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史记》的开篇之作就是《五帝本纪》,讲的就是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喾、尧和舜。

虽是远祖传说,但在司马迁的笔下,诸多细节描写的特别值得琢磨,但就在这一琢磨之下,居然有了荒唐之感。

1、聊聊这5个帝王的关系:

谈及远祖帝王制,人们必说到禅让制——择天下贤者居之。

但从司马迁描述的这些帝王关系谱中,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会事,因为5帝本来就是一家人。

为了大家看的直观明了,我画一张草图给大家看: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么有意思的几点:5帝之间的帝位传承,大致是这么一个传承关第:

祖父——孙子——侄子——儿子——女婿

总之,传来传去,都在黄帝他们家的。

更有意思的是:舜的辈份极低,他的曾曾祖父和尧是同辈。

但他后来又做了尧的女婿,相当于是娶了他的曾姑奶奶。

如果再把禹考虑进来,就更有意思了,因为禹和尧是同辈。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2、尧为了考察舜,做了这么几件事

当尧听从了众人建议,决定把舜当接班人进行考察培养时,他做了这么几件事:

首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他如何管教老婆来观察他的德行。

这个历史细节透露了这么一些信息,如,父系社会建成后,女性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即使是尧的女儿,随便就可以下嫁给一个穷苦人(当时舜家庭条件很差的),而且一下子就姐妹俩都嫁过去了。

然后,尧又依次把舜放到司徒、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等这样一些重要岗位上进行了锻炼。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尧对舜的最后一项考察项目,非常值得我们琢磨。

《史记》上是这么写的: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

如果你不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就很难理解:尧干嘛要安排这么一个考察项目压轴呢?

如果我们能想到:尧舜时代,人类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早期,需要根据气候条件不停迁徒、寻找合适的生存地,那么我们就容易理解:

——尧想要考察的,正是舜在户外辨别方向、判断地势条件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对当时的部落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十多年前读《史记》时,这些细节一扫而过,根本没有思考过。

现在再细看时,便明白司马迁用笔是处处皆有深意的。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3、舜的心机很重

我们习惯了把尧舜禹视为圣人,认为他们天生聪明、道德完美。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是要研究关于人的历史,而不是读神话,那么就要承认人性中,肯定有不美好的一面。

譬如,从《五帝本纪》来看,舜其实就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他的一些做法,对于那些想在仕途上经营的人来说,很有启发意义:

譬如,尧让他代行天子之权时,他借尧的手做了几件大事,分别是:把共工流放到幽陵、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把鲧流放到羽山。

《史记》说因为这4个人是恶人,但实际上,司马迁在前面已经埋过伏笔:驩兜曾向尧推荐过共工,让共工来接替天子位;而三苗和鲧,都属于当时的权臣,比较有影响力。

于是舜趁着尧这个老爷子还活着的时候,借他的手先把这4个人给收拾了,为自己随后的执政扫清了道路。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在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继续演了一把好戏。他说:我不要当天子,把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来当吧!

然后,他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

如果只看文字不思考,就会简单地得出结论:舜这个人不贪慕权力,多高尚啊!

但仔细想想,真的这么简单吗?

在舜接尧天子位时,他已经代理了20多年的天子。20多年啊!政坛上还有几个能不是他的人?

这时舜说把天子让给丹朱,丹朱他敢接吗?他接得住吗?

诸侯们能信吗?大家都知道这是场戏,但不能说破,还要配合舜把戏演好。

诸侯前来朝觐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却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

舜看火候差不多了,才主动说:“天也夫!(这是天意呀)”。

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

《史记》开篇之作:为何最后读到的,竟是“荒唐”二字?

4、舜的赏罚有失公允

前面说了舜借尧的手把朝中的重臣们贬到了远处,认为他们是恶人。

如果这些人算是恶人,那么舜瞎了眼的父亲瞽叟、以及他的弟弟象,又算是什么人呢?

瞽叟和象数次欲置舜于死地,烧房子、活埋,各种阴招都使过,这样的人,立刻问斩也不为过。

但舜最后是怎么做的?

——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

如果对他的父亲以礼相待,还可以用孝道这块百搭的道德遮羞布来掩盖一下。

那么,封弟弟象为诸侯,这算是什么道理?

要知道这个弟弟,在以为舜被活埋到井里,必死无疑时,回到家后将“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

我一直在想,司马迁写“象取之”这三个字时,这个“取”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不管它是什么意思,把哥哥弄死,立刻把两个嫂子“取之”,这样的恶弟,居然封为诸侯。

中国历史的开篇,到了舜帝这里,便已经是如此的荒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