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昨日,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再次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是两年来再次有日本人获奖,本庶成为日本第26位诺贝尔奖得主,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获得诺奖的日本科学家人数仅次于美国,世界排名第2。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好奇日本作为一个拥有1.27亿人口,国土面积仅为37.8平方公里的岛国,为何能屡次斩获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在说这个之前,暂且抛开政治与敌视,真实的日本是怎样呢?今天地瓜带你一起走进日本民间,感受他们的社会。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1.管理开放

由于具有普遍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日本社会贫富差距较小,公正和正义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日本社会的管理非常开放,从无人值守的政府大门,到无人看管的体育场、公园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一种自信自律开放自由的社会管理模式。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2.街道干净

日本街道总是干干净净,一成不染。原因是在垃圾回收、资源循环这种事情上,日本人将细致贯彻到几乎疯狂的程度。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说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坦言自己曾在东京参加富士音乐节,结束时的会场令他十分震惊。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3.社会包容

无论你穿的多奇葩,打扮的多非主流,日本人也不会好奇的围观你。另外,如果对政府的某些行为不满意,日本百姓可以公然大骂,甚至是联合起诉政府,没人会来阻止。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4.重视诚信

在日本,即使再小的店铺,再便宜的商品,要买到假货或次品都很难,因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当的重罚,而且店家名誉全毁。日本店家很重视信誉,如果不小心进了假货贩卖被发现,有老板走极端自杀都有可能。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5.礼节繁多

受古代中国的影响,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节的培养。小到吃饭握筷,大到接人待物,无处不在的礼仪规则规范着日本人,但同时也增添了不少麻烦。这种“严苛”的礼仪究竟是好是坏?日本人自己也很难给出答案。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6.公共设施完善

在日本出门在外去洗手间,不用随身携带纸巾,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有纸巾可供使用。在日本无论是多高的楼梯,儿童车或轮椅从不担心没有电梯或坡道。在日本,残障人士能独立完成正常人能做的大多数事情......这一切都源自公众设施的完善和社会人性化的关怀。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7.国民素质普遍较高

大灾难面前往往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的真正素质,日本人应对各种灾难时表现出的高素质,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从市中心向周边发散的人流愈发密集,但没有出现局面混乱进而失控。公交车站台旁,排队的乘客有上百人。排着长队的还有公用电话亭旁,因为通讯系统中断,导致大多数人的手机拨打不通。进入便利店抢购食品的顾客,也是排队购买,没有争抢拥挤。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避难广场的台阶上,不相识的居民看见有人带着孩子,会纷纷把台阶的位置让给她们。同时大家在聚集的时候都会自觉留出通道,给需要紧急通过的人们。平时交往不多的街坊四邻,会自觉分头去查看社区里独居的老年居民是否还安全。

日本屡屡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市区公路上汽车依然畅通无阻,没有什么车抢道;而下楼避难的职员,也都非常安静地在公路中间的绿化带上等待,不会占据公路阻碍交通。长崎的一个避难所,避难的人们都撤离后,竟然没有留下一张纸片,没有一个烟头。这等令人惊奇的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鲜得一见。

了解了日本社会,刚才我们提到日本为何能够屡次斩获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这里面有哪些秘诀玄机?

原因1:政府企业大力支持,重点项目科研经费无上限

为何会有如此傲人成绩,诺奖重视科学发现第一人,获奖者增加说明二战后日本科学水平大幅提升,这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大力支持。日本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不断增加科学技术振兴经费。在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也积极从事基础研究,很多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日本企业和大学随之崛起。

二战后,日本以科技作为立国之本,举全国之力投巨资进行科技创新。文部科学省外围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负责制定具体科学研究项目的,其掌管的科学研究费是日本最大规模竞争性申请类科研费,是当前日本科研经费最重要来源之一,日本政府向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公立研究机构提供经费。

另外,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科研费预算安排纳入日本政府5年一度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5年已经是该计划实施的第四期。日本学术振兴会制定的《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公开招募要领》涵盖人文社会、理工、生物等科技领域,并详细列出研究项目、研究年限、招募人员资格,研究资金使用方法等。经费金额从500万日元到2亿日元不等,重点项目无上限。

原因2:鼓励学者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更易受诺奖委员会关注

除了加强扎实的科学研究,日本文部省还鼓励学者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像诺奖得主辈出的欧美国家一样,增加发表论文在国际上获得好评的比例,在日本创造更多集合各国优秀研究者的研究据点。

不要小看多发表论文这一点,因为诺奖候选人将经过各个奖项诺贝尔委员会筛选,其中有多位委员从事过权威科学杂志论文审查工作。日本候选人即使最终落选,如果给委员们留下印象,今后论文也会受到关注,并有望在未来继续成为候选人。

原因3:日本诺奖获得者增多,也增加了推荐本国优秀候选人机会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日本科学家获诺奖也为日本人继续获奖奠定良好基础,甚至是营造了一个“日本诺奖俱乐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5年,一位曾获诺奖的某日本研究人员透露对于那年的诺贝尔奖评选,他推荐了研究成果卓越的日本人。在日本媒体看来,这暗示了随着日本人获奖人数增多,此后获奖也愈发容易的原因。

据悉,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共产生327名候选人,由全球3000多名科学研究者推荐选出。推荐人必须满足担任过受瑞典大学或诺贝尔委员会认可的各国大学医学部教授等要求,但若是该奖项得主,则可直接参与推荐。日本获奖者虽然不一定推荐日本人,但可能性颇高,另外也存在其他获奖者让委员们也推荐其他日本人的情况。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熟悉,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从小被教育了无数次,帝国主义前边冠之最多的肯定是“日本”;打开网络,关于讽刺日本领导人和日本国民的段子数不胜数。但其实对于日本,我们又很陌生,因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了解还是通过网络、纸媒或者说旁人的耳濡目染,就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东西。

最后地瓜想说一句,日本这个民族很可怕,我不是特意来宣传日本有多么多么好,也不是所谓的亲日,只是想让大家正视日本,正视敌人,才能战胜敌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承认不足,虚心改进,迎头赶上,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