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用不完的奖金

导读:有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诺贝尔基金会了解一下

1901年12月10日,瑞典举行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奖项。由于奖金数额巨大,奖金的得主都是全世界各领域最为出色的专业人士,所以诺贝尔奖普遍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也被称为“智力的奥林匹克”。

诺贝尔奖:用不完的奖金
  •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在中国,钱学森曾提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后来,人们把这一问题与中国人无法获得诺贝尔奖相挂钩。2012年,莫言获得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让中国人欢欣鼓舞。可见,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重视。

诺贝尔在遗嘱中说,他要用遗产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给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可是为什么从1901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诺贝尔的遗产还没有用完?

诺贝尔奖:用不完的奖金
  • 诺贝尔奖的颁奖地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大厅

原因主要有三个:遗产数额巨大、诺贝尔基金会的管理投资、社会各界的捐赠。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原因,诺贝尔留下的巨额遗产。

诺贝尔是一名化学家和工程师,获得过多项专利,并在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工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硝化甘油炸药,这种炸药由于使用白色或苋色淡黄色针状结晶,非常安全,能够承受撞击和摩擦,被俗称为“黄色炸药”。

“黄色炸药”取代了此前发源于中国的“黑色炸药”,被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当时普鲁士的军队就是大量使用了这种炸药,赢得了1871年的普法战争。

虽然诺贝尔本人不喜欢经商,但是由于他的家族拥有硝化甘油公司,又让他来兼任董事长、生产经理等职位。因此,诺贝尔赚取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1896年诺贝尔临终时,留下了3300多万瑞典克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4亿人民币),他的亲属只获得了10%的遗产。剩下的约有3100万瑞典克朗成立了基金,诺贝尔奖的奖金就来源于基金的利息。

这笔基金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当时有很多企业家在赚到巨额财富之后都像诺贝尔一样,捐出来用做慈善或者捐赠给教育科研事业。

比如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晚年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富,成立慈善基金,创建图书馆和大学。他曾说过:“一个人死后,如果拥有巨额财富,那就是一种耻辱。”香港娱乐业大亨邵逸夫,也向大陆捐赠了47亿港元,在大中小学建立了3万多座“逸夫楼”。

诺贝尔的初衷是想让获奖教授能够一次性得到20年的薪水,所以奖金十分诱人。但是每年这么发下去,再多的遗产恐怕早就发光了,为什么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每年颁发巨额奖金呢?

这就不得不提第二个原因,诺贝尔基金会的管理投资。

设立基金会是很多富豪保持财富不断增值并延续下去的一个常用手段。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为他的家族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让家族财富传承到了现在的第六代。诺贝尔基金会也将诺贝尔的遗产保持了一百多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要比当初的遗产多出不少。

诺贝尔基金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让财富避免缩水:一直到1960年,基金会的董事会都是由政府高级官员构成,比如首相、外交官、法官。后来基金董事会的副主席和一名董事会成员必须具备财务专业知识,这已经成为基金会的一项规则。基金会的账目每年也会有政府专门任命的审计员进行审查。这就保证了基金会的资金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

基金会进行了谨慎而且回报丰厚的投资活动。最初基金会只会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比如国债和贷款。但是税收对基金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1946年瑞典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1953年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也享受免税待遇。但是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会导致基金会的资本大幅缩水。

由于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很多人的财富一夜之间打了水漂。英国财政大臣丘吉尔当时在美国股市投资了一大笔钱,危机来临时大呼:“上帝啊,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天啊”。

诺贝尔基金也不能在大萧条中幸免,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到了1953年诺贝尔奖金只相当于1901年的三分之一。

诺贝尔奖:用不完的奖金
  • 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居里夫人

为了使诺贝尔基金会获得更多的收益,1953年瑞典政府批准了基金会可以扩大投资范围。基金会的资本管理变得更自由了,比如可以投资房地产和股票。在这些投资中基金会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经济滞胀的问题,西方国家大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全球股市一片大好,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也大幅增值。90年代初,基金会在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出售了一家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也赚了不少钱。

我们再来说第三个原因:社会各界的捐赠。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向诺贝尔基金会捐赠了一大笔钱,并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这个引来了诺贝尔家族后裔的强烈反对。

除了瑞典中央银行,其他类似的基金会也有对诺贝尔基金会进行捐款,比如日本的日本奖和京都奖,荷兰的巴尔赞基金会。

与此同时,有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也对基金会进行了捐赠。1972年、196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盖欧尔格·冯·贝凯希向基金会捐赠了他收藏的大量艺术品。同年,一位意大利人向基金会捐赠了两个葡萄庄园。

到今天,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成为全世界的“狂欢”。很多人都会通过诺贝尔奖去了解人类在化学、医学、生物学、经济学方面的新发明和新观点,以及一些文学作品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可以说,诺贝尔奖在激励科学家们勇于投身发明,文学家努力创作之外,也让普通人了解了我们最前沿的科学技术。

每日更新,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