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这一天齐王田建非常高兴,并且在他的都城临淄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这是个什么样的仪式呢?原来这是一个迎接秦国使者的仪式。接着他们收到一个消息,秦国愿以五百里地换取齐国一个大国!齐王田建居然高高兴兴的答应了!震惊,荒唐,愤怒?就这样不战而降?看到这样一段历史,你们有何感触?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不战而降?


就这样,齐王跟随秦国使者走了,这时候,田建才发现秦王所说的五百里地只是一片树林而已,而且秦国把周围五百里的地方都围起来了,断绝所有物资供应,最后的结果是齐王活活被饿死在这一片树林里。齐国就这样被灭了。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被活活饿死

齐国的不战而降,相对于其他五国反抗秦国的历史事件来说,确实太窝囊了,人家燕国最弱,但还是有荆轲刺秦王的反抗呢。作为与齐国并肩的大国—赵国,在抗秦过程中的态度最坚决最彻底。前有赵奢,廉颇,后有李牧这些大将都在为赵国的国土完整而奋斗。而齐王田建做的这件事情,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姜太公!为什么这么说?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姜太公钓鱼


齐国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周朝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国土面积广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齐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朝第一任开国功臣姜太公!太公在位时,政治清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人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而且在春秋时期是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出现了为我们所熟知的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齐威王称霸战国等大人物!而到了战国后期,齐国由于独自灭了宋国,导致五国伐齐,元气大伤。即使是这样,战国晚期,齐国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依然具有上千里的国土,几十万雄兵。为何不战而降?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泱泱大国


第一点是齐国国家方针大策失误,也就是政治上失误。齐愍王对邻居宋国垂涎三尺,急需灭掉宋国来扩充自己的国土。秦国和燕国都非常喜欢齐国这样做,对于秦国来说,它非常乐意坐收渔翁之利的,秦国和齐国在当时可是两大巨头啊;那对于燕国呢,燕国在历史上跟齐国不对头,两国有世仇。齐国曾经大规模攻打燕国,致使燕国很长一段时间低迷,燕国一直想报仇,但燕国国土面积小,势力不足以灭齐,只能通过怂恿齐国灭宋,达到坐山观虎斗的目的了。果然,齐国不出意外灭了宋国,并且独吞了宋国,但却引起其他诸侯的群愤,致使燕、韩、赵、魏、秦五国伐齐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五国伐齐


齐国后来虽然曲折复国,却无力再与秦抗衡。配合着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这大大符合的秦国的称霸野心,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齐国,可以腾出精力和兵力来攻打其他五国,齐国和秦国倒也相安无事几十年。但齐国显然不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眼睁睁看着其他五国相继被灭。直到田建在位44年的时候,秦国大将田贲率领大军兵临城下了,秦国还派出使者劝降,而这时的田建显然还在做着天真的美梦,也就有了开头那段场景。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在田建即将要去秦国的时候,有个大臣就强烈阻止,提出要帮助其他五国的残余势力复势,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救国方针,但是田建不予采纳。田建虽然有自己的考虑,但是在国难危亡的时候,仍然看不清当时的形势,没有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存活,实在是可悲可叹!历史上政权变幻,贤者居之,无能者毁之。齐国开国之主姜太公,到亡国者田建,中间虽经田氏代姜,但一个古老的诸侯国以这样的方式陨落,太落寞了。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第二点是齐国政治腐败,外交失策。齐国当时在政治上基本没有什么作为,就在其他国家变法图强的时候,王建的舅舅已经暗自受到秦国的诱惑,向王建灌输拥护秦国的外交政策。从这里来看,秦国已经把魔爪伸向远方的齐国!第三点是外因,也就是秦国太厉害了。政治上变法得当,秦国的军事实力空前高涨,代代领导人都非常有野心,有实力!最后一点,一个有见识有远见的君主也是非常重要的!齐国的灭亡正好印证了《孙子兵法》里面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不费一兵一卒就灭掉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这招实在是高明。

对于齐王田建的不战而降,小伙伴们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下足迹。

五百里地换取一个强国,原因竟是这样?网友表示很荒唐!

今天的历史知识,你看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