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描写白菊,连用了六个典故,写尽惜花自怜之情!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描写白菊,连用了六个典故,写尽惜花自怜之情!


长夜里,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雪清玉瘦,好像在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於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濡沫解词: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常见的意向。她笔下的花有眉有腮、有肥有瘦、有肌有骨,更重要的是有人的情志。这首词中她用了6个典故来写白菊,下面一起看看吧。


李清照描写白菊,连用了六个典故,写尽惜花自怜之情!


1.贵妃醉酒

相传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相约在百花厅设宴饮酒,结果约期到了,杨贵妃满怀欣喜地赴宴却没有看到唐玄宗的车驾。等了很久,杨贵妃才知道唐玄宗是因为与江妃欢耍未来赴约,十分懊恼,于是借酒浇愁,却没想到三杯即醉,她的姿容更加娇媚,倾倒众人。

2.孙寿愁眉

《后汉书·梁冀传》写道:“(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孙寿,东汉权臣梁冀之妻,貌美善妒。梁冀身世显赫,但为人奸诈歹毒,且十分惧他的妻子孙寿。他们二人蛇鼠一窝,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后在政治斗争中,双双自杀。

3.韩令偷香

韩令就是东晋人韩寿,西晋大臣贾充的随从。仪表堂堂,贾女对他产生爱慕之心,后幽会。一次,贾女偷父亲的西域奇香赠与韩寿,这种香粘到身上不易消散。贾充会见众人的时候闻到韩寿身上的异香料到两人有私情,只得将女儿嫁给韩寿。

4.徐娘傅粉

徐娘,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曾与元帝臣子季江私通,季江曾评价她:“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半老”一词由此而来,形容妇人年老但不色衰。查阅资料发现并没有徐娘傅粉的典故,我猜测可能是李清照的笔误,也有可能是后人抄传时候的笔误。


李清照描写白菊,连用了六个典故,写尽惜花自怜之情!


5.汉皋解佩

汉人刘向《列仙传》中的一个神话故事。郑交甫在汉水旁的汉皋台下,见到两个美丽的女子,就请求她们把所佩带的饰物送给他。二女解下佩物送给他。郑交甫藏在怀中,才走了十步,怀中的佩物忽然不见了,二女也不见了。

6.纨扇题诗

班婕妤与汉成帝的故事众所周知,曾经,班婕妤入宫一时得宠。后来,赵飞燕姐妹入宫以后,班婕妤失宠,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作了一首《团扇诗》。

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