融資,在生死線掙扎的哈囉單車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在雙寡頭鏖戰的夾縫中生存下來,最後通過螞蟻金服的重倉,實現了逆襲。

同時,2017年11月份,滴滴和ofo矛盾公開化,隨後行至死局,3個月後,滴滴轉頭接管了小藍單車並下場推出自營品牌青桔單車,通過置換小藍擴大青桔單車的投放,2018年1月,青桔單車才正式上線運營。背靠滴滴的青桔單車,成為滴滴二輪事業中的重要一環,銜接網約車業務的同時,還可以對美團和哈囉出行的進擊進行戰略防禦;美團單車和美團打車的協作可連接美團的到店業務;而哈囉出行也從通過共享單車,將觸角延伸至網約車,成為在出行領域尚沒有王牌在手的阿里系的一張牌。

滴滴、阿里、美團對共享單車都有著各自的利益訴求。

但事實上,進入2020年後,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得也並不順利,其不斷的進行人員優化,共享換電則更是重災區。這門曾備受資本青睞並不斷狩獵的分時租賃生意,現已成為其背後所依賴的集團之間的競爭遊戲。只是如今,競爭致勝的關鍵也不再是純粹的運營數據,而是執棋者為了各自的戰略所願承受的最大成本。

只是不論如何,這場曾被資方揚言“三個月結束戰爭”的市場,在三年之後戰爭依然沒能結束,演變成了一場無限競爭。不過,這種競爭已與共享單車自身的運營狀況無關,不論虧損還是盈利,都是其身後集團們的戰略重地,不可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