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階層壁壘,實現人生逆風翻盤?他們的經歷可以告訴你答案

很多家長因為看到孩子不用心讀書批評過孩子。


有些孩子會一臉不服氣地問:“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不好書就不能生活嗎?”


“為了找個好工作”“為了將來出人頭地”“為了賺大錢”之類的回答對孩子來說似乎太過遙遠。


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回答呢?


1.學習不是給別人看的


現如今,大部分學生都在轟轟烈烈地上網課。然而,有些孩子覺得反正在家裡,老師也看不到自己有沒有學習,所以就慢慢鬆懈下來了。


我想對孩子們說,上網課很累、很苦,但是別忘了總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努力。


更何況,學習是為了自己,不是給別人看的。


疫情期間,12歲的亮亮每天在路邊蹭網上課,等著媽媽下班。


亮亮的媽媽是一名環衛工,每月工資僅有2000多元,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沒辦法安裝寬帶。


為了不耽誤學習,亮亮只能到路邊蹭網。亮亮說,將來想當運動員,可以保護媽媽!


如何打破階層壁壘,實現人生逆風翻盤?他們的經歷可以告訴你答案


你看,就算亮亮家沒有上網課的條件,他為了學習也在不斷地創造條件。


楊秀花,今年15歲,為了不耽誤課程,她6點就起床,帶上一天的乾糧,爬1個小時陡峭的山路,來到距家4公里外的懸崖下,窩在崖壁邊上課,因為只有這裡才有信號!粗略計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懸崖邊待上至少10個小時。


如何打破階層壁壘,實現人生逆風翻盤?他們的經歷可以告訴你答案

楊秀花說:“我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雖然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當下來說是最好的出路。說實話,在這兒學習我也不覺得辛苦和冷。”

孩子你看,他們刻苦努力的背後是因為有著堅定的目標,他們知道再多的苦都會在未來變成自己前進的墊腳石。


2.這個社會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白巖松說過: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人生?


蔣多多信奉“讀書無用”,故意違規,對抗考試,飽經滄桑後哀嘆:我為自己感到悲哀,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吉劍高考交了白卷,在窘迫的生活面前,坦言:人生道路沒有終極捷徑,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同樣是白卷考生陳聖章,因為沒有文憑,只能打苦工,悔恨當初不努力,落得個生活沒尊嚴。


吃不了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就得拼命還。


《窮富翁大作戰》是一部真人紀實片,節目邀請了一些社會精英,如上市公司CEO、富二代、律師等,讓他們在一週的時間裡,去體驗流浪漢、環衛工人等人的底層生活。


我們能從這些真實的案例中,得到很多啟發。


一開始,影片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精英在體驗生活之前,都會認為自己即便是落入底層,也可以通過能力、智慧改變命運。田北辰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節目組安排他需要體驗為時3天的環衛工生活,而生活費用僅有25港幣,這對生於豪門的他似乎是極大的挑戰。


這3天時間裡,他住過15平米的“豪華籠屋”,吃過最便宜的盒飯,十多元的交通費用在此刻都顯得昂貴。


每天工作17個小時,卻只能拿到最低的酬勞,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吃頓好的,別無他求。


還不到兩天,信奉“只要有鬥志,弱者也能變強者”的田北辰就感嘆道:“體力上很累,第二天就開始有點得過且過,如果要做一個月或者半年,我未必有鬥志。”

節目接近尾聲時,幾天的體驗讓田北辰有了深刻體會: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如何打破階層壁壘,實現人生逆風翻盤?他們的經歷可以告訴你答案

人生中確實有很多身不由己,有的人無奈缺少讀書的條件,但更多的孩子卻是因為不想吃苦、不喜歡上學而放棄了學習機會。


你若有讀書的機會,只要抓住了,人生就不再是“單選題”,你就有多個選擇的機會。


正如麥家所說:“讀書有什麼用,只有讀書的人才知道,不讀書的人是不知道的。”


3.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比利時的《老人》雜誌曾經針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發起一項調查:當你老了,一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


高達92%的老人後悔年輕時不夠努力,導致一生一事無成。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一次開學演講中說:


或許你能寫出優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讓那些文字出現在書籍和報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語課上經常練習寫作,你不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或許你能成為一個發明家、創造家,甚至設計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樣流行的產品,或研製出新的藥物與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做上幾次實驗,你不會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天賦。


是的,孩子,你有自己的天賦,你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個人生來都是可用之才。

如何打破階層壁壘,實現人生逆風翻盤?他們的經歷可以告訴你答案

所以,你也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責任,就是通過讀書、學習來發現自己隱藏的才能,並以此改變自己的人生。


你比別人多一點努力,就會多一份成績;你比別人多一點志氣,就會多一份出息。


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爬出底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