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军工业,并开始在国内仿制生产苏联武器,到了1956年56式枪族的诞生,标志着解放军第一代制式武器的出现。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56式枪族,由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班用轻机枪组成。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期间,使用56式枪族的解放军以压倒性的火力,迅速击溃了使用二战老旧武器的印军,令人印象深刻。不过,除了56式枪族之外,那一点还有很多新式武器是第一次亮相战场,比如58式火焰喷射器。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58式火焰喷射器,仿制于苏联的LP-50火焰喷射器。它采用胶状喷火油料(凝固汽油),电发火,借火药燃气压力喷出油料后点烯形成火柱。由油瓶组、输油管、喷火枪组成。油瓶组由三个构造相同的钢质油瓶组成,输油管为经过化学处理的耐汽油腐蚀的胶管,用于连接油瓶组和喷火枪。喷火枪由枪管、脚架、电线护盖,操纵匣、枪托、背带组成。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我军最早使用火焰喷射器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使用缴获自美军的M2型火焰喷射器,反过来消灭敌人。后来的一江山岛战役期间,解放军也曾多次使用火焰喷射器,不过使用的仍然是缴获的喷火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58式火焰喷射器作为我国自研自产的第一代喷火器,首次亮相战场,在拔除印军修筑的据点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在解放军的编制中,58式火焰喷射器装备于防化连,每个连下辖3个排,共装备喷火器45具。在西段新疆军区反击红山头、天文点、加勒万河谷、班公湖岸地区入侵印军的战斗中,四师防化连装备的58式火喷射器首次亮相战场。战斗打响之前,喷火连的战士秘密进至印军地堡附近,打响之后在步兵的掩护下,巧妙地进至距敌地堡约30米的地方,进行喷射。被烈火烧身的印军,纷纷跳出地堡,在地上不停地乱滚。在喷火连的配合下,步兵只用了1个小时便歼灭了守敌。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次亮相战场的武器

副排长张虎生在配属11团3营攻打红山头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勇敢,他多次不顾个人安危,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机智勇敢地接近印军地堡,抵近喷射,一举消灭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获得步兵官兵的一片叫好声,战后荣立二等功。在整个西线作战中,喷火连使用58式火焰喷射器,先后清险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置的40多个据点,给敌人心理造成巨大的震慑,一名被俘的印军说:“一见到你们喷火器的火龙,我们心里就非常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