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等小事兒會影響學習成績,卻總是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優異。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為了上好一節課,他們會準備很長時間的備課。為了提高學生成績,他們對學生嚴格管理,並且做大量的練習。

每位家長也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成為學習上的佼佼者。為了孩子,他們不惜金錢,可以為孩子買很多的書籍資料,甚至花重金補習功課。有很多家長甚至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工作,可以說付出也是巨大的。

但是,雖然老師和家長付出這麼多,大道理講了也不少。學生的成績就是上不去,問題的根源出在哪兒呢?

很多時候影響學生成績的,竟然是一些小事兒,看看下面這些事你注意到沒有?

吃飯等小事兒會影響學習成績,卻總是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一、孩子不吃早飯或者吃早飯規律

人為什麼要一日三餐,這肯定是有科學道理的。但是現在有一些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經常出現不吃早飯的現象。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中的人們為了趕時間,不吃早飯的人大有人在,他們習慣了,不吃早飯可能也覺得沒什麼。有的人吃早飯不規律,有時候吃,有時候不吃,對成年人來說可能影響不大。

但是如果有孩子上學,孩子也不吃早飯,那恐怕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孩子的學習成績。據網絡上一篇報道說,經常吃早飯的孩子要比不吃早飯的孩子成績普遍優秀的多,這是為什麼?

首先,從營養方面來說,不吃早飯肯定孩子就沒有必須的營養。營養的缺乏,必然影響身體的發育和智力的發育。

其次,孩子不吃早飯上學時肯定會感到餓。如果孩子正在上課,而肚子餓的咕咕叫,那麼他哪有心思上課呀?或者孩子會買一些零食吃,這都是會影響學習的。

所以,有孩子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每天吃早飯。再忙也要讓孩子吃飯,不能三天吃兩天不吃的,要保證每天吃、有規律。

早飯最好是營養均衡一些,每天變著花樣做,讓孩子胃口好起來。千萬不要讓孩子每天喝一袋兒牛奶完事兒,更不要讓孩子去吃路邊攤兒,不衛生,也容易影響孩子胃口。

吃飯等小事兒會影響學習成績,卻總是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二、上課小動作多。

老師總是對學生的紀律要求很嚴,但是有一些隱蔽的小動作卻不容易被發現。這些小動作正是造成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的罪魁禍首。

來看看學生上課會有哪些小動作。

1、玩兒橡皮、鉛筆等文具。

現在的家長非常捨得給學生買文具,不但買了高級文具盒兒,還有各式各樣的筆。正是這些東西讓學生分了心。有的孩子上課會拿著文具盒兒看半天,上面的圖案讓他聯想翩翩;有的孩子會反覆的換筆,筆太多了,他總想試試別的筆好用嗎;你的孩子總愛玩橡皮,有拿橡皮雕刻的,有拿鉛筆扎著橡皮玩兒的,看看學生的橡皮有幾個人的橡皮是自然磨損的,大多數都是被折磨的面目全非了。

作為家長,不要給孩子買那麼多的文具,夠用即可。作為老師,要注意上課時學生的這些小動作,及時提醒和制止。

2、摳指甲、撓頭、挖癢。

有一些孩子養成了摳指甲的習慣。上課的時候,就摳指甲,有時候摳不動了就用牙咬。有的學生手指甲短的就露了肉了。

還有的學生沒事兒就一直撓頭,拽頭髮。養成了習慣就總感覺頭上癢,於是不停地撓。

還有一些小動作如左顧右盼、手腳不安、遞紙條等,這些都是會影響上課聽講的,老師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

吃飯等小事兒會影響學習成績,卻總是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三、學習用品擺放亂。

一個教室裡40幾個學生,看看他們的桌子上書籍等物品擺放的情況就能知道成績的好壞。成績好的同學桌子上都是擺放的整整齊齊;成績不好的同學,桌子上往往是亂七八糟。

再看看他們的書包,成績好的同學書包裡也是整整齊齊,書本兒乾乾淨淨。成績不好的同學書包裡亂糟糟,書本兒也是破損不堪。

做事的條理性體現了思維的條理性,好學生的思維往往是有理有據,環環相扣。而差學生的思維往往是飄忽不定,亂七八糟,這就是造成成績差異的原因。

要想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就要從小讓孩子養成整理學習用品的習慣。

吃飯等小事兒會影響學習成績,卻總是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四、書寫亂。

學生的書寫雖然被教師們所重視,但是執行的卻不到位。尤其是在小學,過分的重視答題的結果,而忽視了書寫的規範性。

規範書寫、認真書寫是一種學習態度。書寫潦草的學生,對學習肯定是要求不高的。書寫認真的學生,他對學習要求是嚴謹的。好的學習態度是好的成績的保障。

很多老師把學生的書寫不好,歸結為:養成那習慣了,不容易改。實際上還是我們要求不嚴。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要求學生規範書寫,寫不好就重新寫。只有這樣反覆的訓練才能使他提高。

以上就是一些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小事兒。實際上學習無小事兒,要抓好每個細節,把每一件事兒做到極致,成績想不好都難。

還有哪些小事兒影響了學習成績?請你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