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孝順父母看如何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得意弟子問他:“當今社會很多人知道要孝順服務,卻又做不到。從這件事上看,知和行是兩件事情啊,如何合一呢?”

從孝順父母看如何知行合一

王陽明給弟子解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不是最初的本心了,已經不是“無惡無善心之體”了。早已被私慾矇蔽,不再是知與行的本來面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意思是並沒有弟子所說的知道了而不去做的情況,如果知道了卻不去做,還是不知道。

從孝順父母看如何知行合一

就像人們喜歡美麗的景色,見到美景屬於知,去喜歡就是行了。一個合理的邏輯是,人們看到美景,就喜歡它了,而不是看到之後,又起了一個念頭去喜歡它。所以,稱某個人孝順父母,必然是因為他做了孝順父母的行為,否則,只憑他空口說知道孝順父母的話,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的。

從孝順父母看如何知行合一

就像社會中生存的我們,自己受傷了,痛了才知道痛;自己冷了,才知道冷。這是知與行的必然關係,是無法分開去談的,哪怕自己覺得心已麻木沒有感情了。

那麼,古人為什麼把知和行分開呢?這是因為知和行就像一枚硬幣的反正面,缺少誰都不是一個真正的事物。“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是為了讓我們明白不能不動腦子任意而為;行是讓我們知道不能整天空想,不去身體力行。

從孝順父母看如何知行合一

無論我們與父母之間有如何的羈絆,不因藉口而不去孝,不因生活艱難而不去做,至少一個電話還是能負擔的起的,這就是這件事聖人王陽明留給我們的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