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文|晓蕊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内说史》中曾评价:“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可是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作家。”

她的作品总是传达出一种苍凉的的基调,她说: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她擅长于用平淡、自然、真实的笔触描摹生活。也会毫不客气的将生活的滤镜去掉,让你看到华服底下,那些密密麻麻的虱子。

正如她的短片小说《鸿鸾禧》,明明写的是喜事,她偏要撕开内里最难堪,鲜活而又真实的一面给你看。

她冷眼旁观、随意嘲弄,又态度诚挚,她将美丽的泡泡戳破,让你读出悲凉的味道。

这个故事截取的,是娄家娶媳妇,从筹备婚礼到举行婚礼的片段。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1.未过门的媳妇,已经不受婆家人待见

玉清在婚纱店试婚纱,陪着的是未来的两个小姑子二乔和四美。

两人是婚礼那天的傧相,只顾试穿自己的礼服,同时暗地里,还不忘酸一把自己未过门的嫂子,一个形容她:整个人硬的,简直“掷地作金石声”!另一个附和:白倒是白,可惜是白骨。

对于玉清嫁给自己的哥哥,俩人是极度不满意的。例如二乔说:“玉清哪一点配的上我们大哥,玉清家那些亲戚,更惹不得,一个比一个穷!”

但事实上玉清也没她们说的那么不堪,穿着长裙长袖的嫁衣,就像广告里的“高尚仕女”。反衬的她那些小姑子像暴发户。

张爱玲是这么形容她的:玉清的长处在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把每个人里面最上等的成分吸引了出来。公公对她是满意的,觉得她是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都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从本质上讲,婚姻有时候就是一场利益互换,当其中一方感到自己吃亏的时候,不满的情绪就表露出来了。

玉清家是个凋落的大户,为了女儿的婚礼,娘家人凑了五万元的陪嫁。玉清将这笔钱全部花在自己身上,看见什么买什么,来不及的买。

她有一种决绝的,悲凉的感觉,女人一生就这一次任性,怎能不狠狠的让自己买到够。

按理说,那五万元,是她自己的,这么花无可厚非。但在婆家的姑子们看来,她应该将部分当做置办新房的费用。她的做法让两个小姑子感到一种切身的伤害。我将这种切身的伤害,理解成了被动了奶酪的感觉。

于她们而言,玉清就像一个外来入侵者,父母吃亏不说,她们可就不那么有涵养了。

娄家是近些年才“发迹”的,未来嫂子占尽了便宜。而且这么会花钱不会用钱,想来以后也是不会操持家业的。

还未过门,就已经和小姑子们来了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筹备婚礼本是高兴的事,却因为经济、利益、家庭状况不同明里暗里的被嘲讽。想到以后的日子,幸福感已经打了折扣。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2.一场传统的婚礼背后,是免不掉的繁文缛节

举办婚礼是喜庆的,但是婚礼的筹备,传统的繁文缛节也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就像婚礼的男主角娄大陆,他自己也很诧异,组织一个小家庭要那么些钱。婚房的布置,大到地板打蜡,小到桌子、桌布.....哪样都是要花钱的。

两口子也很默契的达成共识,只挑了些琐碎的东西买,钱没了再去要。留下譬如婚床这种大件,就指望父母解决了。

这一点也让玉清的婆婆觉得,自己的傻儿子以后是算计不过媳妇的。

在小说中有一处写道,娄太太说把自己的床跟儿子的小床换了,底下几个弟弟妹妹马上反对道:“那不好.....让人看着说娶个媳妇把一份家拆得七零八落,算什么呢!爸爸第一个要面子。”

这就是普通的家庭,在婚礼当天高朋满座,举杯畅饮之前

,筹备婚礼的繁文缛节能耗尽一个家的精力。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人们需要婚礼这种仪式感,给自己的人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拉开人生序幕的另一篇章。

我想对于多数结过婚,筹备过婚礼的人,都经历过那种筹备婚礼的忙碌与焦灼。从筹备到婚礼结束,这一件大事直到顺顺利利的完成,全家人才能大松一口气。

小说中讲到婚纱照,玉清与大陆同拍的那张,她把障纱拉下来罩在脸上,面目模糊,照片上仿佛无意中拍进去一个冤鬼的影子。玉清很不满意,决定以后再租了礼服重拍。

这篇小说篇幅极短,第一次读完,好像没看懂张爱玲在表达什么,再读就发现,张爱玲真是将讽刺进行到底了。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3.寄希望通过嫁人改变命运,是另一种悲

小说用了极大篇幅讲玉清的婆婆,公公娄嚣伯留学美国归来,娶了娄太太。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对错配的夫妻,多少人都替娄先生不平。

虽然在外人面前,娄先生会碍于面子对娄太太礼让三分,私下,也是一个对老婆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好应酬爱面子,常常将娄太太放在各种为难的情形下,一次又一次发现她的不足。

在一些细节处就能看出娄太太在这个家的存在感极低。比如,出于好心,想给媳妇缝制一双婚鞋,媳妇并不感动,家人也不领情,认为她放着一堆要紧事不做,去做鞋。

去请李医生做证婚人,在与人对话送礼的时候,紧张无措,小说里这么写着:“娄太太觉得这一次她又做错了事,然而,被三十年间无数的失败支撑着,她什么也不怕。”

这是个在婚姻里一直在付出,却从未被认可过的妇人,是压抑而又孤独的。

娄太太的伤悲对自己也说不清楚,然而,叫她去过另外一种日子,没有机会穿戴齐整,拜客、回拜。她又会不快乐,若有若失。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繁荣、气恼、为难、这是生命。在那个时代,就算不满意,不一头扎进婚姻里,女性没有更多的选择。

娄太太的命运仿佛就是玉清以后的写照。张爱玲的小说也可以看成一个充满女性气息的世界。通过对娄太太的心理刻画,一个软弱兼有奴性意识的女性跃然纸上。

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个时代,无数娄太太们依附于男人,渴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却在婚姻蹂躏过后,才发现,结婚并不是那回事。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同样,张爱玲的文笔冷峻、刻薄,《鸿鸾禧》里看不到喜,看到的是一个女人走进婚姻后的孤独与悲哀。

张爱玲《鸿鸾禧》:写的是喜事,为何读起来全是悲的味道


结束语

现代人对于婚礼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有的人会选择旅行结婚,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婚礼模式。摒弃掉那些旧的观念及繁文缛节,人们更关注追求自由与幸福。

钱钟书把婚姻比作围城,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意识觉醒,如果不幸福,更多的女性已经不再急匆匆的赶着进围城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