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出手,這類產品危險了!

財兔-紫霞筆記 作者: 紫霞的賺錢日記


央媽出手,這類產品危險了!


一.

最近,央行又對智能存款下手了,發佈了「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

具體內容我給大家翻譯下。

第一個,整改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靠檔計息啥意思呢? 比如我買了個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化5%,如果中途急用錢取出來,這個利息怎麼算呢?

很多銀行為了留住客戶,吸引你來存錢,就會按照你存的時間,給你相應的利息,往往這個利率是高過於央行掛牌公告的。

表面要存5年才能退出,但實際上半年,可能就有高於4 %的利率。

第二個,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管理範圍。

之前我給大家講過結構性存款這個知識點,再來複習下,結構性存款收益=固定收益+浮動收益。

大家可以理解成,銀行把我們的錢分成了兩部分:大頭的錢買了零息債券或者存款,產生固定收益;

小頭的錢做了衍生品投資,比如掛鉤於利率、匯率、黃金石油和期權等,以博取高收益。

固定收益部分是100%能拿到的,而浮動收益部分掛鉤金融衍生品,賭一定時間內,對應標的的漲幅。

有的銀行這時候就來抖機靈了,將掛鉤的產品行權條件設置為幾乎不可能觸發事件,把固定收益部分設定遠高於同期限存款利率水平。

也就是說,即便產品到期後觸發不了行權條件,浮動收益拿不到,客戶也能拿到不錯的保底收益。

而央媽這次發的通知,就是要整改不符合規則的靠檔計息和假結構兩類高收益的存款產品。

最近很多銀行都下架了類似產品,傾向追求資金保本穩健的老鐵可以趁利率調整前,撿個便宜。

二.

不過講實在的,雖然目前市面上動輒有4%-5%的銀行存款,安全性非常高,50萬以內不用擔心本金的安全。

但,利率下行不可避免,鎖定了近5年的5%,下一個五年能不能買到可就不一定了。。

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有一筆錢中長期不用,想要鎖定長期的複利收益,配置一部分年金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次聊年金險,總有老鐵問我,“我炒股、買基金、做可轉債套利,賺的錢比年金險收益高多了,壓根不需要啊?”。

配置權益類產品,收益高是確實,但你不得不承認,面對突如其來的系統性風險,誰都不能獨善其身...

就像最近的疫情,國內已經控制的差不多了,但海外的爆發,導致外資大比例撤離,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大A也被恐慌情緒帶下來了。

當面臨收益大幅回撤甚至賬戶浮虧比較大的時候,逆勢加倉可能是低位撿籌碼,也可能是空手接飛刀。

而對於追求穩健的朋友來說,想要存錢為自己準備養老本或者孩子教育金,不能有一點虧損,收益還不能低。就跟呼吸一樣,必須得有,而且不能斷…

年金險一定是更好的選擇,從收益來看,雖不如炒股做定投,但它是對自我一種時刻保障,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受中年危機可能失業的影響,更不受外部利率的影響。

之前刷知乎,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上海月薪5萬還是很焦慮?

有一個回答相當精闢:因為你的收入結構不對。5萬都是工資收入,天天要考慮KPI有沒有完成、會不會被開掉,當然焦慮;

但如果你工資2萬,3萬是銀行的利息,你還會焦慮嗎?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求不過是不工作、或者沒有能力工作時,依然有人給我發工資。

不受市場波動改變,情緒不被數字的漲跌控制。 只要我還活著,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錢打到卡上。

反觀市場上所有的投資品,也就只有年金險可以做到了。

當然,年金險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小年輕或者小家庭經濟狀況並不算特別寬鬆的,不建議買,而是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把重疾險、意外險、壽險、醫療險這些基礎保障做好。

然後再看家庭日常現金流狀況是否健康,未來現金流狀況是否有準備。

如果一切回答都是OK後,那倒是可以配置一份,畢竟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市面上已經非常少了,以後基本不會再有收益這麼高的了。

上週紫霞給大家分享了兩個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招盈金生本週五就停售了,自在人生預計月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紅字瞅瞅:本金翻倍的賺錢機會,一定要抓住!

ps:今天就嘮到這,有疑問的老鐵們留言區交流。

央媽出手,這類產品危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