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宋代钱币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钱,对钱是宋代多书体钱币形制的一种特殊钱币,为同一钱文的年号钱(国号钱),其钱文内容、质地、成色,钱之大小、钱身厚薄、轮廓阔狭、穿孔大小以及文字的笔画粗细、位置布局等方面均相符一致;但钱文书法不同,分别用篆、隶、真(楷)、行、草等书体相配合,成对或成为一组。日本学者则称对钱为“符合钱”。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对钱以两种字体互为昆仲,这种同中有异的艺术效果形成和谐对称的美感,更加显示方孔圆钱造型的艺术魅力。两宋对钱的盛行,历经太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等计九代,以北宋为极盛时期。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御书钱“淳化元宝”,是宋代第一组对钱。对钱钱文书体一般以篆书作为配对的主线,配以真、草、行、隶任何一体,是宋钱对钱的一个特点。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至神宗熙宁年间(1068 一1077),对钱为篆书与真书两种书体。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至徽宗建中靖国年间(1078一 1101), 对钱为篆书与行书两种书体。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 一1110),对钱制度暂时中断,钱文出现瘦金书、隶书、行书等书体。钱币形制一改过去钱缘较阔的形式,而变为窄缘,与挺秀纤细瘦金体钱文相得益彰,得体和谐。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至钦宗靖康年间(1111 一1127),复归对钱制度,对钱以篆书和隶书两种书体为主流。这是对钱艺术的顶峰时期,尤其是政和、宣和小平对钱,以铸工精致、钱文秀丽、版别繁多著称。

宋代“对子钱”,古钱币收藏中的热门

南宋高宗建炎年间至孝宗淳熙六年(1127-1179)对钱以篆书和真书两种书体为主流。宋钱的多书体及对钱形式,延续到淳熙七年(1180),钱文逐渐统一为宋体,开始代之以一种纪年和纪地钱文的钱币形式。这种钱文形式与多书体的“对钱”比较,在钱制上显然更加完备。淳熙年间是宋钱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