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唐昭宗李晔是一个非常聪慧并且有才华的一个人,他对当时唐朝内部力量的和权威的形式是十分的了解。当时的他想要复兴王朝,但是因为形势所迫所以最后没能成功的复兴唐朝。唐朝中在当上皇帝的第一年中,朝廷中主要的政治问题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这时的宦官首领就是帮助唐昭宗李烨当上皇帝的杨复恭。但是李烨在掌权之后并没有依赖杨复恭对他的帮助,他在当上皇帝之后立刻向朝廷的宰相们表示,他希望由宰相们掌握政权。这是这时朝廷中的宰相们便劝解唐昭宗要对朝中宦官势力进行打压。就像当初唐宣宗那样的做法。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后来,李茂贞和王行瑜两人联手打败了杨复恭,杨复恭被俘虏之后便被两人带回了京城内处死。同时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导致了李茂贞和王行瑜两人势力膨胀了起来。同时也为李晔后来复兴唐朝受挫埋下了伏笔。

唐昭宗在为了重新夺回朝廷的掌握权在斗争时,李克用却在这时与他进行了敌对。在剿灭黄巢时,李克用时其中最大的一名功臣。但是藩镇和朝廷两边的势力对沙陀突厥都存在着戒备,毕竟沙陀突厥向朝廷效力的原因是因为朝廷允许他们占据河东大部分土地和资源才同意的。因为河东地区的战略位置,所以导致了关中,河南和河北这三个地方一直受着沙陀突厥的威胁。并且在华北许多地方的人都对突厥人有着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朝廷内部也因此得到了能够组织一场受到众人支持的战争。同时也能够显示出唐昭宗在朝廷内的领导和掌权地位,甚至还能恢复朝廷对关中以外地区的控制。

这个计划的提倡者的主要人物是两个宰相张濬和孔纬,他们想要利用这次的战争增强自己的政治力量,因为这样的话能够帮助他们铲除朝廷内部的宦官势力,让唐朝摆脱被宦官控制的命运。但是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对于这个计划都是十分的反对,其中有两名代表人物宰相刘崇望和土壤能两人。唐昭宗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这个计划是十分的摇摆不定,但是因为打败杨复恭的原因导致了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最后唐昭宗不顾众人的反对独自批准了这个计划。也正是从那场战争结束之后,朝廷便一直抵御着长安城周边对他们不怀好意的节度使们,同时朝廷内部势力的斗争也越来越严重。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因为藩镇和朝廷对李克用的讨伐并没有成功,所以导致了李克用对于这两方势力是非常的藐视。但是这个时候唐朝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李茂贞,李茂贞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册封成了“陇西郡王”,势力的发展也越来越强大了。但是李茂贞并不满足于此,开始关心起了朝中政事,从他的行为中能够发现他有了想要自己当皇帝的想法。朝中的大臣们看到李茂贞如此猖獗,便认为他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众人联合对他斥责。李茂贞面对朝中大臣们的斥责一点也不服软,立刻向皇帝觐见了一封修书进行反击。这时朝廷内部,有些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便于李茂贞进行了联合,对抗那些不同于他们阵营的其他大臣。这样的事情让李茂贞更加狂傲了卡来,在和别人交流时,经常会从他的嘴中出现一些对人不敬的话语。

李茂贞在公元893年时写了一封嘲笑朝廷软弱无能态度的一封信觐见给了唐昭宗,唐昭宗看完这封信后十分的愤怒。毕竟是自己手下的臣子在嘲讽自己无能,这是他作为一个皇帝如何也忍不了的。便召来宰相杜让能两人进行商讨如何才能够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是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之后,双方之间的战争便开始了,最终以朝廷的失败落下了帷幕。朝廷失败之后,李茂贞便带军来到了长安城对唐昭宗进行问罪。宰相杜让能对于唐昭宗是十分的忠心的,如果不是杜让能用自己的生命帮助唐昭宗化解这次的劫难让李茂贞退兵的话,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从这之后,朝廷中其他的大臣们也慢慢的拉开了自己与唐昭宗之间的距离。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李克用在公元894年利用了“兵谏事件”把自己的势力插入到了京畿道,此事的大唐国库空虚对于此事无可奈何,唐昭宗只能将自己后宫内的美女送给李克用来化解这件事情。

