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導言:

日本人40年前展現在建築上的設計文化與思想,與今天我們國內設計比,絲毫不遜色。看他們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腦海裡總會閃過一束束光芒,捫心自問:

原來世上還有一種美,是這樣的。接下來,一起欣賞別人家的“王者水泥毛坯”——清水混凝土建造的別墅。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提起混凝土,滿腦子素樸,與花裡胡哨的人間煙火味兒形成對比。其實,混凝土建築設計的要義,恰在於它千變萬化,兼容幷包成就的百搭。簡潔是它,素雅是它,靚麗是它,豪華也可以是它。

然而說到“豪華”,無不是金光閃閃的鋼材玻璃幕牆、金碧輝煌的宮殿、市井暴發戶極盡露富之家,少有人能想象混凝土帶來的“豪華”究竟為哪般。

這就像世上有一種霸氣凌人的王者,但不是真強者;有一種強者,讓人從不覺得強,但它卻是真正王者。清水混凝土就屬這一類。恰巧,它建造出下面這兩座一城一鄉不同風味的別墅,隔著屏幕都嗅到它們骨子裡的雍容華貴。

01 城墅

供城中三代人居住的清水混凝土大宅,面積約600㎡,不是一般豪。每一個人都無法想到它已經建成30多年。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它的“豪”,體現在:最好木材做成最好的傢俱、頂端跑車、國際名畫、院落名木,以及放在主人書房的F1賽車,茶餘飯後,一支菸功夫,就能從陽臺上眺望它,享受追求美觀的建築與現代雕刻般賽車相互映襯的空間榮耀。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房主起初的想法很簡單:居住在一個和以往不同的空間,使用清水混凝土,嘗試新挑戰,三代人分別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但同時又要居住在一個“家”裡。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最終設計師做出12米高三層清水混凝土立方體,內部為簡單箱子,卻極盡豐富的變化。一層是爺爺奶奶的大空間起居室,2層是爸爸媽媽的生活空間,起居室在西側,弧形牆壁隔開內外,細長天窗射入光,照亮室內。從落地窗可以俯瞰一層陽臺。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餐廳和起居室在同一空間,與東側陽臺相連,感覺更加寬闊。兩層之間以右樓梯一扇門連接,互通來往。牆壁塗白增添空間開放感。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三代人各自擁有獨立空間,同時又維持著距離產生美的親情,如同留白般的南北庭院,作為公共空間,櫸樹如今出落規模,高高大大,接待著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光陰,風景無比優美。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這是一座能隨時光不斷成長、隨歲月而增輝的建築,每時每刻都發現新的喜悅

,令別墅保持著清水混凝土的清美氛圍。

02 林墅

為什麼將這一座稱作清水混凝土“林墅”?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自由度極高,好比交到裁縫手裡一塊好料子,機會難得,對於有追求的設計師而言,一匹黑馬就此誕生。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從粗獷到裸露,混凝土建築用百年時間成為明星,創造了其他材料無法企及的精彩世界。

清水混凝土不僅在都市大量出現,還在自然中暢快呼吸,這是當代建築設計師永遠都在完成的兩項作業。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清水混凝土的林墅由三部分構成,從左至右:工作室、起居室、臥室。向自然穴居致敬,今天的臥室樓部分仍位於地下。建築物與道路之間形成斜角,能夠完好保留場地樹木。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地塊高低差被巧妙利用,先設計起居室樓和臥室樓兩個主框架。起居室樓位於斜面較高的位置,而臥室樓則處於較低一側,然而如何在該空間舒展生活姿態,藉助一束光了結任務。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起居室空間開敞,光線從天窗灑到柔和的清水混凝土牆壁,每一時刻都有變化。純牆與光線的對比如此美麗,妙不可言。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封閉空間難成大器,打開更寬廣的空間,充滿新的可能,才是個性,才具意義。建築師與業主在設計上達成共識,於是每天早晨陽光從天窗灑落,庭院內四季景色被引入室內,光影成趣,在清水混凝土的灰色空間,得以體會各種色彩。

以為是青銅,原來是王者:“水泥毛坯”也可以很豪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