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十九:投鼠忌器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十九: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十九:投鼠忌器

說到“投鼠忌器”這個成語,就要說到西漢初年英年早逝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這位曠世奇才不僅寫了《過秦論》、《論積貯疏》、《吊屈原賦》等煌煌鉅著,也通過自己的作品給後人留下,或者說傳承了大量的成語。如“深謀遠慮”、“草菅人命”等。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十九:投鼠忌器

賈誼生於公元前200年,死於公元前168年,死的時候虛歲也不過33歲。關於他的出生地,一種模糊的說法是洛陽東,即西漢的“雒陽”以東。準確的一種說法,是現在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新莊。

有關賈誼的文化遺蹟,最大的是湖南長沙的賈誼故居,賈誼曾做過長沙王太傅,他死後,漢武帝下詔修建,且經過多次重新修繕,因此保存比較完整。

洛陽也有賈誼的遺蹟,在市區以前有賈誼祠,大約位於現今唐宮東路一帶。在孟津有賈誼墓,由於缺乏管護,這兩處遺址或早已破敗,或完全湮滅在現代建築裡,消失殆盡了。

賈誼所學的治國思想以儒家為主,也雜有法家思想。18歲時,就因為能誦《詩經》、《尚書》和寫得一手好文章而聞名,後經郡守吳公推薦,被漢文帝召為博士。博士是供皇帝諮詢的官員。賈誼學識淵博,又直言坦陳,當漢文帝提出問題時,他總是對答如流,滔滔不絕,說得有理有據,提出許多治國之策,深受文帝的嘉許。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這是比博士更為高級的議論政事的官員。

正當賈誼意氣風發地走上仕途的時候,他卻遭到群臣的忌恨。由於他年輕氣盛,喜歡發表自己觀點,無形中搶了一些大臣的風頭。因此,漸漸地,排擠和中傷使文帝對他也疏遠了。

在群臣中,把賈誼視為眼中釘最甚的是當時文帝的寵臣鄧通。這個鄧通,最初只是皇宮裡供人娛樂的划船的水手。他受到寵信,據說是他長得和文帝曾夢見的幫助自己登天的人很像。漢文帝就認為他是上天派下來的人,於是就賞賜他許多財物。後來竟然將一座銅山賞給他,讓他自己鑄錢,可以說是富甲天下。鄧通也確實是個諂媚之徒。有一次,文帝背上生了一個瘡,流出了膿血,鄧通竟然不顧腥臭難聞,用嘴將膿血吸出。《莊子·列禦寇》中有個成語,叫做“吮癰舐痔”,指不惜降低人格,卑劣地逢迎人,為人吸膿、舔痔瘡。鄧通就是這個成語的實踐者。

賈誼於公元前177年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四年後,文帝又把他被召回長安,任命他做了梁懷王的太傅。長沙王是異姓王,而梁懷王卻是劉姓的王子,說明文帝已經比較信任他了。

就在這個時期,賈誼寫出了著名的《治安策》,又名《陳政事疏》。

西漢初年,劉邦通過平定韓信、英布、陳狶等人的叛亂,逐步削除異姓諸侯王的勢力。但到漢文帝時,同姓諸侯王的實力仍然很強,嚴重威脅朝廷的安全。

賈誼以一個政治家的眼光,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問題,在上《治安策》中進行了重點論述。指出諸侯王封國的強盛,必然導致謀叛作亂,必須及早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的勢力。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允許諸侯把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王國小了,威脅就減少了。在《治安策》有這麼一段話:

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十九:投鼠忌器

賈誼使用這句民間的俗語的意思是:當老鼠貼近器皿的時候,打老鼠的人就會害怕把器物打爛而不敢放手去打。他以秦亡的教訓提醒文帝:秦二世的敗亡,就是投鼠不忌器造成的,所以“投鼠”必須“忌器”。如果以後果真發生叛亂,朝廷在平叛的時候,會顧忌宗族關係、人口財產損失等許多因素,導致在軍事上失利,所以要未雨綢繆。後來發生的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證實了賈誼的預見。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十九:投鼠忌器

《治安策》全文洋洋灑灑七千餘字,全面論述了西漢當時面臨的問題。受到了後人的稱道。毛澤東曾將此文稱為西漢政論文的第一雄文。他說:“《治安策》一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賈誼於南放歸來著此,除論太子一節近於迂腐以外,全文切中當時事理,有一種頗好的氣氛,值得一看。”(《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39頁)且不論賈誼的其他詩文和賦作,僅僅《治安策》一篇,就足以使他成為西漢時期屈指可數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