李茂贞在乾宁二年时指示手下的一名宦官杀死了宰相崔绍伟,并且再次带领军队进军长安,无力反抗的唐昭宗只能向河东逃去向李克用寻求庇护。但是还没有到地方便在中途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了,追上之后韩建便对唐昭宗进行了威胁说到:“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接着便压着唐昭宗回到了华州,从此之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便在这里被软禁了三年。

同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朱温带军占领了东都洛阳,导致了国内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李茂贞一人无力反抗朱温的势力,所以只能与韩建李克用两人建立起了同盟。最后三人商议之后便将唐昭宗放回了长安,因为他们宁可将唐昭宗放回长安也不愿见到他被朱温带走。唐昭宗在回到长安城之后,便将国号改为了“光化”以此庆祝他重新回到朝廷掌权。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朝中的大臣们看到唐昭宗回来之后,宦官和朝中其他官僚之前的矛盾又重新的爆发了,同时也引发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术为首的宦官想要做最后的抗争,他们一起商量着想要废除唐昭宗这个皇帝,拥立太子为新的皇帝。事件一直持续到公元900年,宦官们终于实现了这个计划,唐昭宗被废除之后便被他们关在了少阳院内,宦官们为了防止唐昭宗逃跑,便派人将熔铁浇在锁上,唐昭宗每日的饭菜都是从墙角的小洞送进来的。过的是非常的凄惨。

但是唐昭宗被废除之后宦官们怕遭到李茂贞,李克用和韩建三人的兴师问罪,便将此事的包袱丢给了朱温。这个时候的朱温并不想和那些宦官们一样深陷朝廷内的政治斗争中,所以他便将那些实施政变的宦官们私下杀害了。并重新将唐昭宗放了出来,拥立他为皇帝。唐昭宗北方出来之后,便将国号从新高层乐“天复”,朱温也被唐昭宗册封为了“东平王”。

唐昭宗复位的事情被李茂贞得知了,李茂贞便从凤翔赶来长安城向唐昭宗请求将他册封为“岐王”这种无功受禄的事情让李茂贞显得异常嚣张。之后,宰相崔胤想便借着朱温的势力诛杀朝廷中的宦官,宦官韩全诲见此情况便和李茂贞联合了起来,并从李茂贞那里借来了几千人的军队驻守在京城内,保护长安。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事件又过了半年,朱温带领着军队对韩全诲进行讨伐,韩全诲因为不敌朱温便带着唐昭宗逃到了凤翔。朱温见状便将凤翔城全部包围了起来,围困了一年多的时间,导致了李茂贞守得城中粮草用尽,到后来,城内每天都会有一千多人被饿死和冻死。唐昭宗在宫内每天都用一个小磨来磨粥喝,喝的他非常虚弱,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当时的宫中每天都会死亡几百人,更不用说城内的老百姓了。在那个时候,吃人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人肉每天被当成御膳送入宫中实用。李茂贞一直守到公元903年时,再也坚守不下去了,所以便和唐昭宗商量将以韩全诲为首的宦官们全部斩杀,并将宦官们的首级送给了朱温,唐昭宗也被还给了朱温。朱温看到李茂贞将唐昭宗还了回来便带着军队撤离了这里。

朱温带着唐昭宗回到长安城之后,命令手下的士兵将朝内剩下的几百名宦官全部赶到了内侍省中,然后将其杀害。从此之后朝廷内的宦官问题便被朱温解决了,但是唐昭宗从此被彻底的被朱温监控了。

唐昭宗李晔的后半生究竟有多么曲折?他的后半生又经历了什么?

或许是为了报答朱温将他揪出来,唐昭宗将朱温任命为了诸道兵马的副元帅,又将朱温册封为了“梁王”还赐给了朱温一个“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荣誉称号。还为朱温亲自写下了五首《杨柳词》,但是此时的朱温已经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些。在天复四年正月时,唐昭宗被朱温迁到了被他控制的汴梁中,在赶往汴梁的途中派人将唐昭宗的侍从全部杀害了干净。同年八月,朱温秘密下令让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杀害了唐昭宗,朱温接着篡位登基,当上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