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最近,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管的《電視指南》雜誌公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網劇調查報告》。

報告中顯示,今年Q1“愛優騰芒”共上線國產網劇133部,比2019年同期多36部,全網連續劇累計有效播放達1457億,同比增長9%,網絡劇有效播放比2019年Q1增長58%。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和疫情期間人們的娛樂方式減少有關,但也側面說明,人們對網劇的觀影需求與日俱增。

針對這樣的市場表現,“愛優騰芒”四大視頻平臺迅速做出反應,進入了“軍備競賽”階段,不僅待播劇數量上升,劇集的編排佈局也更加緊密。

雖然今年劇集開機的數量減少,但隨著院線端長時間難以復甦,未來投入在網生內容的公司將持續增多,網劇戰場將持續激烈競爭。

也就是說,各個網劇出品公司的策劃,需要更加努力的挖掘能吸引觀眾駐足的好故事和好題材了。

與往年情況正好相反,今年Q1的網劇市場都市劇表現亮眼,多部劇集熱播熱議,而前兩年的青春、懸疑題材作品卻沒有多少水花。

由於都市劇緊貼國家提倡的現實主義題材,未來也將佔據著各大平臺播出的主要位置。

但這類題材因需要貼近現實生活,內容上很難創新,大多數劇集都沒有甩掉套路雷同、難接地氣、視角狹隘等問題,只有現象級作品的出現才讓觀眾重新關注。

那麼,除了明星陣容,大IP流量之外,什麼樣的故事才能成為現象級的作品?

在觀察了近幾年眾多的國產都市劇之後我發現,但凡是破圈的都市劇,大多數都是具有“話題度”的故事。

這裡說到“話題度”,就不得不先說說什麼是“網感”。

這個詞在網劇興起之初就用來區分網劇和電視劇的內容差異,但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來解釋“網感”到底是什麼。

單從網劇創作的層面來理解“網感”這個詞,個人之見,就是能引起網友的追劇興趣並且在網上迅速形成一種潮流趨勢的元素。因為網劇的受眾就是習慣經常在網上看視頻的那群人,一部網劇只有真正吸引網友的關注,才會獲得流量和熱度,成為熱門網劇。

在以往我們常誤認為,涉及仙俠、奇幻,或充滿惡搞、鬼畜、二次元的的內容就是有“網感”,那是因為當年習慣在網絡上看劇的年輕人居多,超現實的故事更容易滿足他們的獵奇心理。

但隨著網絡電視的普及,網臺同步播出的劇集數量增加,如今網絡上看劇的人群特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藝恩發佈的《2019年中國電視劇觀眾調研》中顯示,只有15%的人是通過有線電視在觀看電視劇,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網絡電視、手機/平板等網絡通訊設備觀看。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可以說,現在的網劇觀眾群體和電視觀眾群體差別不大,若想真正做成熱播劇集,內容需要更加普世,足以激發全民的共鳴才行。

所以,現在的“網感”,我認為簡單講,就是故事有“槽點”,也就是前面我提到的“話題度”。能讓大家互相議論、互相推薦,甚至自來水就把劇集拱上熱搜的內容,想要不火都難。

比如國內主流視頻網站根本看不到的《致命女人》,後期只要更新就會上熱搜,而且大結局的時候更是有3條上榜,讓更多不看美劇的微博用戶也有機會注意到這部劇。

還有我們國產劇的典範《安家》,開播時豆瓣分數並不是很好,但是由於劇集內容與生活特別貼近和寫實,情節又很典型很有話題感,微博#安家#話題閱讀量高達43.5億,把這部劇拱上了收視第一的寶座。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更多的案例想必我不用舉各位出品公司也是心裡有數。道理好講,但真正能做出這樣一部劇卻很難。對於想做都市劇的公司,在這裡想給出幾個從觀眾的心理角度出發,來激發他們的熱議的建議。即劇集的內容要包含觀眾的“痛點”、“癢點”、“爽點”

“痛點”很好理解,就是觀眾正在面臨的問題,或者是他們擔憂即將發生的問題,幾乎每個人都會面對,且都難以解決。

比如《我不是藥神》中那句最經典的“誰家還沒有個病人?”就直戳觀眾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電影播出後,這句話被傳播的最廣,也印象最深刻。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還有去年熱播的《小歡喜》,主要內容圍繞著校園生活展開,本可以排成青春題材,但製作方特意選取高考這個時間段,主要講述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拉扯,變成了一部家庭劇。這就讓更多年齡段的人可以引發共鳴,進而參與到劇情當中。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這裡要注意的是,以痛點為主要賣點的劇集,最終一定要給出一個讓觀眾滿意的解決辦法,讓觀眾有一定的治癒感。否則會讓觀眾看完劇後感到壓抑,而不願意再次觀看或推薦給他人。

“癢點”是指觀眾不能解決的問題,但可以得到憧憬和嚮往的感覺。

能經久不衰,無論怎麼拍都好看的偶像劇就是利用了觀眾的這一心理,所有的偶像劇都是男帥女美,而且又多金,又體貼的完美的男主人設,可以滿足很多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愛情的嚮往。所以就有了“甜寵”這種風靡的類型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爽點”,則是讓觀眾得到即時的滿足和發洩情緒的內容。

自從《延禧攻略》這部劇火了之後,大家對“爽點”有了一定的認知,也有了某種誤解。認為觀眾就是想看爽劇,無論劇情好壞,只要爽了就行。但其實這樣做了之後,觀眾未必買賬。

比如與《延禧攻略》一脈相承的《金枝玉葉》,也是走爽劇路線,可評分卻大相徑庭。有網友評價,女主彷彿精神分裂,前一秒還飽受欺凌,後一秒就發狂報復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其實劇集加入所謂的“爽點”,並不一定只有報復才能產生快感。比如爆笑的段子、酷炫的特技、具有衝擊力的畫面等等,都是可以激發觀眾釋放情緒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要放置在恰到好處的地方,還要在前鋪墊一些低谷,讓整個戲更有節奏和張力。

這三點是能讓大部分觀眾感興趣的都市劇要有的底層內容邏輯。想具備高“話題度”,最好三點齊備,或者至少包含兩點,然後做好做足,就很容易出圈了。

2020年Q1網劇觀察:“話題度”才是都市劇破圈王道

雖然這些年劇集越做越精緻,甚至平臺都在提倡劇集的“電影感”。但畢竟劇集面向的受眾比電影更加廣泛,看劇的人更多是抱著消遣的目的來看的。

所以,在追求拍攝、服化、演員等方面精緻的時候,注意內容還是要接地氣。否則,就會不小心成為華麗的“懸浮劇”,最終無法獲取收益和口碑,白白浪費了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