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文|晓蕊

图|网络


日本文学大师渡边淳一,曾凭借一部《失乐园》横扫日本文坛,这一部讲述婚外恋的作品,被称做“震撼心灵的划时代杰作”。作品一经发表,日本社会纷纷讨论“失乐园”现象。

13年后渡边淳一另一部以婚外恋为主题的作品《紫阳花日记》,又掀起另一股社会现象“紫阳花现象”。

如果说《失乐园》的禁忌之爱,有徇烂如烟花般美好的爱情,那么《紫阳花日记》则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中年婚姻困惑版。

这是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丈夫川岛省吾经营着一家私立医院,妻子志麻子是料理家务,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住在东京高级社区,这个家庭在外人看来就是“标准化的成功婚姻”。

有的婚姻因为金钱、琐事整日闹的鸡飞狗跳,然而这对“假面夫妻”的平静表象下,却也是千疮百孔,写满了冷漠与孤独。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1 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家里有一张大的双人床,自从省吾与志麻子的女儿和儿子,陆续出生,夫妻两便分房睡了。大床归妻子,丈夫在书房放了一张简易沙发床,一睡,就睡了十个年头。

分床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妻子要喂奶、换尿布,而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常常晚归,为了不影响彼此的休息,这无疑是最佳之举。

在一个休息日,省吾因为书房空调坏了,于是决定去妻子的房间休息。在这个两人共同的家里,睡到妻子的床上,这个男人才想起两人之间已经将近半年没有夫妻生活。

在这个两人共同的房间里,省吾甚至有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就像闯入一个秘密花园。显然,两人在这个家早已经过成了“友好”的邻居。

也就是这一天,他在床的垫褥下发现了妻子的日记本。

这个日记本里有妻子对他生活中不满的宣泄:对妻子冷漠、对子女敷衍、借口到医院工作却是出门私会女下属......

他的一切,全都在他看似一无所知的妻子的日记本里,详细的记载着。这让他感到毛骨悚然,却也不戳破。他依然用零沟通的方式,进行着“偷窥”妻子日记的生活。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所谓婚姻,也不过是两个人合伙办企业、签合同。是一张终生批发的期货合同,双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资源办企业,这个时候男女双方给出来的资源包是不一样的,有身体、有生育能力、有容颜、有家庭关系、有自己未来的增长潜力。”

这对夫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一点。

丈夫为了给家人体面的生活,兢兢业业的工作。妻子按部就班,照顾好子女,孝顺公婆,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合理。

诗织是自己公司的女职员,二十岁出头,这个女下属工作上能为他处理医疗保险账务,私下更多的是带给他年轻与活力。省吾想起自己也曾经和别的女人风流,解决自己膨胀的性欲。然而这一次,诗织对他而言意义则不同。

因为有诗织,省吾上班都充满了动力,精神奕奕。他把这份力量当做乏味婚姻的调剂。

王尔德说:“已婚男人的快乐来自那些他没有娶的人。”

回想与妻子的结合,那也是在互相喜欢,有爱情的基础上建立的,省吾不免暗自思忖,得到的答案是:单纯从“爱”的角度,可能非诗织莫属。对妻子已经没了感觉,而妻子一直拒绝亲密,两人早已没了肌肤之亲。

可是,妻子与自己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妻子才是背后撑起这个家的功臣,甚至他们的家庭存款有多少,省吾也不甚了解。

尽管如此,生活还要继续,冷漠与疏离成了这对中年夫妻婚姻的主色调。

想起蒋勋先生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觉得有一纸婚约能保障爱情,只有爱情能保障爱情

。”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2 离不了,也过不好

王尔德说:“没有爱情的婚姻很恐怖。可是,还有一种姻缘比完全无爱的婚姻更糟糕。就是在婚姻中有爱情,但只是单方面的爱情;有忠贞,但只是单方面的忠贞;有奉献,但只是单方面的奉献,因此,在这样的结合中,两人中的某一人肯定会彻底心碎。”

志麻子就是那个先心碎的人,她精心打扮,以高雅、尊贵的身份站在第三者面前,她希望诗织能知难而退。

她以院长夫人的身份,站在丈夫为情人安置的精致小公寓里,面对那个比自己年轻将近二十岁,还一脸无辜不自知的女人,用尽一切道德面前的“好言相劝”。

和所有婚外情剧情相似的是:原配认为第三者没有爱情,只有金钱与利益,第三者却暗自挑战原配的婚姻。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一场看似体面的较量,背地里是志麻子强压的愤怒与无奈。而这之后,遍体鳞伤,惨败的也只是两个女人。

