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帶著孩子去公園玩,遇到了兒子的同學小宇及其媽媽也來玩。

現在孩子再上大班,處於小升初的關鍵時期,所以,現在小升初的話題是我們最關注的。


在和小宇媽媽的攀談中,我瞭解到小宇可能要去外地讀一年級了。

小宇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從小到大都是小宇的媽媽一個人帶他。

小宇的媽媽滿嘴抱怨,訴說著這些年自己帶娃的酸甜苦辣。


她抱怨孩子的爸爸不聽她的勸,捨不得放棄外邊的高薪,不想結束兩地分居的狀況。

孩子成了他們吵架的導火索。她說,每次打電話吵架,小宇都默默的躲在角落中用驚恐的眼神看著她。


慢慢地,她發現小宇非常內向、小膽,在外邊不敢和小朋友玩,在幼兒園隔三差五就被小朋友欺負,她傷透了腦筋。


年前,放寒假後,小宇和媽媽去爸爸所在的城市團聚。沒想到趕上了疫情。

正是這段時間和爸爸的朝夕相處,小宇媽媽驚奇的發現,小宇變得活潑了,見到人敢打招呼了。

更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她和小宇爸爸的關係也改善了,彷彿回到了戀愛時期。


夫妻決定,一定要結束兩地分居的狀態,不再讓孩子生活在假性“單親家庭”中了。


瑞典的研究者發現,在幼兒期有父親陪伴的孩子,行為問題更少。一個孩子與父親相處的時間,是預測他將來長大之後情商水平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怎樣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01


國學大師季羨林去世後,財產紛爭使他的兒子季承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作為“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兒子,他卻很少接受父親的教誨,甚至被父親“趕出家門”。

看了季承寫的《我和父親季羨林》,我很感動,也對季羨林父子的關係瞭解了一二。


季承從出生起就和母親、奶奶和姐姐一起生活。

他第一次見父親時11歲,他對留洋歸來的父親“很陌生”。雖然陌生,也阻斷不了他和父親的親子情,他很想和父親熟絡。但很短的時間後,季羨林就去北大教書了,只有寒暑假才回家。


17歲時,季承考到了北京的俄文專修學校,他選擇了住校。而放棄了和父親同住的機會。

工作後,他和父親的工作單位同在中關村,雖然見面的機會多了,但也沒讓他們的父子關係更親近一步。

他說,和父親熟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怎樣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朋友小冉,姊妹三個。她小時候,父母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把她放在爺爺奶奶家,一走就是5年。

在這5年中,她讀完了幼兒園,小學也快畢業了。

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伴,她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小朋友都欺負她、遠離她,她的童年是暗淡的。


小學快畢業的時候,爸爸媽媽回家了。她說,回到自己家的第一個晚上,她興奮的沒有睡覺。

她滿心歡喜的等待來自父母的疼愛,慢慢的就失望了。

她的想法父母不能理解,也不屑於去理解。她總覺得和父母之間像隔著一堵牆,怎麼也推不倒。


我想,季承和父親之間也有這麼一堵牆吧。


父親和子女之間如果沒有親子教育和情感支持,父親的形象就像個空殼,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曾經說過:“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不要輕易缺席。


02


同學曉輝和老公分居兩地,女兒6歲了,活潑可愛,每次見她都滿身活力,像是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當被問起父親的缺席有沒有對女兒的成長造成影響時,她滔滔不絕。

她說,剛有了孩子後,獨自承擔撫養壓力,她也不習慣。平時還好說,特別是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只有默默扛著的份。深以為然。


“老公去外地工作,是我們商量好了的。”她說,等還完房貸他就回來,勝利在望了。

她經常和老公在微信上視頻聊天,每天不間斷。等孩子大點了,也讓孩子參與。這樣,孩子每天都和父親見面。

怎樣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好在曉輝是一名老師,週末不用上班,寒暑假也有大把的時間。她和老公所在的地方,坐高鐵1個多小時就到了。

幾乎每個週末,曉輝都會帶著孩子去老公的工作地。一家三口會去公園、博物館等地方遊玩,孩子增長了不少見識。

寒暑假更是在老公的城市度過。


女兒很開朗,在幼兒園經常和小朋友分享她在別的城市的見聞,她說。


經常見面,交流生活中遇得到的問題。夫妻之間,小別勝新婚。

媽媽心情好了,孩子也受好的影響。孩子經常參觀爸爸的工作單位,知道父親在忙什麼,少了埋怨,多了自豪感。


03


怎麼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呢?有一下幾點建議:


1. 父母儘量想辦法在一起生活


如果可以,父母儘量想辦法在一起生活。可以選擇讓爸爸辭職回家找份新的工作,或者媽媽作出犧牲去爸爸所在的城市。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裡都是家。

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對夫妻感情的培養也非常有幫助。


2. 如果分居,首先夫妻的想法要一致


現實中,這種情況很多是夫妻中一方的想法。有的是男方的工作在外地,並且外地的薪酬高些,生活壓力小,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還有的是,家裡的女主人爭強好勝,逼著自己的老公去“掙大錢”。

當然,也不乏有的家庭是女方外出工作,留下老公和孩子在家的。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不利於家庭的團結。

做出選擇的時候,最好夫妻要溝通好。這樣,雙方心理相容,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能心平氣和的去解決,而不是抱怨。

怎樣減少假性“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3.樹立爸爸的威信


雖然因為生活所迫,孩子不能和父親一起生活。媽媽經常誇獎爸爸,在寶寶心中樹立父親的威信,告訴寶寶爸爸為什麼不能回家、在做什麼工作、爸爸工作的辛苦和對他的愛,寶寶會很自然的接受爸爸不能經常回家的現實。


爸爸更容易成為孩子心中的英雄和榜樣,爸爸的言行舉止更深刻的影響孩子的成長。


推薦一本繪本《了不起的爸爸》,書中講了四位普通的爸爸,傳遞給孩子的正能量。


4.平時多交流


現在的社會,信息工具發達,交流起來很方便。

分居狀態下的夫妻,一定要多溝通交流,讓孩子也參與其中。


塗磊說,“不要剝奪一個男人做男人的權利,不要履行一個男人做男人的義務。取而代之,只會讓對方感覺羞愧和逃避,感覺不到自我。只有激勵和引導,才能讓對方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幸福。”


教育孩子、為家庭負責,是一個男人的責任,也是義務。無論他在哪裡,都要讓他做到,這樣 他才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家。


作者介紹:番茄魚,教育從業者,寶媽,喜歡讀書、寫作,關心糧食和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