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人帶你瞭解衡中

衡中人帶你瞭解衡中

學習哥團隊出品

衡中2018屆703班的梁雪茹

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

梁雪茹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進入衡中是一種緣分,感恩衡中則是一種命運"

...是啊,能夠進入到衡中這樣的學校,並最終實現自己的高考夢想,真的應該感謝命運給予她的恩賜,讓她能來到衡中!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在這樣的大學畢了業真的未來可期!


衡中2018屆679班:史天洋 現就讀於北京大學

感謝衡中,感謝衡中的環境,那緊張而又不失溫馨的氛圍,那追求卓越的精神。感謝陪伴,感謝老師至深夜的堅守,迎著朝陽的翹盼,諄諄的教誨;感謝陪伴,感謝同學,不厭其煩的合作講解,不讓一步的競爭共進,噓噓的調侃。

最感念您給過我連續進步、趨於領先時的欣喜若狂,亦及時給我當頭一棒,面對連續退步,重拾踏實,發出我絕不服氣的吶喊。您給了我與優秀或說卓越的人為伍的環境和尊嚴為自己爭取的規則,無限的機遇與挑戰,讓我於高三漫漫中下游的掙扎中,寫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修身格言,這是百折不撓,永不服氣的信念。

自信自強,奮勇爭先的銳氣,使我寫下了看來難以實現的目標:第一,這無人嘲笑,只要行動配的上理想。這是自己的信條,亦是母校磨礪的精神,賦予的能力。試卷上的"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高考日誌本上的"我可以沉默,但不能沒有話語;我可以落後,但不能沉淪",句句不死板而有力的話語予我積極向上,追求卓越的力量。母校給了我滿滿的歸屬感與榮譽感,使大學後也可喜識校友,共敘母校;您給了我規律的生活,足以始終不忘追求卓越。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定盡己之力維護母校榮光,不辱青年使命,回饋母校之功。

在衡中,並不是像外界傳的那樣唯學習的枯燥乏味,也有著無數精彩的活動,八十華里遠足,成人禮,百日誓師,無數的晚會,演講,報告會……會中人人為之傾聽,為之陶醉,抑或平平淡淡當時未有所感,而當時間漸漸逝去,新的一屆重演,當時之景歷歷在目,或心潮澎湃,或欣喜,或懺悔,嘆息當時之景象留下太少難以重顧,而心中飽飽充滿著感激和強烈的歸屬感榮譽感。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或有人批判衡中強在擇優錄取,但衡中不僅足以保優,而且促進成長,是優秀步向卓越。精細的機制使眾人共勉,克服個人難以承受的苦難,感召的團結榮譽感,於是才有衡中不斷超越的奇蹟。


衡中2018屆654班:範思源 現就讀於南開大學

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衡中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是我們為夢想拼搏的地方,是我們夢想之花綻放的地方。衡中三年,看似平淡的學習生活卻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回憶。一個個清晨跑操的日子,操場上一聲聲響亮的口號猶在耳畔,在校園中的一個個身影仍在眼前……響亮的口號喊出的不只是氣勢,更是我們的信仰;揮動的旗幟,展現的不只是我們的激情,更有我們的追求。

青春三年,追夢無悔。來到大學我依然為自己是衡中人而驕傲。感謝母校,感謝為我們辛勤付出的老師,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衡中2018屆654班:王帆 現就讀於清華大學

在衡中的三年,不只是知識上的充實,更是靈魂上的洗禮。在衡中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中,我逐漸建立起來的既有完備知識體系更有良好的習慣和性格。衡中留給我最寶貴的財富是衡中的品質:一種對於知識和未知世界的不懈追求;對於工作卓越的追求:對於生活中完美的要求。當然,衡中也鍛鍊了我的自理能力,自律意識,更教會我學會寬容,學會忍耐,學會蓄力,學會潛伏,懂得傾聽。

對於衡中的懷念與不捨,滋味縱有千般,歸根結底匯聚成兩個字——感恩。感恩衡中,教會了我成長,教會了我做人。

無論"輿論"怎樣勾勒,真實的衡水中學就是你看到的模樣,它不需掩飾,每一個衡中人都清楚自己三年來所收穫的東西,也清楚自己來到衡中想要的東西,就像狀元劉嘉森說的:不是衡中選擇了我,而是我選擇了衡中,三年的生活給了我勤奮學習的答案——不為高遠的夢想,只為腳踏實地的努力!


寫在最後

看完衡水中學的學霸們的學習方法與生活習慣,不知道同學們作何感想?學習哥是感覺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每天都在向成功邁進。

雖然說這些方法不可能適合每個人,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逐漸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夯實基礎,努力對方向,長此以往,你就離自己理想的大學不遠了!

高考的分數,只垂青那些勤於努力的人。

你流過的每一滴汗水,都會折射出你的光芒!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編轉。"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家庭教育諮詢、傳遞正能量、傳播優秀文化為己任。更多精彩,敬請收藏和關注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相關視頻,您可在優酷網搜索"教師教育培訓演講王仁元"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