省吾看到妻子的日记,早已经清楚了一切。三人主导的故事,似乎与他无关,他一面更加理直气壮的去安抚情人,一面秉着“不捅马蜂窝,蜂也不来蛰”的心态,不即不离的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生活。

对于妻子的举动,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觉得妻子简直是“糊涂到家”了。

于他而言,他可从来没有过离婚的打算,这个家需要妻子的付出,离婚的成本太大,事业有成,家庭完整,是他在社会上的体面,他经不起更大的折腾与变动,也从未想过将家庭打破重组。

而身为院长夫人的志麻子,结婚前也算是高知识分子,结婚后,洗手作羹汤,早已经没有了立足于社会的资本。

志麻子从怀疑到确认,到疯狂,到无奈,再到妥协。

正应了那句话:离婚,谈何容易?好聚好散,更是一种奢侈。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3“假面夫妻”的悲与欢

志麻子知道丈夫的心离的很远,却也无力更改局面。面对丈夫的行为,她感到厌恶和恶心,却也仅仅只是以更加冷漠的态度回敬。

像所有母亲一样,她仍然要照顾好家人的饮食起居,为子女的升学考试发愁。

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情,她报了插花班,约会昔日好友。好友的劝说简直令人咋舌,那就是她也可以考虑谈一段“婚外恋爱”。

志麻子想:“与其考虑恋爱,不如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中去,或者再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也许这样就能忘记丈夫的花心。”

就这样的偶然契机,她报了一个专题讲座,重新邂逅了自己的大学老师。在这个五十多岁的教授眼中,志麻子是优雅,有韵味、美丽的。

在老师的奉承与赞美中,志麻子精神焕发,就连朋友都说她皮肤变好了。在几次的矜持与犹豫之后,志麻子还是和教授发生了关系。只是也和自己的丈夫一样,老师并不会因她而改变自己的婚姻。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这暗自进行中的一切,也都记录在她的日记中,丈夫一览无遗。面对妻子的出轨,省吾想起来就恶心的想吐,但离婚,依然不再能力范围。

省吾想,只要妻子将姿态放低,自己也是可以息事宁人的。而志麻子在听到丈夫说的:“你变多了。”也只是不置可否。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里说,比离婚更可怕的,是假面夫妇。志麻子在日记的最后写着:“今后我再也不写了......时不时来偷看我日记的丈夫,也终于可以安心地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这是渡边淳一在结尾埋下的另一惊雷,是否从一开始,志麻子就知道丈夫在偷看自己的日记?

渡边淳一的作品,总是褒贬不一。如果说《失乐园》曾让人们在虚无的爱情里意淫,《紫阳花日子》则现实的令人哑然。

渡边淳一在谈到创作构想时说:“世界上有写美好结局的小说,也有悲哀结局的小说,对于我来说,小说应该是写最真实的人性,男人和女人在精神上很多东西是不同的,我就是要从不同方向挖掘出这种真实。”

《紫阳花日子》没有跌宕的剧情,也没有荡气回肠、千回百转的爱情。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贯穿全书,细致,真实,甚至让人感到心酸。

想起《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与吴惠芬的婚姻模式,竟也是这样的“假面夫妻”。两人分房睡,在男女感情上早已是陌路人。

吴惠芬知道高育良有情人,有人说在她的心中一定是有比爱情分量更重的东西才能让她这么忍,委曲求全。

人生一世,总有些执着的面,有些人为情,有些人为钱,有些人为权,有些人求安稳度日,有些人求纵横四野......

《紫阳花日记》:游走在道德与欲望的边缘,不和谐的婚姻何去何从


结束语

有人曾经说过,爱情是一种病,而婚姻是治疗这种病的药,然而病好了,却还要一辈子吃这种药。

这句话看起来是多么的荒谬。恋爱是非日常性的,而婚姻却是琐碎、极其平淡又日常的。婚姻会让彼此暴露出最真实的自己。

婚姻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它给了人们舒适与安心,久而久之还会给人们倦怠与厌嫌,同时消灭的还有浪漫与激情。

然而,爱是排他的,书中男女主人公,这种“假面夫妻”的婚姻,只不过是另一种更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