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术后一定要吃很多药吗?

专家简介:黄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致死人数超过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总和,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可以说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新冠疫情肆虐以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对于那些罹患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和治疗的病人来说,尤为如此。冠心病的病人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临床确诊的冠心病病人,包括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冠脉支架术后和冠脉搭桥术后的病人,均需要服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中,有的是因为支架术后需要服用一定时间可以停掉的,但大多数是因为冠心病本身需要服用的,能够改善冠心病的预后。有些病人因为现如今的疫情形势,不愿意或不敢去医院而随意中断服药,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用药常识。

冠心病支架术后一定要吃很多药吗?

冠心病常用的药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另外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为ADP抑制剂,这类药物包括噻氯吡啶,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等等。一般来说,支架术后的患者需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即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一种ADP抑制剂(如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应该长期服用,氯吡格雷服用时间为6-12个月,12个月后视病情调整或停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这类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为出血、皮疹以及一些胃肠道症状。

(2)调脂药物:所有冠心病患者,除非有禁忌症,均需长期服用。主要为他汀类药物,常用药物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等,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高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关,因此必须控制血脂。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保护心血管。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相关,主要需要警惕肌病和肝脏功能受损,其他还有胃肠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等。他汀相关性肌病临床表现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一般通过定期血液检查,可以及时排除。

(3)减慢心率的药物:所有冠心病患者,除非有禁忌症,均需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为β受体阻断剂,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这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脏做功,一方面可以使受损的心肌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也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用药时要注意监测心率,心率不要低于50次/分钟,同时哮喘或支气管痉挛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禁用。

冠心病支架术后一定要吃很多药吗?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所有冠心病患者,除非有禁忌症,均需长期服用。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减轻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同时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保护心脏。常用ACEI类药物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如出现明显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压过低。

(5)其他: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能需要一些对症和辅助的药物,如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扩张冠脉血管的药物,以及治疗其它相关基础疾病如降血糖的药物等。

冠心病支架术后一定要吃很多药吗?

总之,已经明确为冠心病的患者,需要服用几种常规的药物以防治病情加重,其中大多数药物是针对冠心病本身所需,个别药物在支架术后需要服用一段时间,然后根据医嘱停用。除此之外,患者还应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


专家介绍

冠心病支架术后一定要吃很多药吗?

黄宇,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行政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的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以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也有较深造诣。

担任职务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冠脉介入学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冠心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上海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卒中学会委员,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组成员。

学术科研

近5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