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以後不會出現通縮了?

前段時間有很多人提出了一個標新立異的觀點,說大家不要擔心通脹了,全球可能要出現通縮。對於這個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的貨幣體系下,通縮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貨幣的流動渠道被完全阻住了,就是不管央行印多少鈔,都不能流通到最終的消費者手中,人們想消費,想花錢,可是手中就是沒有錢,工廠產品生產出來,沒人購買,就這樣雙方互相尬著。尬的結果就是,工廠把牛奶倒掉,民眾流落街頭,在垃圾堆裡撿食兒吃,這種事就發生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

出現這種事的根本原因就是民眾手裡沒錢,沒法買工廠的產品,也就是說貨幣的流動渠道是被隔斷的。

這也就是為啥現在有人也擔心可能會發生通縮,因為疫情的擴散,民眾工資下降,近些年因為房價的提高、政府和房企去槓桿,居民債務率大幅提升,大多數家庭的資產都集中在房產上,現金或者類現金資產並不多,所以一旦收入下降,對消費能力的打擊是致命的,這也是最近一些針對中產階級的“輕奢“品牌生意普遍不好的原因,因為每次危機來臨,受傷害最大的都是所謂的中產。中產是消費的主力,中產收入大幅下降,可不就開始擔心通縮了。

1930年會發生通縮這個事,今天不會這種事情幾乎不會發生了?

主要是貨幣體系不一樣了。

在人類歷史上很久之前,大概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也就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中東有一個王朝叫呂底亞王朝,開始以黃金作為貨幣,從此之後的兩千多年來,人類的貨幣體系一直都圍繞著以黃金為主的貴金屬打轉,最開始直接以黃金為貨幣,後在在貨幣體系中加入了白銀,這種貨幣體系直到18世紀末的英國。

這一時期,牛頓是英國皇家鑄幣廠的廠長(沒錯,就是萬有引力的牛頓),通過一系列騷操作,搞出了英鎊這個東西,從此跟隨者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英鎊這個紙幣橫行世界兩百多年。牛頓的操作,其實也別簡單,就是大家別用黃金這玩意了,太沉太不方便,我大英帝國保證,把黃金都存放在我這,我給大家一個存單,大家可以隨時拿存單過來找我換黃金,你們要是買個雞呀、鴨呀,也可以把這個存單直接給人家換,我拍胸脯保證。

為啥以後不會出現通縮了?

牛頓

這個存單就是英鎊,這就是金本位。因為英鎊就是一張紙,發行多少英鎊,就看英國有多少黃金儲備。這路子其實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已經玩過好幾次了,但是每次皇帝們都控制不住自己,玩到最後都玩崩了,最後把自己的江山也玩沒了。

英國當時已經搞完資產革命,完成了從封建王朝向現代國家整體的轉變,大家都是做生意的,王權被大大限制,這也就決定了金本位在英國的穩定,畢竟濫發紙幣就是對一切人民的洗劫。

但是英國是世界老大,英國最先開始搞起金本位,歐洲各國國家及後來的美國為了全球貿易,都採用了這種貨幣體系,金本位就在全球主流國家流行開來。重點因為戰爭,有過停頓,但是主線一直是金本位

,一直玩到1930年代。隨後就發生了我們開頭提到的大蕭條那一幕。

那麼為啥金本位下會導致大蕭條呢?先說一個常識,就是整個社會的貨幣流通量,等於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這個也好理解,就把貨幣供應想象成一個水管就形象多了。在金本位制度下,貨幣供應量取決於國家有多少黃金儲備,黃金這種礦物質,雖然也可開採,但是開採量遠遠不夠用於貨幣支撐,而且人們天生喜歡把黃金壓在自己床鋪地下,所以黃金有天然通縮性,也就是市場上流通的黃金越來越少,可不市場上紙幣也就越來越少,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比如現在的疫情,那可不就得通貨緊縮,市面上缺少流動性了,搞得嚴重一點,就是大蕭條了。

為了拯救美國經濟,羅斯福不允許民眾自由兌換黃金,這一做法也就是廢除了金本位制,開始大量印紙幣,才把美國經濟拯救出來。

後來經過二戰,美國成為全球槓把子,帶領西歐的小弟弟們,搞出了布林頓森林體系,但是經過全球試驗,發現這個體系也搞不下去,後來就開始各玩各的,各個國家的貨幣都與黃金脫鉤,愛印多少紙幣就印多少吧,這就是現在的貨幣體系,沒黃金沒啥關係了,政府印鈔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

國家信用這個東西,不想黃金能量化,一盎司就是一盎司,所以這就給了國家很大的自主權,這種自主權對於應對危機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增發貨幣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這就是美國近些年經常乾的量化寬鬆。

當然了也有國家玩壞的,尤其是國內出現問題的時候,東南亞、拉美、俄羅斯、土耳其,經常出現這種狀況,動不動就貶值。

所以這就是為啥現在的貨幣體系出現通縮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原則上國家可以無限制印鈔來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開頭講的當心通縮,只有在疫情擴散遏制不住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那時候單純的貨幣政策已經沒有效果了。

目前來看,中國的疫情已經接近尾聲了,輸入性案例嚴加防控是沒啥問題了;歐美日韓經過一段時間,也能搞的定,不能太低估發達國家的醫療體系;問題就有可能出現在印度、非洲、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國家。

這些國家對於全球需求影響有限,全球需求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東亞,中亞、非洲和南美主要是為歐美和東亞提供原材料,鐵礦、大豆、白糖等,這些國家經濟水平落後,對外債務比較多,所以無論國內疫情多麼嚴重,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保出口,創外匯收入。前段時間阿根廷說有100億美元的債務還不上了,這只是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