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市韭菜”+“投资小白”,频繁见证历史,我有点懵

几年前,我曾经有过短暂的炒股经历,在股市溜达一圈后,以“错过牛股+亏损”的结果狼狈逃出。离开股市的这些年,繁忙的生活让我逐渐对财经资讯“脱敏”,除了偶尔早饭时溜几眼中央新闻、下意识判断利好利空以外,对相关消息都处于无视状态。

三月份,美股上演了“10天内4次触发熔断”的惊人一幕,重新把我的注意力拉回资本市场。我不禁感慨,到底是自己投资经历太少,退出股市后,除了2015年A股大跌,我几乎没见过这么惊人的走势。

作为“股市韭菜”+“投资小白”,我投资知识的储备,止步于退出当年。从新闻中也得知疫情严重,各国陆续出台措施让居民留在家中,出行和经济活动减少,相关行业会受影响,只是没想到这个影响会是又一次崩盘。

前天清晨睡醒,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到老同事发了一条“熬夜见证历史”,才知道5月交割的国际原油期货触及-40.31美元/桶的“地狱价”,堪称史诗级崩盘。

作为“股市韭菜”+“投资小白”,频繁见证历史,我有点懵

在我所掌握的投资常识中,跌破发行价常见,但没听说哪只股票能跌到地平线——0元,更不知道资本市场还能出现砸到地平线以下的情况。

惊愕之余,我暗自庆幸:幸好早些年股市把我摔疼了,老老实实退出,没敢触碰其他投资品种,否则,如果以我当年什么都不懂就敢往里冲的劲头,后果不敢想象。

没等我庆幸多久,昨天刷屏般的“中行原油宝投资者巨亏”新闻,将还沉浸在回忆中的我惊出一身冷汗。

在众人的印象里,银行的投资品种一向以稳妥、低收益示人,风控措施应该非常严格,不知为何会出现没有强行平仓、不及时交割的现象。

曾听券商的投资顾问说过,风险大的投资品种(比如期货),爆仓后会很惨,我就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最坏的可能。

看完新闻我才知道,有比爆仓更惨的——保证金亏完,还倒赔钱。

作为“股市韭菜”+“投资小白”,频繁见证历史,我有点懵

我有点懵了。

与自己曾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头青精神闯入的股市相比,期货市场的风险远远超出我的认知范围。

退出股市后,我把曾经选中却又错过的“妖股”和亏钱的股票,手画了张走势图,贴在书架上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学习相关知识。为此,我花费很多精力去啃《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和《日本蜡烛图技术》两部经典,还专门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书籍,只希望有一日能掌握这项“在家就能赚钱”的技术。

等到发现自己确实无法克服贪婪、恐惧等人性时,我才把“从资本市场赚钱”的想法放下。

作为“股市韭菜”+“投资小白”,频繁见证历史,我有点懵

这几年岁数见长,经历也丰富了,越来越感受到心态和格局的重要性。见证过资本市场三四月份的几次波动,再回头看看自己的炒股过程,也有了更多的反思。

今年开年不利,疫情的阴影笼罩在各国头上,经济遭受冲击,资本市场惨淡。作为厌恶风险的普通人,在经历过“频繁见证历史”之后,我更希望能安安稳稳赚钱,踏踏实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