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說起和珅,人們總離不開一些印象,大貪官、馬屁精、矮胖子、笨拙…….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和珅卻是面目清秀,頗具才華的清朝一代虔誠。優越的天資與敗壞的奇妙地結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寵愛與嘉慶帝的賜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大家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和珅常補描述成不學無術,醜態百出的滑稽之人。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和珅並非如此,

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恰恰相反,他是一位才貌才出,學識出眾的才子,和珅最初的發跡正是與他出色的個人資質緊密相關,和珅,原名和善寶,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官宦之家,10歲時進入西華門的鹹安宮讀書,自小文書達理,自小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資,讀書期間,他接受了系統的儒學經典,和滿漢蒙古教育,由於天資聰明和勤奮好學,得到當時老師的器重,十八歲那一年他與官階正二品的內務府總管英連的孫女兒成親,二十歲時承襲了祖上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襲爵位,二十二歲時和珅當上官階正五品的三等侍衛,隨即出任年甘處侍衛,所謂年甘處就是皇帝巡視時扶車撐傘的差事,和珅也因此有了和皇帝親密接觸的機會,相傳一次巡視時乾隆皇帝審閱邊境要犯逃脫的奏報,隨口送了一句論語中說到的"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意思是老虎和犀牛從籠中跑出來傷人,龜玉在匣子裡被毀,是誰的過錯呢?這是管理者借來指責管理者過錯的,而當時在乾隆身邊的侍從大多沒讀過什麼書,聽後面面相覷,不知何意,此時飽讀讀書的和珅在旁卻聽得分明,他當時應聲答到"點首者,不得使其折耳",乾隆帝對身邊待從能有如此之學識感到非常之驚奇,又見和珅長得眉清目秀,身材奇長,儀度俊雅,聲音洪亮,是個標準的美男子,不禁讚賞有嘉。

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從此,和珅憑藉出眾的資質和才華平步青雲,直到戶、兵、吏尚書,甚至成為了乾隆帝的親家翁。乾隆把自己十分寵愛的十公主賜婚給了和珅的兒子,和珅可謂憑才而起之後承寵登天,飛黃騰達後的和珅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之大,家才之厚,清代可謂找不到第二位。因此他又被稱為清朝第一大權臣。乾隆帝之所以重用和珅,首先是因為他有才能,據史料記載,當年雲貴總督李世饒貪汙案,類似的案件基本都是缺乏證據而無法處理,而和珅很精明,到位後首先從李家的管家著手,取得了有力證據,迫使精明幹練的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不得不認罪,乾隆對此大加讚賞。更有史料記載,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而且還掌握鮮為人知的西藏密咒,這些才能在當時的百文百官中都極為少見。當然,才能並非和珅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的首要因素,和得寵的關鍵還是在於他善於揣摩聖意,並且很迎合乾隆的心思,和珅發跡時,乾隆已是步入老年的時期,此時的乾隆其它已經是志得已滿,認為自己已經可稱得上一代聖君了,他最喜歡別人迎合他了,和珅恰恰是看透了這一點,成為了乾隆的"知心紅人",就如乾隆為了慶祝自己的八十大壽,在國庫空缺的情況下,仍堅持花大量錢財舉辦壽宴,文武百官都敢怒不敢言的情況下,和珅卻極力支持,想出各種手段最終把所需銀兩聚集,這讓乾隆欣喜不已,後來事都是放手讓和珅代辦,從此和珅的仕途之路便吹風喚雨,暢通無阻。

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和珅的才能和攻心之道終究不能掩蓋他的貪婪,他聚攬錢財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官員收取賄賂款,買官是最大的收入。另外在各地進貢國庫的銀兩和寶物均大量搜刮,以及經營著很多的錢莊,古玩店等等不斷地斂財。更甚者是官員犯過錯了可以通過進貢錢財來抵消錯誤,官員們被罰沒的錢財最終還是在老百姓身上壓榨,這種嚴重的違法亂紀的做法讓整個官場都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都說醜人多作怪,歷史把貪官和珅醜化了,可真實的和珅是什麼樣子

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財?據史料記載已發現的有地畝8000餘井,房屋3000餘間,當鋪75座,銀號42座,古玩鋪25座紫檀鐵梨庫6間,綢緞庫4間,玉器庫2間,瓷器庫2間,洋貨庫2間,一千兩一個的白銀數千個,飾金80萬兩………等等總值11億倆,等於當時大清3年的國庫收入。。最後這位"紅人"終於惹怒了嘉慶皇帝,在乾隆帝死後幾天就被嘉慶以二十多項罪名賜死。

所以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和珅憑著自己優越的條件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能好好為國效忠,也不致於不得善終,背上今日之罵名,實在悔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